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歡
在學生時代,我們可以說是被詩詞折磨得很慘了,語文課本來是很放松的,但是一遇到默寫,我們就十分憎恨它了。
客觀地來講,不受功課折磨的話,平時讀讀古詩詞其實是一件很放松的事,而且詩詞本身是相當優(yōu)美的。
詩詞的字數(shù)很少,讀起來也不費時間,在這些少量的文字里,往往蘊含著大道理,或者寄托著作者很深的情感。
總而言之,它就是言簡意賅,辭藻還比普通的文章要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它除了音調(diào)上的優(yōu)勢外,跟白話文比起來,還更具有意境美。
大多數(shù)人最初接觸古詩的時候,都是讀的唐詩,從小上學被要求背誦的也都是唐詩。
大概是這樣“先入為主”了,所以我們一提到古代的詩歌,腦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唐詩。因為我們平時說的詩也絕大部分都是唐詩,所以會給人一種詩就是從唐朝起源的錯覺。
其實它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比唐朝還早很多,它出現(xiàn)在四千多年前的虞舜時期。
不過在這個時期,詩還只是具有雛形,并不具有很完善的體系。這種文化形式在古時候還是很受歡迎的,所以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就繼續(xù)發(fā)展了,發(fā)展到唐朝就是它最鼎盛的時期。
最初的詩我們也見過,流傳到現(xiàn)在的也不少,它們很多都被收錄在《詩經(jīng)》里面。
最初的這些詩記錄了很多地方的習俗,反映了當時的文化,是一筆我們研究古代的寶貴資料。在唐朝時,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詩人,諸如李白、杜甫、李商隱等,都是當時乃至整個歷史中的著名詩人。
在大家看來,其中最厲害的就是李白了,他的詩最大的特點就是飄逸灑脫,就像他的人一樣。
其實詩的風格跟詩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看到的唐詩風格迥異,是因為它們都出自不同的詩人之手,像杜甫的就跟李白的作品不一樣,他的就不是豪放型的,而是讀起來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感覺。
在這瀚如煙海的詩歌中,什么樣的類型都有,不過在大家看來,詩只能正著讀,因為詩對于平仄是有要求的,要是反著讀的話就會失去原有的韻味,而且可能根本就構不成一句通順的詩。
但是也有特例,在古代有一首很詭異的詩,還真的能反著讀,完全不會影響它的意境和韻味,怎樣讀起來都很優(yōu)美。這首詩還有很巧妙的一點,就是它在反著讀的時候,意思跟它順著讀是完全相反的。
這首詩出自宋代,它的作者叫做李禺,詩的題目也取得很好,為《兩相思》。
整首詩也不長,只有八句話: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陽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它的意思也能很容易地從字面上看出來,就是講述了一個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中的妻兒,卻回不了家,只能在夢里見到家人,醒來之后卻發(fā)現(xiàn)只是夢,只好借酒消愁,然后把思念寫成詩寄給妻子。
它反過來讀之后意思就成了家里的妻兒思念遠在異鄉(xiāng)的游子,長夜漫漫,妻子只能與孤燈相伴,遲遲等不到大雁寄來的家書,想借酒消愁又怕喝光了酒,等歸人望眼欲穿。
換了一下讀的順序,內(nèi)容的主角就一下子調(diào)換了,但是整首詩卻毫無違和感,實在是經(jīng)典啊,也足以見這位詩人的文采。可是這個作者并不是很有名,很多人翻閱了很多資料,也沒有找到太多關于他的記載,不過這也并不代表他沒有才華,也許只是他太低調(diào)了。
現(xiàn)在會寫詩得到人已經(jīng)不多了,甚至出現(xiàn)一個能寫詩的人都不容易,要是有人能達到李禺這種境界,那他一定會名揚網(wǎng)絡,成為眾所周知的人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