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權益保護日曝光了許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內容,保險向來被許多人抨擊“騙人”、“坑人”,其中有些常見套路值得消費者提防。
夸大保險收益無疑是對消費者傷害最大的,常見于消費者投保年金、萬能賬戶的時候,消費者期望通過保險規(guī)劃教育金、婚嫁金、養(yǎng)老金等等,對資金增值需求比較重視,容易陷入以下銷售套路。
(1)產品為“主險(年金/兩全)+萬能賬戶”的組合方式,強調萬能賬戶5%的利率,忽略主險的收益,而投保的錢卻恰恰需要在主險里呆個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進入到萬能賬戶中享受這“5%”的利率,錢在主險中這幾年的收益有多少卻不甚明了。
(2)忽視保底利率,演算未來保險賬戶價值,用4.5%、5%甚至更高的收益進行演算,前景一片美好,而保底利率可能是2.5%、2%甚至更低,高出保底利率的收益是沒有任何保障的。
保險的合同條款并不會騙人,避免踩坑最簡單方法便是讓業(yè)務員翻到相應的條款給你看,然后按合同保證利率演算,對最少能拿到手的收益心里有數(shù)。
對返還保費是許多消費者的執(zhí)念,常常體現(xiàn)在重疾險上,因為重疾險保費相對較高,不出險總覺得保費交得太虧,其實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無論身故金賠保費還是保額,錢都不會白交,只不過在自己去世后將錢留給家人。非得在六七十歲領一筆錢,那這筆錢保險公司只能選擇在你的繳費期多收錢來應對這筆支出。
需要注意的套路是“返還的錢”是否有額外的條件,有些產品是出險后,就喪失了領取的資格。
筆者不太建議投保帶返還保費的產品,如果一定要投,希望消費者盡量能投上即使理賠了重疾,活到約定歲數(shù)仍然可以領取的產品。避免踩坑方法也簡單,讓業(yè)務員找到相應的條款做解釋,條款不會騙你。
有些業(yè)務員,為了能讓消費者順利投保,會慫恿不符合健康告知的也填否,因此出現(xiàn)的理賠糾紛不勝枚舉。
也有業(yè)務員會設法用體檢去代替告知,這種方式保險法中也有明確規(guī)定,是行不通的。避免踩坑的方法就是重視及做好告知,因告知體況這家保險公司不承保,可以再換別的公司,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簡單盤點一些保險銷售過程中的套路,希望消費者因此少受傷害,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多一點真誠,少一些套路,讓保險帶來切實的安全感,而不是糾紛與麻煩。保險不買貴,不買錯,有更多疑問或保障規(guī)劃配置需求,歡迎聯(lián)系交流。
往期推薦:
羊羊探險(微信公眾號)原創(chuà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