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父親惠征在咸豐三年(1853年)去世,享年48歲,然而作為國丈惠征死后并沒有得到任何封賞,1865年,慈禧生下咸豐唯一的兒子,咸豐依舊沒有對老丈人有任何封賞,直到1862年(死后9年),慈禧掌權(quán),才追封惠征為三等承恩公,作為寵妃之父,未來太子爺?shù)耐夤?,咸豐為何沒有任何表示,這還得從惠征之死開始說起。
晚清時,慈禧憑借生下同治之功,成功走向了權(quán)力的頂點,然而這個晚清最有權(quán)勢的女人,其實只是一個普通旗人家庭出生。她的祖父景瑞擔(dān)任過刑部清檔房主事,刑部山東員外郎。
父親惠征是一個監(jiān)生,從道光十一年(1831年)起一直是吏部筆帖士,其實就是一個負(fù)責(zé)抄抄寫寫的普通文員,在這個崗位上他做了15年,直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他才升為吏部文選司主事。
1852年,惠征外放到安徽徽寧池太廣道做道臺,這里是江南富庶之鄉(xiāng),這個崗位不僅是要缺,而且還是個肥缺。道臺是四品官,這次調(diào)動意味著惠征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同樣也是這一年,惠征的女兒蘭兒被成功選入宮子,封為蘭貴人,這意味著惠征輝煌騰達(dá)的日子指日可待了,他已經(jīng)是家族三代中官位最高的人,而且 女兒現(xiàn)在又是皇帝的貴人,將來生下一兒半女,自己這個國丈可算光宗耀祖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這一年,洪秀全領(lǐng)導(dǎo)的太平天國運動,如長江之水奔騰而下,大有席卷全國之勢。
太平天國運功自道光末年爆發(fā)以來,已經(jīng)波及到了江南地區(qū),惠征到任后不久,他親自督率地方水師巡船,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安徽巡撫對他十分賞識。
咸豐二年,太平軍順江而下,勢如破竹,當(dāng)時的兩江總督陸建瀛帶兵增援安徽,卻在湖北老鼠峽遭遇太平軍,幾乎全軍覆沒,陸建瀛僥幸逃脫,路過蕪湖時與福山鎮(zhèn)總兵陳勝元、惠征商議,決定讓惠征去量山督辦糧臺。
咸豐三年,太平軍攻克安慶,蕃庫30萬兩銀子、40萬石漕米被劫,蔣文慶被殺,許多文武官員死的死,傷的傷;惠征一個文官,哪見過這陣勢,惠征見勢不妙人,便帶1萬兩銀子以押解餉銀為名逃往南京。
咸豐得知安徽淪陷,大為震怒,下令徹查,相關(guān)官員一律革職待辦,這其中就有慈禧的父親惠征,盡管他是咸豐的老丈人,但此時的慈禧還只是一個普通妃嬪,還沒有生下同治,自然無法為父親求情。
惠征被革職待審后,憂懼不堪,不久便一病不起,撒手人還了。他臨陣逃跑,憂郁而死,咸豐也沒有任何表示。這事也令慈禧抬不起頭,更不敢向咸豐要任何恩典了。
1862年,同治元年,慈禧上臺,追封惠征為三等承恩公。
承恩公是一個僅次于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這些皇室子弟專有的爵位和憑借軍功得來的公爵之下,“承恩”是蒙受恩澤的意思,意味著爵位的不勞而獲。承恩公雖在公爵這下,但卻在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之上。
慈禧給惠征的這個追封已經(jīng)是很高規(guī)格的,曾國藩創(chuàng)建湘軍,攻滅了太平天國,為清朝續(xù)命半世紀(jì)之久,也只是封了個一等毅勇侯。左宗棠率兵平定陜甘之亂,收復(fù)新疆,維護(hù)了中國的疆域,朝廷也只是給了個二等恪靖侯,比曾國藩的級別還低,連公爵的門兒都沒有摸到。
結(jié)束語:
惠征對朝廷一無功績,二無戰(zhàn)功,卻憑生了一個女兒,就封三封承恩公。這其實已經(jīng)是最高的封賞了,而這樣的封賞也僅僅是因為女兒得勢,就惠征本身的行為而言,臨陣逃跑,屬于叛徒行為,等待他的應(yīng)該是牢獄。
【END】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