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作者 | 洪恩(原創(chuàng)作品 侵權必究)
從山西長治到河南林州的山路我是走慣了的。兩地還沒有通高速以前,走的最多的就是南路,即經(jīng)壺關的東井嶺過太行大峽谷到林州的合澗。這段山路是極險的,也是極美的。
車過東井嶺,彎彎轉轉伸入太行山深處,每次經(jīng)過,都別有一番滋味。特別是夏日,那種清涼是從骨子里往外冒的。“這里的山路十八彎”,每每過十八盤,就會想起這句歌詞,也會忍不住的喊上兩嗓子。山里的路大多是依河谷而修的,這里也不例外,路順著河谷把山分開了一道縫隙,兩邊懸崖高聳,終日難見到陽光。這里坡陡彎急,兩車險險才能錯行。第一次開車經(jīng)過時著實讓我心驚肉跳,一路的美景更顧不得看了。
彎道最多的就是十八盤到紅豆峽這段了,車子只能在狹窄的谷底S型的慢慢爬行。路的兩邊是刀削一般的峭壁,望眼在幾米遠處就會被山壁遮住,每個拐彎處豎立一塊凸面鏡,好讓司機能看到對面的來車。順著頂窗向上看,真可謂“云里石頭開錦縫,從來不許嵌斜陽”。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造物之神奇和開路之艱辛。
穿過最后一個山洞,眼前忽然開朗,景致大變,剛才還在山谷,這會兒就到山腰了。路的一邊是山巖,另一邊是百丈的懸崖。彎道緩了下來,坡還是很陡,車一路向下,行到谷底,就到紅豆峽了。峽內因天然生長著南方科目的珍稀樹種紅豆杉而得名。“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這里成片生長有2萬余株天然紅豆杉,山西太行大峽谷能遇見實為難得。紅豆杉是瀕臨滅絕的珍稀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紅豆峽薈千峽之秀,納萬種風情,這里有雄山秀水,直壁斷崖,瀑高百丈,潭深千尺。由于太行山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才成就了如此奇景。
從紅豆峽出來,繼續(xù)向下行,過了青龍峽,就到河南林州的地界了。一進河南,映入眼簾的就是弓上水庫,這是一個翠綠的湖泊,此湖面積不甚大,卻在陡崖懸壁之間。有一次和長治電視臺的一位朋友同車經(jīng)過這里,他說從高空俯瞰,湖泊在崇山峻嶺之間成一個巨大的“弓”字,又像一條巨龍游動,蔚為壯觀。車子再行幾里,地勢平緩了很多,到合澗就感覺不到任何山勢了。
北路是過潞城的石城鎮(zhèn),經(jīng)紅旗渠到林州。這條路山西境內運煤車頗多,我走的也就很少。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州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以濁漳河為源,在山西平順石城鎮(zhèn)侯壁斷下設壩截流,將漳河水引入河南林州。
紅旗渠是林州人民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精神下創(chuàng)造的世界第八大奇跡。每次經(jīng)過,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林州人民在懸崖峭壁上建成舉世聞名“人工天河”的場景。那首雄壯有力的《定叫山河換新裝》的歌曲也會從嗓子眼兒往外冒:“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還有一條路是從長治的平順進太行山,經(jīng)宑底村的“掛壁公路”到林州的石板巖。我卻只走過一次。說起“掛壁公路”人們多會想起郭亮村。郭亮村“掛壁公路”之所以名氣大,是因為修建歷時5年,過程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獨立完成,被評為“世界最險要十條路”之一以及“全球最奇特18條公路”之一。在平順穽底村修建掛壁公路的初衷是為了方便穽底村與平順縣城的交通,而這條掛壁公路一修就是十四年。有一次閑來無事和友人體驗了一把。盤山路走著走著就從趴在山坡上變成懸掛在石壁上了,那路是從探懸著的石崖上一寸一寸鑿出來的,石崖下深不見底的深淵,乘客多閉了眼不敢往下看,甚至有的女客都尖叫了起來。為安全計,最險峻的地段則沿懸崖鑿成了彎洞,再在洞的外側鑿出些窗口來透光照亮。我們無不感嘆“掛壁公路”之神奇。車在有窗口可倚處停下,我們探頭隔著鑿出的窗口往深淵看去,人和公路真的像被掛在懸崖峭壁似的,個個心被提到嗓子眼兒倒吸涼氣。
這段路的險就不必多說了,美比之南路也不遑多讓。過了“掛壁公路”就是神龍灣天瀑峽景區(qū)。位于林州的太行山風景區(qū)更是大自然的又一杰作。這里有三九嚴寒桃花開的桃花谷,有三伏酷暑水結冰的太極冰山,千古之謎豬叫石;還有太行之魂王相巖,潭深谷幽仙霞谷。真是一路行一路景,美不勝收。
自從長治至林州的高速通車后就沒走過別的路了。高速路直接貫穿太行山,真是天塹變通途。遇山鑿洞,過澗搭橋,其中虹梯關特長隧道全長13100米,每每經(jīng)過總讓人感慨萬千。
—— The End ——
孫紅恩 筆名洪恩,河南省安陽縣人,一些散文、詩歌零散于報刊與網(wǎng)絡。
?
?原創(chuàng)作品 授權發(fā)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