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黑色的地面與墻壁,工業(yè)風的倉儲貨架,琳瑯滿目的化妝品小樣……走進西單更新場的美妝集合店“話梅”Harmay,店內的每處布景都是一個獨特的視覺沖擊點。
線上流量滾滾,線下人頭攢動的話梅,也同樣備受資本的青睞——雖然僅有5家門店,但目前估值已高達50億元。
讓資本和消費者們都如此“上頭”的話梅,到底什么來頭?
以“小”見“大”
沒人可以否認美妝是門好生意??纯唇谧罨鸬膸讉€牌子就知道了:從創(chuàng)立品牌到美股上市,國貨之光“完美日記”僅僅用了4年;其競爭對手花西子,從零起步,3年銷量30億;就連B站也在今年7月按捺不住,“跨圈”投資了美妝品牌“理然”。
美妝賽道競爭激烈,但話梅也算劍走偏鋒:以售賣化妝品小樣的方式,成功在化妝品線下市場闖出了名堂。
上世紀40年代,最早是雅詩·蘭黛夫人天才地推出“小樣”,以免費試用的小樣打開潛在的消費市場。而如今,小樣已經成為電商直播間的“常客”,買正裝附贈3、4種,甚至7、8種小樣,成為了一種新的優(yōu)惠方式,對于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說,換算下來每毫升真便宜了不少。
到了話梅這里,小樣直接變成了可供售賣的商品,形成了獨立市場,甚至成為傳統(tǒng)零售向新零售跨越的重要代表。
的確,與動輒上千的正裝而言,幾百塊的小樣消費成本容易負擔,滿足了消費者們的嘗鮮心理,而且只要產品功效都是一樣的,裝在什么容器里,其實并不重要。
化妝品裝在什么容器里可以不在意,但怎么擺放卻值得細細研究。
走進有著“美妝界Costco”之稱的話梅,你就不難發(fā)現,這里并不像其他美妝店鋪一樣精致考究,將化妝品放在閃閃發(fā)亮的玻璃貨柜上,而是把它們堆放在倉庫貨架上,仿佛貨物陳列一般。
話梅聯合創(chuàng)始人鞠春茂曾表示,這樣的擺貨方式,是在把跨境美妝電商倉儲和貿易形態(tài)的縮影展示給消費者,讓他們知道貨物從何而來。
實際上,陳列方式變革的背后是零售思維的變化。如果說傳統(tǒng)零售是以銷售來驅動,那么當下崛起的零售新物種,則是以消費心理和服務來驅動。
據《艾問人物》(iask-media.com)記者觀察話梅不僅將小樣成堆擺放,還在貨架之中,摻入可供購置的零食果干,以強化美妝品的快消屬性和易得感。試想,當你看到祖馬龍、Lamer等產品一車車地堆放在地上,是否也會被“即買即用”的消費觀念催眠,感慨美妝唾手可得,進而將它們收入囊中呢?
深諳消費者心理、從化妝品小樣入手的話梅,也確實打開了線下美妝店的大市場。據媒體報道,話梅的第一家門店僅僅用了4個多月的時間,就實現了收支平衡,而傳統(tǒng)的線下化妝品實體店則一般需要12個月之久。
新一代美妝集合店 來勢洶洶
曾經在國內火熱的韓妝品牌伊蒂之屋,在去年8月就關閉了多家線下門店,轉而宣布入駐The colorist。要知道,作為韓國化妝品巨頭愛茉莉旗下的子品牌,伊蒂之屋在2013年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而The colorist去年才在廣州開出了全國第一家店鋪,后者的趕超優(yōu)勢由此可見一斑。
2004年進入內陸市場的萬寧,2016年也開始陸續(xù)實行門店收縮計劃,目前萬寧門店主要集中在華南市場,而華東、華北及西南市場的門店基本所剩無幾;曾經在國內商場遍地開花的屈臣氏,也從2015年開始年收益就呈逐年下滑狀態(tài)。
面對市場的不景氣,以萬寧為代表傳統(tǒng)銷售渠道開始紛紛發(fā)力線上。但作為線下美妝集合店的話梅,卻反其道而行之,它是第一家真正從線上走到線下的美妝品牌。
從2008年淘寶店起身的話梅,如今已擁有了10余年的線上運營經驗。在2017年卻開始將目光轉移到線下實體店鋪,在上海安福路開出第一家線下實體店。
實際上,在線上購物已成常態(tài)的同時,線下美妝市場并非死路一條。根據路透社的調研數據,有86%的化妝品消費者更喜歡沉浸式的親身購物體驗,并且也愿意將實體零售作為自己的購物首選。
只不過,以95后、00后為代表的Z時代消費群體,已經比上一代人有著更自主的消費觀念,他們更加期待自主選擇,而不是導購在身后的喋喋不休。
《艾問人物》 (iask-media.com)認為,話梅與傳統(tǒng)美妝店相比,它的每家門店裝修風格都各有特色,甚至在外觀上與某些奢侈品門店有幾分相似之處。這對追求審美與品位的Z時代來說,可謂投其所好。畢竟,網紅店存在的意義不僅是提供某種服務和產品,有時更為人們提供社交貨幣。
(北京三里屯的話梅Harmay與愛馬仕門店相比較)
不過,拋開高大上的外觀,走進話梅,這你會發(fā)現里不僅有海藍之謎、雅詩蘭黛、蘭蔻、SK等一線大牌,同時也有科顏氏、珂潤等中檔產品,更有話梅自家品牌HarmayConcept,產品涵蓋洗面奶、防曬霜、爽膚水等多品類。
多檔次的品牌布局,與話梅的營利模式息息相關。話梅通常以大牌小樣作為引流,可以有效降低新顧客的門檻,而通過自有品牌和部分小眾品牌實現營利。在毛利率水平上,業(yè)內人士透露,自有品牌常常高于大牌小樣。
話梅合伙人鞠春茂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大牌和中小品牌銷售占比大致在64開,大品牌6,中小品牌4,同比來看,中小品牌的銷售占比在提升。對店鋪來說,通過高低毛利產品的組合來拉高整體毛利率的方式。
盛況之下 隱憂仍存
在對話梅的討論中,一個難以忽視的話題就是貨品來源。
只與主打本土化和國潮彩妝的The colorist、WOW colour等集合店不同,話梅更側重國外品牌,這也意味著對供應鏈和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實際情況并不理想,翻看社交平臺上有關話梅產品的評價,不少消費者都在質疑產品來源和小樣的真假。
些許刺鼻的氣味、粗糙的字跡、破損的包裝,都讓不少消費者在選購時望而卻步。通過小紅書上的筆記能夠發(fā)現,不少人擔心貨品來源。有業(yè)內人士分析,一線彩妝和個護有非常穩(wěn)定的經銷體系,一般只會由專柜、免稅公司和絲芙蘭售賣。而話梅顯然缺乏這些大品牌的背書。
包括話梅聯合創(chuàng)始人鞠春茂在接受采訪時也承認:在與話梅達成合作的200個品牌中,一線大牌現在還沒有獲得授權,大牌主要是從專柜和貿易公司采購的。
不過,為了證明貨源的可靠和行為的合理性,他也表示:“在疫情影響下,許多大牌的價格把控已經被打破,他們希望有更多渠道幫他們賣貨。像是海外市場就非常冷,許多專柜都明著打折”。
不難看出,Harmay的進貨渠道包括了專柜、貿易公司以及海外渠道。“我們店鋪的銷售肯定只占他非常小的比例,即使未來他們(品牌方)警覺了,我們也會去跟他談,因為我們的商業(yè)模式能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span>
實際上,貨源可靠,對消費者和對話梅Harmay一樣重要。畢竟話梅依靠引流的大牌小樣,并沒有自己獨立的生產線,假如真有那么一天,頭部品牌掐斷產品供應鏈,話梅的地位一定會非常被動。
其次,話梅的另一個槽點就是價格。
按理來說,大牌小樣會讓人產生“撿便宜”的感覺,但價格比較下來,消費者發(fā)現話梅的價格并不便宜,雖然整體價格比專柜要低,但相比起免稅店來說,還是要高出一截。
特別是如今專柜打折已成常態(tài),電商直播間的贈品小樣也不少,話梅的價格優(yōu)勢也并未十分明顯。
對于話梅這樣的線下美妝集合店而言,“網紅打卡”所積攢的人氣紅得了一時,卻難以支撐長久。畢竟門店存活依靠的是復購率,而非新鮮感。
《艾問人物》 (iask-media.com)認為新一代的線下美妝集合店,來勢洶洶,但對話梅們來說,要想避免“曇花一現”,打造穩(wěn)定的供應鏈體系更為重要,以產品質量和自身特色形成對消費者的持續(xù)吸引,方能“持久綻放”。
作者:夏天、左左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