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作者 | 祝寶玉
窨花茶
這一小罐茶葉是福建的一位朋友給我郵寄來的,罐上也無包裝,只單純一個罐而已。我好奇地打開,聞其味,像是茉莉,可觀其形,卻明明是黃山毛峰。為了一探究竟,還要親口嘗試才能辨知分曉。
燒了一壺開水,捏了一撮茶葉,沖之。清香之氣,盈滿鼻息,嫩黃粗壯的葉芽在水中翻滾沉浮,如舞蹈,令人賞心悅目。細細地品味之,有茉莉之香甜,又隱約藏有毛峰之濃醇,入腸經腹,通奇經八脈,暢快淋漓。這是什么茶???我微信問他,他答是毛峰茉莉。好奇怪的名字啊,我第一次聽說。經他解釋,才明白原來這是以毛峰為茶坯,采用窨制工藝制作而成的茶葉,所以才有了這樣古怪的名姓。
在《辭海》里單有“窨茶葉”這一條目,其解釋為:把茉莉花等放在茶葉中,使茶葉染上花的香味。窨花茶是集茶味與花香于一體,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濃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沖泡品吸,花香襲人,甘芳滿口,令人心曠神怡??上攵榜坎枞~”是個極雅致的專有名詞,讀之,口腔里便有了清香之味。
茉莉,是花中的雅者,故而人們把茉莉排在眾花的頭一名的位置上,也是可窨制花茶的眾花之冠。宋代詩人江奎的《茉莉》詩贊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可見士人們對它的贊譽之高。
我國窨花茶的生產,始于南宋,已有1000余年的歷史。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從12世紀起花茶的窨制已擴展到蘇州、杭州一帶。南宋施岳《歲月·茉莉》有“玩芳味、春焙旋熏,貯秾韻、水沉頻爇”之句,宋末元初周密補注:“茉莉嶺表所產……古人用此花焙茶?!蹦纤乌w希鵠《調燮類編》寫道:“木樨、茉莉、玫瑰……皆可做茶。量茶葉多少,摘花為伴?;ǘ鄤t太香,花少則欠香,而不盡美。三停茶葉,一?;ㄊ挤Q。”陳景沂《全芳備祖》也引文說;“茉莉或以熏茶及烹茶尤香。”可見宋元期間,茉莉已作為諸香花一種,與茶拌和熏制,取其香美。
窨制工藝算是一門古老的技藝了,沒有十多年經驗的積淀,是做不好一份上等的窨花茶的。每次窨花,都是茶坯脫胎換骨的一次輪回。六七窨后,茶已吸收極為飽滿的花香,厚實沉穩(wěn)。而到八窨、九窨,香氣會轉向通透明亮、悠遠澄凈,入口滿嘴清香中溢出絲絲回甘,正是而今難見的“冰糖甜”。有時會加“一提花”,即最后一次窨花烘干后,再拌入少量花,起花后不再烘干,能補充花香鮮靈度。高等傳統(tǒng)福州花茶能讓人體會到“花香透骨”是什么感覺。
窨制花茶,鮮花的茉莉芳香滲透到茶葉里去,降低茶葉的苦澀度,使得茶葉的香氣更加鮮靈濃郁。每當工作勞動之余,沖泡一杯花茶,陣陣花香,徐徐而來。細吸慢飲,花香茶味,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茶園花圃之中,令人心曠神怡,樂趣橫生。
品味老茶館
與文友喝茶,當然要到老茶館去。那些裝修得富麗堂皇的所謂茶會館,是不適合切磋文藝的,或許與文學的質樸、“寒酸”的氣韻不投,再好的茶也喝不出味道來。去老茶館,沒有新潮的裝飾,甚至可以破舊些,小屋潔凈,茶具潔凈,足夠了。三五文友,散坐一圈,喝茶談天,無拘無束,很是自在。
茶館是老的,茶館老板也不年輕,但看上去精神抖擻,涵養(yǎng)儒雅。內在的精益求精,這才是茶館的經營之道。所以,在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茶館得以生存,得以在歲月的淘洗下,有了自己的獨特價值。一間老茶館是一片區(qū)域內的坐標,更是一代人的精神坐標,當我們在紙醉金迷的快節(jié)奏生活里迷失自我的時候,它的存在是一種方向的提示,沿著幽靜的街衢,我們或許還能找回自己。
老茶館的每一根木柱,每一支栓卯,都蘊含著茶的清香。在時光的浸淫下,這兒的木質材料被賦予新的概念,或新的解說。每一扇窗,每一掛屏風,都有可能被寫入一首詩,古詩或現(xiàn)代詩,因為這兒曾停留過各色人等,古人或現(xiàn)代人,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視角,對茶的詮釋,對老茶館的解讀也不盡相同,但其中也有不變的,比如對老茶館內在精神的賦予,總是與清雅、幽謐、淡流等意象有關。
在這兒,時間慢了。走進老茶館門檻的那一刻,鐘擺便被調慢了,這不是茶館老板的所為,而是茶的運作。喝茶的人不再腳步匆匆,不再心急火燎,不再不停地看手表。既來之則安之,忘卻時間的概念,以杯盞為計量單位,在絲絲茶香里遨游,會知音,遣情懷。時間慢了,連人的語速、表情也慢了;時間慢了,連回憶的頻率、換幀的速率也慢了。在慢悠悠的時光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抵達古人高雅的思想境界。
身在老茶館,心是靜的。悠悠茶香的熏染下,一顆本是急躁的心漸漸安寧下來,與肉身相協(xié)調,調整血流的速度,足矣供應心室即可。風是靜靜地吹,茶是靜靜地喝,人是靜靜地說,我在靜靜地聽,聽一首靜靜的歌,于歌中聞到縷縷靜靜的幽香。在潛意識里,我們能與一首琴曲達到共鳴,或高山,或流水,飄搖無極。心靜,物亦靜。面對噪雜的塵世,我們就不會再恐慌,可以靜以待之。
老茶館,人文情懷的集散地,輻射每個愛茶人的神經,銜接塵世與“桃源”的途徑,是啟行,也是抵達。
以茶交友,以茶交心。慢品老茶館,時光的馥郁,盡攬我的胸臆之中。
菊花入茶酒
菊花入茶,謂菊花茶;菊花入酒,為菊花酒。
飲菊花茶,不由地平添幾分溫雅、幾分秀逸、幾分安閑、幾分醉意。試想,那一片片融入水中的花茶,或沉或浮,或聚或散,或靜或動,無論是清香的花,抑或是新味的茶,都在全力以赴的釋放著自己,并把馨香散發(fā)到那個小小的人生天地中。
悠閑的秋日里,撮一朵干菊花輕輕放入茶杯,沖上熱騰騰的開水,那干菊花就久旱逢甘露似的,在開水中興奮地旋轉、起舞,一個接一個透明的水泡便自葉的邊緣,小魚吐泡泡似的往上冒,仿佛要把這一秋天承受的雨露都奉獻出來,水浸葉舒展,約莫幾分鐘,那干菊花就在開水的滋養(yǎng)中綻放了當初的笑顏。茶水也由白色變成了淡黃色。捧著這樣一杯溢滿清香的茶盞,站在窗下的暖陽里,重溫金黃季節(jié)的燦爛,心也不免燦爛起來。
幸福的味道,就如一杯淡淡的菊花茶,有菊的典雅,茶的芳香。心素如簡、人淡如菊,坐在一室茶香里,人愈發(fā)覺得飄然出塵。細細地品味一杯菊花茶,在微微的苦、淡淡的香中,真正體會到幾分“人淡如菊”的真意,足以令人領略人生幾多滋味,讓人在感念之余更多一份快樂、平和。
飲菊花酒,更顯時之幽靜、人之文靜、心之清靜、生之平靜,進而形成一種文學意象的人,把菊花、美酒、詩歌三位一體?!肮嗜速p我趣,挈壺相與至。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品讀陶淵明的《飲酒·十四》,可以想象他的飄逸閑散、落拓不羈、物我兩忘、陶然自得的世外高人心態(tài),令人心向往之。
“寧知沅水上,復有菊花杯”、“伊昔黃花酒,如今白頭翁”、“把菊醒陶酒,揚鞭入漢闈”,時近重陽,清秋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詩人們,賞菊飲酒,吟詩唱酬,給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我喜歡在秋夜里獨飲菊花酒,茶幾上放一個小爐,將砂鍋里的菊花酒慢慢加溫,然后有所選擇地添加一些棗片、枸杞、甘草、參茸或者熟地,邊聽古箏曲、看閑書,邊淺斟慢酌,直到周身發(fā)暖、肺腑清潤、睡意漸生。
有菊花茶酒相伴,此秋足矣。
祝寶玉 住安徽省潁上縣江口鎮(zhèn)樊家湖安置區(qū)。
?原創(chuàng)作品作者授權發(fā)布 部分圖片源于網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