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臉貓”旅游隨筆漫記《國內(nèi)》〖255〗201304陜西(14)
(寶雞扶風(fēng)法門寺)
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于傳說。即使遠方的風(fēng)景,并不盡如人意,我們也無需在乎,因為這實在是一個,迷人的錯。(汪國真《旅行》) 。
遠方如果是這樣一個美麗的錯,那我情愿錯上加錯,一錯再錯。
201304陜西寶雞扶風(fēng)法門寺,法門寺又名“真身寶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寶雞市,200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法門寺的山門,佛寺院的大門,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一般是三門而立,中間大兩邊小,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山門”也稱“三門”,也以山門做寺院的別稱。如今的法門寺包括真身舍利塔、大雄寶殿、地宮以及法門寺博物館(珍寶館)等四大部分。
在歷史上,曾經(jīng)先后有四位皇帝發(fā)動過毀佛、滅佛的事件,分別是韓愈諫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韓愈諫迎佛骨之后的唐武帝李炎和后周世宗柴榮,佛家稱"三武一宗"法難。因此中國的佛舍利在當(dāng)時也大部分遭到毀壞。為了避免佛指骨真身舍利遭到損毀,僧人另外仿制了三枚佛骨,也就是所謂的"隱骨"。
法門寺保持了塔前殿后的格局,以真身寶塔為寺院中軸,塔前是山門、前殿,塔后是大雄寶殿,這是中國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寺院的西院是法門寺博物館,有多功能接待廳、珍寶閣等建筑。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后,遺體火化結(jié)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后,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于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
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寶雞法門寺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huán)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于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
寶雞法門寺地宮,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久遠、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在清幽燈光照射下,尤顯神秘。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擴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nèi)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 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門寺”。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圣?!?,后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筑極為壯觀。
唐代200多年間,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yǎng)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據(jù)史載 “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可干戈平息,國泰民安,風(fēng)調(diào)雨順。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shù)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jié)壇供養(yǎng)。唐代諸帝篤信佛法,對舍利虔誠供養(yǎng),寺院大小乘并弘,顯密圓融,使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及舉世仰望的佛教圣地。
宋代法門寺承襲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闊氣勢,被恢復(fù)到最大規(guī)模,當(dāng)時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書“皇帝佛國”四字于山門之上。金元之際,法門寺仍是關(guān)中名剎,“藏經(jīng)碑”中有寺僧抄寫大藏經(jīng)5000卷之記載。金人也刻“詩碑”盛贊其寺塔:“三級風(fēng)檐壓魯?shù)兀疟P輪相壯秦川”。明清以后,法門寺逐漸衰落。明隆慶三年(1569),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歷史的唐代四級木塔崩塌。明神宗萬歷七年(1579),地方紳士楊禹臣、黨萬良等捐資修塔,歷時30年建成八棱十三級磚塔,高四十七米,極為壯觀。清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1939)在愛國志士朱子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維修。文革期間,紅衛(wèi)兵欲挖地開塔,良卿法師點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塔下珍寶。
1981年8月24日,寶塔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寶塔。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從地涌出多寶龕,照古騰今無與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nèi)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shù)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1988年,法門寺正式開放并舉辦了國際性的佛指舍利瞻禮法會。海內(nèi)外諸山長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余人參加法會。十多年來,法門寺在前任方丈澄觀、凈一法師的住持下,相繼建成大雄寶殿、玉佛殿、禪堂、祖堂、齋堂、寮房、佛學(xué)院等仿唐建筑。
法門寺地宮中所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發(fā)現(xiàn)的獨一無二的兼有文獻記載和碑文證實的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史載唐代安放佛指舍利于四大名寺:泗州普光寺,代州武臺山,終南山五臺寺,鳳翔府法門寺。但是普光寺在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陷于洪澤湖,佛指舍利可能也隨之沉沒。代州武臺山及終南山五臺寺之佛指舍利則毀于唐武宗會昌滅佛運動中。因此法門寺佛祖真身指骨舍利是中國現(xiàn)存的唯一佛指舍利。
(部分文字資料摘自網(wǎng)絡(luò))
大臉貓,別名”天涯海角&海闊天空”,旅游愛好者?!昂5綗o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熱愛自然,享受生活。本平臺中除注明引用圖片外所有圖片均為大臉貓原創(chuàng)作品。如為商業(yè)用途,未經(jīng)本人授權(quán),任何官方和個人均不得擅自發(fā)布至其他網(wǎng)站、公眾平臺、傳統(tǒng)紙媒,更不得作為廣告之用。如為非商業(yè)用途,歡迎媒體或個人轉(zhuǎn)載下載使用(非盈利目的),但請注明出處。
QQ:1184582778 微信:jcy1184582778
(長按以上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點擊“關(guān)注”即可進入“大臉貓旅游”公眾號。點擊“進入公眾號”即進入大臉貓旅游公眾號“你好,歡迎光臨大臉貓旅游”,點擊右上角的小人圖標,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可瀏覽實時及過往內(nèi)容)
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于傳說。即使遠方的風(fēng)景,并不盡如人意,我們也無需在乎,因為這實在是一個,迷人的錯。(汪國真《旅行》) 。
遠方如果是這樣一個美麗的錯,那我情愿錯上加錯,一錯再錯。
201304陜西寶雞扶風(fēng)法門寺,法門寺又名“真身寶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寶雞市,200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法門寺的山門,佛寺院的大門,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一般是三門而立,中間大兩邊小,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山門”也稱“三門”,也以山門做寺院的別稱。如今的法門寺包括真身舍利塔、大雄寶殿、地宮以及法門寺博物館(珍寶館)等四大部分。
在歷史上,曾經(jīng)先后有四位皇帝發(fā)動過毀佛、滅佛的事件,分別是韓愈諫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韓愈諫迎佛骨之后的唐武帝李炎和后周世宗柴榮,佛家稱"三武一宗"法難。因此中國的佛舍利在當(dāng)時也大部分遭到毀壞。為了避免佛指骨真身舍利遭到損毀,僧人另外仿制了三枚佛骨,也就是所謂的"隱骨"。
法門寺保持了塔前殿后的格局,以真身寶塔為寺院中軸,塔前是山門、前殿,塔后是大雄寶殿,這是中國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寺院的西院是法門寺博物館,有多功能接待廳、珍寶閣等建筑。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后,遺體火化結(jié)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后,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于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
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寶雞法門寺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huán)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于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
寶雞法門寺地宮,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久遠、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在清幽燈光照射下,尤顯神秘。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擴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nèi)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 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門寺”。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圣?!?,后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筑極為壯觀。
唐代200多年間,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yǎng)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據(jù)史載 “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可干戈平息,國泰民安,風(fēng)調(diào)雨順。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shù)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jié)壇供養(yǎng)。唐代諸帝篤信佛法,對舍利虔誠供養(yǎng),寺院大小乘并弘,顯密圓融,使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及舉世仰望的佛教圣地。
宋代法門寺承襲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闊氣勢,被恢復(fù)到最大規(guī)模,當(dāng)時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書“皇帝佛國”四字于山門之上。金元之際,法門寺仍是關(guān)中名剎,“藏經(jīng)碑”中有寺僧抄寫大藏經(jīng)5000卷之記載。金人也刻“詩碑”盛贊其寺塔:“三級風(fēng)檐壓魯?shù)兀疟P輪相壯秦川”。明清以后,法門寺逐漸衰落。明隆慶三年(1569),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歷史的唐代四級木塔崩塌。明神宗萬歷七年(1579),地方紳士楊禹臣、黨萬良等捐資修塔,歷時30年建成八棱十三級磚塔,高四十七米,極為壯觀。清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1939)在愛國志士朱子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維修。文革期間,紅衛(wèi)兵欲挖地開塔,良卿法師點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塔下珍寶。
1981年8月24日,寶塔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寶塔。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從地涌出多寶龕,照古騰今無與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nèi)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shù)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1988年,法門寺正式開放并舉辦了國際性的佛指舍利瞻禮法會。海內(nèi)外諸山長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余人參加法會。十多年來,法門寺在前任方丈澄觀、凈一法師的住持下,相繼建成大雄寶殿、玉佛殿、禪堂、祖堂、齋堂、寮房、佛學(xué)院等仿唐建筑。
法門寺地宮中所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發(fā)現(xiàn)的獨一無二的兼有文獻記載和碑文證實的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史載唐代安放佛指舍利于四大名寺:泗州普光寺,代州武臺山,終南山五臺寺,鳳翔府法門寺。但是普光寺在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陷于洪澤湖,佛指舍利可能也隨之沉沒。代州武臺山及終南山五臺寺之佛指舍利則毀于唐武宗會昌滅佛運動中。因此法門寺佛祖真身指骨舍利是中國現(xiàn)存的唯一佛指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