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柏位于洛寧縣陳吳鄉(xiāng)東寨子村九龍口處,三足鼎立六枝如蓋,是一株樹齡達一千八百余年的側(cè)柏。太子柏富有靈性,能賜百福普降吉祥,當(dāng)?shù)匕傩帐来嗾J(rèn)親歸祖。此柏集古奇靈神與一身,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是國家一級保護名木。 這棵大柏樹,從有記載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800余年的歷史,被稱為 “千年太子柏”。雖說生長在干枯的窯洞之上,可枝葉濃密,生長旺盛,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另外這棵大樹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唐朝,高宗皇帝攜皇后武則天巡幸洛陽,眾皇子隨駕從行,一路上游山玩水,遍賞美景,途經(jīng)洛寧縣,見竹鄉(xiāng)一派清新秀麗風(fēng)光、歌舞升平之相,帝心大悅,令文武百官、一眾隨從,盡情游賞。皇子李弘、李賢、李顯三兄弟結(jié)伴,嬉游于洛水南岸,竹林之間,留戀忘返之際,忽天降大雨,三兄弟慌忙尋處避雨,因見西南方有翠柏如蓋,急奔樹下,天神忽見三龍畢集,忙現(xiàn)彩虹,施法于樹,樹外大雨傾盆,樹下滴水不沾。因三兄弟先后被封太子,又因樹齡久長,此樹故得名“千年太子柏”。
三足鼎立太子柏,被當(dāng)?shù)卮迕褡u為神樹,在其旁邊還蓋了一座廟宇:皇宮殿,平日里香火就很旺,過年過節(jié)更是鞭炮聲不絕于耳。太子柏、又名九龍柏。古時候東寨子村南九龍口上空、有九龍在此翻飛升騰,畄戀此地風(fēng)脈旺盛,結(jié)伴降臨人間,三龍纏作壇子,六龍結(jié)伴化身絞成枝。化為神柏佑永寧萬民,故歷代被稱九龍柏。傳說歸傳說,自然是不見正史。但此樹被視為神品卻是不爭的事實,至今樹前仍設(shè)有香案,從香案上香灰的厚度看,古柏所受的香火滿旺。認(rèn)樹為父的習(xí)俗也在流傳,古柏上滿樹拴著的紅繩,就是“干兒”們留下的印記。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們,選個三六九的好日子,奉上貢品,點燃香火,磕過頭后把紅繩拴于樹上,就成了古柏的“干兒子”了,此后“干大”便會保佑你逢兇化吉、平平安安。想這古樹,古往今來不知認(rèn)下了多少“干兒子”,有此成就,可謂壯哉。又想,能拜倒在此樹腳下,就和千年前的皇子成為兄弟,豈不威風(fēng)?據(jù)當(dāng)?shù)乩夏耆藗髡f,清朝康熙初年,河北邯鄲來了三個買古柏古楸樹的商人。他們看上了這棵柏樹,三十塊大洋買下。他們買了紙帛在樹下燒了,第二天準(zhǔn)備放樹。天不亮他們來到樹前,用自帶的斧子向樹根砍去,一斧子下去卻砍在伙計的腳上。伙計抱腳大哭鮮血直流,久治不愈,最后丟掉了性命。從此再沒人敢買這樹了。站在古柏下,想這古柏能穿越千年時空而面對我們,虧得是和“神”攀上了親戚,不然早已毀于人們的刀斧之下了。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古樹,除十分偏僻荒蠻之地的外,大凡都是因此。于是在感念“神”的魔力的同時,又不得不為人的殘忍而汗顏……沿著村內(nèi)的水泥道路,瀏覽著村內(nèi)的樓房,陪伴著我們的是看不到頭的綠竹,穿過村子,上一個土坡,千年古柏就顯現(xiàn)在了眼前。遠看是古柏,近看是一個古爵!三條蒼勁的根,有力的扎向了大地的深處,向上伸出的六枝,均勻地分向各方,如怕“爵”中的美酒撒落一般。站在太子柏前,你可以浮想連篇,想著這千百年,朝代的更迭,人類的變遷,刀槍劍影、你爭我奪、都為的是個人利益,唯有共產(chǎn)黨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走近細看,古柏的三條根之間竟可以直直地站上四五個人,西北方最粗的那條,竟有一抱粗細。三條樹根,兩兩之間可以寬敞地通行摩托車、農(nóng)用三輪車。更奇的是,這古柏竟是沒有樹干一般,樹根和樹枝間的距離很短,仿佛三條樹根撐起了六棵大樹一樣。履蓋一方,福佑大地。說是千年太子古柏,其實古柏的年齡到底有多大,任誰也說不清。傳說唐朝的時候,這柏樹已經(jīng)巍巍峨峨了。大周則天皇帝時,一日太子帶著兩個皇弟離開東都洛陽游玩,逆洛水西行,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東寨子這個地方。想那幾個皇子也如我們一般,正陶醉于修竹、山泉帶來的清爽愜意,驟然間又被這株奇柏震撼。震撼之余,他們認(rèn)定這株奇柏乃一神品,于是便拜倒在這棵神樹之下。虔誠跪拜之間,結(jié)合自己的身世,就有了認(rèn)樹為父之想,于是三皇子就同認(rèn)這棵樹作了“干大”。據(jù)說,認(rèn)親之后,三個皇子一人抱了一條樹根,就像兒子抱著父親的腿一樣,依依地不舍離去……東寨子迎接我們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幽綠的竹林。一條小溪,哼著隱約及耳的小調(diào)調(diào),沿著竹林邊兒裊裊而至,在村口旋身一舞,即踏著輕快的小舞步瀟灑東去。許是為了配合小溪的表演,村口筑起了小巧的兩孔石橋,橋邊一天然的山石,石上有兩行醒目的紅色大字:三步兩孔橋,四面五園竹。景區(qū)內(nèi)天然形成的五園翠竹與金門河環(huán)抱相擁,碧水翠竹,路橋相連,景色宜人。清代大書法家王鐸游經(jīng)此地,曾留下“三步兩孔橋、四面五園竹”的精美絕句。置身于茂林修竹,你會感到心曠神怡、心清氣爽。真正體會到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絕妙意境。歷史上的九龍口處,有遼金時期的虢州、孟州、嵩州統(tǒng)帥武德將軍墓,順治時期的進士、康熙時期蘇州知府師佐府邸。道光時期武進士花翎侍衛(wèi)韋應(yīng)麒、韋應(yīng)麟為武顯將軍旗桿座石。但大家尊奉的卻是一個叫韋袞的先人。這韋袞是清末的一個秀才,屢次應(yīng)試,卻難再進一步,便死了心,以給人寫狀紙為生。由于才高,由韋袞寫的狀紙一般都能贏官司,所以名聲大振。他替窮人說話,為有理人辯解抗?fàn)?,村?nèi)路東還建有韋袞廟,至今香火不斷。還有村南的太子柏、韋姓祖祠,師姓祖祠,師知府的門樓,韋榜眼府第的旗桿窩,藏在縣文管所的圣旨·······。這些都驗證了走過的歷史,都是東寨子各姓人們團結(jié)奮進的有力見證。
程衛(wèi)東作品集錦:
溫旭陽
香山寺
李宗白
登蓮花頂
清官師佐
歷史洛寧
話說尋峪
洛寧文廟
馬三寶傳奇
洛寧鐵佛寺
倉頡造字臺
永遠的懷念
城村張九思
武德將軍韋儀
上戈喬家大院
全寶山的傳說
全寶山祖師廟
草廟嶺郭家大院
嶕峣風(fēng)景甲洛邑
一棵古槐的敘述
不能忘卻的記憶
紀(jì)念碑前思英烈
洛寧老城城隍廟
洛寧長水二郎山
柳林鎮(zhèn)里王家大院
洛寧縣趙村鎮(zhèn)杏樹坪
洛寧縣上戈鎮(zhèn)雙龍寺
洛寧歷史人物賀澍三
洛寧抗日英雄李桂五
洛寧原著民——頓姓
黨的忠誠戰(zhàn)士賀崇升
洛寧縣鳳翼山石婆廟
洛寧東宋馬村馬陵道
趙翥軼事——初試鋒芒
趙翥軼事——試探學(xué)問
趙翥軼事——推上重位
宜陽漢山下的崤底之戰(zhàn)
洛寧河底城村張家大院
洛寧姓氏文化:尚書耿裕
九嶺十八坡,三關(guān)四洛河
明初禮、工、刑叁部尚書趙翥
陳吳鄉(xiāng)祿北村安居寨里的范姓
洛寧縣底張鄉(xiāng)中高村彌佗凈土寺
你知道洛寧縣澗口鄉(xiāng)的龍穴白馬寺嗎?
再讀《前五老圖序》和《后五老圖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