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古代,人們通過科舉考試,達到金榜題名來改變?nèi)松拿\,當(dāng)官入仕成為古人事業(yè)成功的標(biāo)準(zhǔn)。隋文帝創(chuàng)立的科舉考試逐漸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朝政的壟斷,到唐朝時科舉制度已經(jīng)基本完善,宋朝時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全民瘋狂追捧的地步??婆e考試后金榜題名的考生,不僅人生事業(yè)迎來轉(zhuǎn)機,而且很快也會步入“洞房花燭夜”,難道這些宋朝考生這么著急結(jié)婚娶妻嗎?
其實從金榜題名時到洞房花燭夜進行得這么快,并不是考生們的意愿,而是被宋朝權(quán)貴富豪們帶壞了節(jié)奏。每當(dāng)科舉考生開榜后,宋朝權(quán)貴富豪們便緊急動員,全城“搜捕”新科進士,將他們拉到家里做女婿。這時候也不管人家是否婚配,是什么家世,先拉到家里再說,行動遲了,就被別家搶去了,這就是宋朝有名的“榜下?lián)裥觥爆F(xiàn)象。
權(quán)貴富豪們?yōu)楹稳绱饲嗖A這些科舉新貴,其實離不開名利二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為啥這么說呢?
科舉制度前,尤其是魏晉南北朝世襲的門閥制度,讓世家大族掌控著國家大權(quán),按門第高下選拔與任用官吏;士族免徭役,婚姻論門第。對于大多數(shù)讀書人來說,非常的不公平,沒有出頭之日,只能看世家大族們臉色行事。田園詩人陶淵明就對此憤憤不平,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過起了田園生活?;橐龇矫?更是講究門當(dāng)戶,窮苦的讀書人怎么高攀得起那些世家權(quán)貴呢?
到了隋唐時期當(dāng)政者打壓世家大族,提拔寒門,唐朝時期門閥制度和科舉制度尚可并存,可到了宋朝門閥制度已近乎消亡。
貧寒出身的學(xué)子通過科舉入仕,不僅光宗耀祖,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由貧寒之家步入富裕和權(quán)勢的大門。于是人們自然關(guān)注這些新入仕的科舉新貴們,世人的擇偶標(biāo)準(zhǔn)都看中了他們的前途和未來發(fā)展。
宋朝中上階層的權(quán)貴富豪們?yōu)榱斯庾谝?,爭著把自己的千金嫁給這些科舉新貴,是否有錢和富貴倒是次要,只要有發(fā)展前途即可。
如司馬光《溫公書儀》云:凡議婚姻, 當(dāng)先察其婿與婦之性行及家法何如, 勿茍慕其富貴。 婿茍賢矣, 今雖貧賤, 安知異時不富貴乎? 茍為不肖, 今雖富盛, 安知異時不貧賤乎?
司馬光是以是否賢能作為擇婿的標(biāo)準(zhǔn),代表了宋代中上階層對待婚姻觀念有了很大進步。中上階層的權(quán)貴富豪們喜歡科舉新貴更重要的看中了其前途,以及背后享有的各種特權(quán)及優(yōu)厚的福利。
宋代重文輕武,文人待遇特別高。科舉及第意味著授以官職,官戶享有很大的特權(quán), 除了享有優(yōu)厚的俸祿外, 還可以通過恩蔭使其子孫親屬為官, 官戶犯罪可以請求減刑或贖刑, 必要時可以去官免罪( 又稱“官當(dāng)”) ;官戶可享受免差役和勞役, 交稅時可免支移、折變, 北宋末還可以免科配;再就是受教育的特權(quán),按官品高低而使其子弟入某學(xué)校, 享受特殊的教育 。因此與科舉士人聯(lián)姻, 就意味著均可享受上述的榮耀和種種特權(quán)。
顯官不過三代,一個家族要想長久榮耀和富貴,必須要有所成就的男人來支撐。于是名門望族也都盯上了科舉入仕的新貴們,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女婿,以保家族興盛和榮耀。
既然大家都想到了這一點,科舉入仕的新貴們就顯得奇貨可居了,不搶怎么能到手呢?于是為了搶得先機,也不管科舉新貴們是什么家世,與自己的千金是否般配,是否八字相合,先搶到家里再說,為此也鬧出了不少趣事。
如福建有個叫韓南老的考中了進士,就有富商上門提親,要把18歲的閨女嫁給韓老爺子,不僅如此,還倒貼給一筆豐厚的嫁妝。媒人問他年齡,他作詩回復(fù):“讀盡文書一百擔(dān),老來方著一青衫。媒人卻問余年紀(jì),四十年前三十三?!?/p>
老爺子的回復(fù)既風(fēng)趣幽默,又有一絲苦楚,道盡了科舉考試的艱辛,一輩子的努力終于換來了遲到的功名,最終韓南老拒絕了富商的好意,不愿耽誤人家姑娘的青春,也算是個明理之人。
榜下?lián)裥鲭m然爭奪激烈,但也不是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胡來的,也是有章法的,不能壞了規(guī)矩。權(quán)貴富豪們?yōu)樽约旱那Ы鹄觯紫纫荛_皇帝,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動手肯定不行。
比如殿試結(jié)束后,皇帝要主持唱名儀式,賜予袍、笏,這叫做“釋褐”,表示已經(jīng)步入了仕途;唱名結(jié)束后,還要舉行宴會活動,名為“期集”。這兩個地方是不能搗亂的,不然殺頭沒商量。但唱名和期集不在一個地方,之間有一段路程,于是達官顯貴和富豪們就在這段路上“設(shè)伏”,尋找自己中意的對象。
周密《武林舊事》云: “自東華門至期集所,豪家貴邸,競列彩幕,縱觀其有少年未有家室者,亦往往于此擇婿焉?!?/p>
那些少年有成,但還沒有家室的成功人士最受歡迎,往往一日之間“中東床者十八九”,正如司馬光《勸學(xué)歌》中道: “一朝云路果然登,姓名高等呼先輩。室中若未結(jié)姻親,自有佳人求匹配。”
為了夜長夢多,被這些權(quán)貴富豪們“捉來”的如意郎君,往往很快就被催促進入“洞房花燭夜”,權(quán)貴富豪們捉急的很,生怕到手的鴨子飛了。
當(dāng)然也不能說榜下?lián)裥鐾耆且粠樵傅氖?,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為國效力,以及獲得榮華富貴也是很多學(xué)子的理想。通過與權(quán)貴富商聯(lián)姻,更能快速實現(xiàn)這一目標(biāo),二者一拍即合。狀元著紅袍, 進士穿綠衣, 這些“紅袍綠衣郎”很多成為宰相或其他權(quán)貴的女婿, 進而官運亨通, 飛黃騰達。
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馮京,是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狀元,也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時任朝廷宰相富弼,對馮京才華非常贊賞,先后將兩位千金嫁給他為妻,留下了“兩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話。馮京本身就有才華,加之岳父的提拔,更是平步青云,官運亨通。
因科舉考試取得功名官位,往往在婚姻中占據(jù)強勢和主導(dǎo)地位。如劉燁科舉未中之前,娶了趙尚書的長女,后妻子不幸病故。此時趙尚書還有兩個女兒,劉燁金榜題名后,趙尚書夫人想把二女兒嫁給他,劉燁卻不樂意了,因為他看中了趙家的三女兒。
趙夫人氣得直罵::“諺云薄餅從上揭, 劉郎才及第, 豈得便簡點人家女?”嘴上雖然硬,但此時趙尚書已經(jīng)退休,人走茶涼,勢力也不行了,也只好滿足了劉燁娶趙家三女兒的愿望,來求得趙家能繼續(xù)富貴榮華。
十年寒窗苦讀,一旦科舉登第就成為新貴,然而更多的人卻倒在成功的路上,或者要從頭再來。就像前面提到的韓南老,73歲了才中進士。很多人一輩子為了金榜題名而不懈努力,誓言不及第不成家,造就了很多大齡男青年。同時因為科舉登第成功的新貴稀缺,很多權(quán)貴富豪家的大家閨秀們也爭當(dāng)“官太太”,沒有合適就只好等,等成了大齡剩女。宋朝人“榜下捉婿”,無意中竟然提倡了晚婚晚育,也不知是悲還是喜。
科舉考試從隋文帝開始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為止,在這1000多年的時間里,歷朝歷代雖然都有科舉制度,但從來沒有像宋朝這般熱鬧和驚心動魄。究其原因是宋朝的重文輕武思想作怪,給予士大夫階層超高的特權(quán)和待遇,并間接引導(dǎo)了宋朝社會的擇婿取向。
權(quán)貴和富商擇婿,主要目的是通過聯(lián)姻讓權(quán)勢保持長久或是通過登第新貴的官戶身份跨入上層社會。而登第新貴雖然做了權(quán)貴富商們的女婿,得到了榮華富貴,但與權(quán)貴富豪的千金們卻未必有好的感情基礎(chǔ),甚至是以金錢權(quán)勢犧牲了個人感情。
但不管怎么說,相對于門閥制度,通過科舉入仕取得功名,使得很多貧寒之士通過自己努力取得功名利祿,得以有出頭之日,改變了人生命運;而國家則通過科舉考試,獲取了更多優(yōu)秀人才為國服務(wù),也不失為社會文明的一大進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