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勃發(fā)的大唐,曾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才子佳人,他們憑借聰慧的頭腦,付出辛勤汗水,采擷了無數(shù)的壯麗詩篇,留給我們后人品評賞析,給人以無盡的瑰麗遐思。
然而,你能想象到嗎?有個詩人竟為了霸占一首詩,竟狠心害死自己的親外甥,這樣人盡管才華橫溢,詩名遠揚,卻德行缺失,為后世文人所不齒。
那么,他究竟是誰呢?
在揭開謎底之前,先提一人,此人名喚劉希夷,字延之,初唐詩人,今河南汝州人,唐高宗上元二年進士,長得姿容俊美,儒雅風流,善彈琵琶,尤其閨情詩歌寫的那是柔婉華麗,傷感多情,被時人贊譽才華橫溢。
某一天,劉希夷苦思冥想,又構出一篇佳作,名為《代悲白頭翁》,全詩如下: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收筆后,劉希夷瀏覽再三,心中喜不自禁,大凡才子寫出佳作,多想炫耀一番,以討個溢美之詞,于是,他便興沖沖來到舅舅宋之問家中,與其共同鑒賞。
可是,大詩人劉希夷做夢也想不到,他這一舉動卻換來一朝命喪黃泉。
宋之問何許人也?他也是初唐一位著名詩人,但在歷史上劣跡斑斑,人品低下到令無數(shù)后人唾棄。
宋之問自小家學淵源,專工文詞,人又長得儀表堂堂,步入仕途后,便因才名與楊炯召入大內(nèi)文學館,不久被朝廷出授洛州參軍。
公元681年,宋之問又與楊炯同入崇文館充任大學士,之后,他在政治上趨炎附勢,利用才學博取武則天的信任,并不惜巴解寵臣張易之,為他跟班提尿壺,簡直惡心至極。
武后倒臺,他被流放,不久又偷偷逃回京城,躲在好友王同皎家中,為了換取富貴,他暗中向武三思告密,害死正直的王同皎,可謂賣友求榮,良心喪盡。
后來,武三思被太子李重俊等人殺死,他轉(zhuǎn)投太平公主,接著,他見安樂公主權勢更高,于是腳踩兩只船,終于惹怒太平公主,被參奏一本,唐中宗將其貶到越州,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深惡宋之問丑行,將其賜死在任上,結束了他五十六年的卑鄙人生。
閑言少敘,當劉希夷手捧心愛的詩稿向宋之問炫耀之時,乃公元680年,他還在洛州任職。
身為娘舅的宋之問接過外甥的詩稿看罷,不覺連呼精彩,尤其那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更是讓他拍案叫絕,連連拍著劉希夷的肩膀說:“真虧你想得出來啊?!?/span>
繼而,宋之問的腦海便轉(zhuǎn)過無數(shù)念頭,無非是想把這首詩占為己有,于是很快拉長了臉,對劉希夷道:“我的好外甥啊,你這首詩就放在這里吧?!?/span>
起初,劉希夷見舅舅大為贊賞自己的佳作,心情很是大好,聞聽此言,不由問道:“舅舅要留下詩稿是何意啊?”
宋之問便懇求劉希夷,今后就說這首《代悲白頭翁》是自己所創(chuàng),愿用一些財物作為交換詩稿的條件。
劉希夷自然不肯答應,最終惹得宋之問惱羞成怒,拍桌喚來奴仆,把劉希夷押進一所空屋,并用裝滿泥土的口袋將其活活壓死。
據(jù)載,劉希夷死時還未到三十歲,原有詩集后來盡都失傳,世人聞知,無不可憐他的悲慘命運。
可嘆,文人相輕,自古多引發(fā)妒忌之心,這還無關緊要,但如果嫉妒到以占有為目的,不惜骨肉相殘,那真是泯滅人性,從而招來千古罵名,細想這有多不值得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