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彩石
圖:來自網絡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玩具就是彈弓了。那時候沒什么玩具,男孩子除了踢毽子就再沒什么可玩的了。到了夏天,穿了單鞋再踢毽子,毽子上的銅錢或螺絲疙瘩打得腳踝骨生疼,所以夏天就沒有再踢毽子的了。
從春天開始,孩子們就開始打鳥了,那時還沒有自然保護意識,當時的宣傳口號是把麻雀當成“四害”來打,因為麻雀吃糧食,當時是糧食不夠吃,所以把麻雀列入了“四害”的行列。打鳥或捕鳥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所以孩子們都把打鳥當作是快樂的事情,即除了“四害”,又吃鳥肉解了饞。
在我們童年時代,打鳥通常使用這幾種方法:
一是用鳥籠子引誘抓捕。用設計非常巧妙的鳥籠子掛在樹上,籠子里面裝著一只鳥,不停的叫,把別的鳥引來,那鳥要是落在設計好的翻板上就一下子跌落進籠子里,再也出不去了。
二是用鳥夾子。夾鳥要先選好有水源或有糧食的地方,在鳥夾子上,下好誘餌,一般的誘餌都是玉米茬子里的蟲子。然后扒一個坑,把夾子埋進土里,把誘餌露在上面。鳥兒要是看見蟲子來吃,就會被夾子夾住。
三是用彈弓打鳥。這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方法簡單而且樂趣無窮的獵殺。
我不喜歡前兩種打鳥的方式,因為那復雜的鳥籠子和鳥夾子是一般人做不了的,一個小孩子又沒有錢去買,特別是用夾子打鳥又需要在那里靜靜的潛伏,鳥不來就是一場空,再說我這人受不了在那里一動不動的寂寞。
我喜歡用彈弓打鳥,手里拿著彈弓追鳥跑來跑去的,盡管命中率最低,但那前后的追逐是一種快樂的活動。
更重要的是,彈弓是一個制作非常簡單,又不用花錢的事。我就出去找了個兩側粗細相等的榆木樹杈(榆木的結實,楊木的易斷),剝去表皮,做彈弓的杈丫,用自行車廢棄的內胎做皮筋。媽媽做鞋的皮革我偷偷剪下來一塊做發(fā)射彈丸的皮兜,皮筋的兩側分別綁在樹杈和皮兜上,一個彈弓就做成了。
做好了彈弓,剩下就是做彈丸了。在別的地方,一般玩彈弓的多是用小石子,可是老家那地方是平原地區(qū),不產石頭更沒有小石子。這也難不倒我們,我們就和泥做泥球。
我們把黃土和成泥,先醒一醒捂一捂,這樣的泥球曬干后特別的結實硬度強,打出去準確率高。待黃泥醒好了,把黃泥搓成泥球,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晾曬,待泥球干透了就可以了。如果把泥球放在陽光下暴曬,容易干裂就不好用了,如果泥球不圓就容易走彎道,所以我們盡量的把泥球團得圓圓的。
我做好了一把彈弓后,那些小伙伴們紛紛效仿,一人一把彈弓,放學后,我們一起去野外打鳥。那時,書包里能有一把彈弓成了男孩子當時的榮耀。
后來有的同學做成更高級的彈弓,用八號鋼絲做把手,用彈力更強的醫(yī)用皮條做皮筋,打出去的泥球射程更遠,準確率更高。我們一起出去圍獵,發(fā)現(xiàn)樹上的鳥后,幾個人一起包抄,從不同的角度發(fā)射彈丸,這樣的圍獵效果特別的高。
那時,玩彈弓,集體出去打鳥成了學校里的一種時尚和潮流。后來有的學生把握不住自己,胡亂的打彈弓,把學校的玻璃打碎,終于引起了學校的注意。
學校認為,玩彈弓雖然不是壞事,但它也對學生的安全和公共財產造成一定的危害性,叫老師嚴加看管。為了能把學生們玩彈弓正確的引導,學校還專門叫老師給我們講解彈弓的好處和危害性,并要在一定的時候,舉辦彈弓射擊比賽。
聽說學校要組織彈弓射擊比賽,同學們放學后再也不去打鳥了,而是找一定的目標練習射擊。我每天放學后都叫上幾個小伙伴到田間野外,找?guī)讉€大點的土塊立起來,大家一起練習彈弓射擊。最后,我練成了在20米之內,能百發(fā)百中的效果。
一個星期后,學校組織了彈弓射擊比賽。分別設了二十米、二十五米和三十米的幾個不同的靶標,每個靶子打三發(fā)彈丸。
那些天,我每天都在作準備,把泥和得勻勻的,把彈丸搓得圓圓的,比賽那天,我足足裝了半書包泥球,誰要是泥球不好,我就給他們發(fā)幾個。
比賽的時候,同學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毫不示弱,賽場上傳出一陣陣掌聲。到我出場了,我又從書包里又選出了幾枚又圓又沉的彈丸。前邊的靶子是立起的幾個小銅鑼,如果打上了,就“當“的響一聲,周圍一片喝彩聲和掌聲。
我瞄準了前邊的靶子一發(fā)發(fā)的射出去。在二十米和二十五米的射程中,我發(fā)發(fā)命中。到了打三十米的時候,我的彈弓的皮筋發(fā)力不夠了,盡管我使出了足夠的力氣,快要把皮筋拉斷了,但皮筋的彈力還是越來越弱。
最后這三十米的距離三發(fā)彈丸我只打中了一個,最后我獲得了第三名,獎品是一個方格本。盡管沒能得第一,但是這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個大獎。那個方格本我保存了好長時間都舍不得使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