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山
歷史中最含蓄的一首詩:此人作詩投石問路,沒想到考官真回復了他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大多愛好含蓄,在詩詞中表達更為如此。很多詩文中,直白地抒情很少,多的是利用特定的某個意象或者寄托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就像表達思念之情的時候,很多詩人會寄情感于月亮。這樣含蓄地表達出來,讓讀者更好品味。
若要說歷史上最為含蓄的一首詩,那非朱慶馀的一首莫屬。
此人作詩投石問路,沒想到考官真回復了他。這首詩就是《近試上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首詩的意思是:昨夜在洞房里,蠟燭十分明亮,等著天亮了之后去找公婆,希望可以向他們討個好評價。打扮了很久終于完了,于是問丈夫自己的眉毛畫的濃淡是否合適。
詩人用夫妻關系來比喻君臣之間的關系,詩名可以幫讀者更好地理解詩人的用意。在唐代,詩人作為進京趕考的士子眼看考試時間就快到了,擔心自己的這首詩不符合要求,便這樣把剛結婚的女子比作自己,新郎比作張籍,公婆比作主考官。用這樣的手法寫下這首詩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張籍的認可。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前一天結婚的話,拜見公婆是要等到第二天去做的。這首詩的重點是詩中的新娘,在拜見公婆前自己的心理活動。首句寫新婚之夜蠟燭始終不滅。因為拜見公婆是一件大事,所以新娘很早就起了床,在紅色的燭光之中仔細化妝,天一亮就得及時前往。
自己心中一直在擔心自己的打扮是否得體,能不能得到公婆的喜歡。后面的部分就根據(jù)新娘這種緊張的心理,通過言行來表現(xiàn)出來。用心化好妝,還是覺得自己沒有把握,連忙問丈夫有沒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這種想法也不想讓別人知道,新娘的羞澀在低聲問這個動作當中刻畫得十分巧妙。
若按詩的本意來講,已經是一首很完整的詩了,然而詩人的本意卻在于說明自己是一名考生,面對這樣關鍵的一場考試心里難免有不安和焦慮。其實對當時的學子來講,考試就和女孩子的終身大事一樣關鍵。如果考上了前景就一片光明,考不上就卑微一輩子。新娘子剛出嫁,如果能得到家中人的喜歡,那她的生活就很順暢了?,F(xiàn)在讀起來,我們都對詩人很敬仰!
這首詩張籍看了之后,給予了回答,便是《酬朱慶馀》,詩中詩人把朱慶馀比作采菱女,長相甜美,唱歌好聽,一定會受到人們的喜歡,這樣寫是在暗示張慶馀不必緊張。
古代詩人的智慧是超乎我們想象的,張慶馀這首含蓄之詩,堪稱巔峰之作,讓我們不得不心生敬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