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諾斯文明保留了大量壁畫,保存最好具有最完整敘事情節(jié)的卻是在一口石灰?guī)r棺材(limestone sarcophagus)上。
阿基亞-特里亞達(dá)石棺(The Hagia Triada Sarcophagus),約制作于公元前1400年,長1.375米。同房間陳列的是陶棺(larnax/larnakes),陶棺是米諾斯文明常用的葬具。希臘克里特島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Heraklion Archaeological Museum, Crete)。
這口石棺1903年發(fā)掘于克里特島阿基亞-特里亞達(dá)(Agia Triada/ Hagia Triada)—— 克里特中南部一個大型而富有的古代米諾斯人聚居地。
這口石棺所在的4號墓是一座家族墓穴,同時出土的還有另一座大型陶棺。這座墓在古代就被劫掠過,但劫掠者留下了一些小的陪葬品:一個石雕碗、一個貝殼和一個女性陶俑的碎片。這些殘存的墓葬物品和這口精美的石棺讓一些學(xué)者認(rèn)為4號墓是王室墓。
石棺長邊壁畫
這口石棺是已知唯一的米諾斯全彩石棺,其中一長邊的畫面保存幾乎完好,描繪了一支送葬者與獻(xiàn)祭的隊伍,包含了七個人物,有兩個女人和五個男人。白皮膚為女性,深色皮膚為男性。
最左邊的一個女性穿著獸皮裙(hide skirt)和短袖,雙手捧著一個器皿,同時將內(nèi)容物傾倒在一個更大的容器里。這個容器被安置在石頭基座上,位于兩根柱子之間。柱子立于紋理豐富的石基上,柱子的頂端有雙斧,上面還有一只鳥。第二個女人穿著精致的長袍,戴著百合花冠,肩上挑著兩個與前面的女人手中使用的一樣的容器。她身后的男人彈奏著七弦琴,也精心打扮。這可能是七弦琴在古希臘被最早描繪的實例。
接下來的三個是年輕男人,每個人都光著膀子,穿著一條獸皮裙,前兩個拿著牛雕像,一個是棕色斑點,一個是黑色;第三個人拿著一個船的模型(船有可能是載著逝者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這三個朝右的男人的表現(xiàn)方式與剛才朝左的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不一樣,采取的是“埃及式站姿”,即肩和上半身是正向的,腰臀是側(cè)向的,而且他們活動區(qū)域的背景是藍(lán)色的,與同一畫面的其余場景不同。他們?nèi)齻€面朝一個沒有露出腳的男人。這個男人看起來像一尊雕塑,人們認(rèn)為這代表了死者。他穿著一件金色鑲邊的長袍。在這三個人和死者之間有一個三級臺階,也許是一座祭壇。祭壇上方有一棵樹,它有可能是從祭壇本身長出來的。在死者身后是另一個結(jié)構(gòu),繪有復(fù)雜的螺旋紋,并鑲嵌有紋理豐富的石頭。這被認(rèn)為是死者的墳?zāi)埂?/span>
在石棺的另一長邊,有另外七個人物,六女一男,可惜左邊有一大片破損,只剩下兩對穿著精致長袍的女人的腿和腳向右邊移動。
第五個女性形象保存完好,是后面四個女性的領(lǐng)隊,也穿著得體,戴著百合花冠。她身材豐滿,黃頭發(fā),雙臂朝地上伸展。她和她身后的四個女人都被畫在一個明亮的黃色背景中。之后背景變成白色,畫面中是一位身穿藍(lán)色短袍、留著長卷發(fā)的男性雙笛吹奏者。他站在一張祭品桌后面,桌上有一頭牛,面朝觀者。從公牛的脖子上可以看到紅色的血跡,這些血流到桌子下面的容器里。桌子下面是兩只小山羊,可能在等待一樣的命運。
在這個祭品桌的右邊,背景顏色再次切換,變成了藍(lán)色。一個女人站在另一個矮祭壇前,穿著一條獸皮裙子。這座祭壇裝飾著紅白相間的螺旋形圖案,上面有一個淺灰色的碗,可能是銀制的,空中還漂浮著一個彩繪喙嘴罐和一個有兩個手柄的碗,碗里似乎有圓形的水果,可能是祭品。在這祭壇的右邊是另一根柱子,這根柱子的底座是紅白相間的格子,上面有一把雙斧和一只鳥。最右邊是一個建筑結(jié)構(gòu),也有紅白相間的螺旋形,頂部有四對角,很像我們之前說過的獻(xiàn)祭之角(Horns of Consecration),從中長出一棵綠色的大樹。
石棺短邊壁畫
石棺兩短邊也覆蓋了繪畫,一邊分為上下兩層,可惜上層已大面積損壞;另一邊一層。兩邊保存下來的畫面中出現(xiàn)的都是駕車中的女人。
一邊的兩位女人坐在似馬和羊合體的動物拉的車中:
另一邊的兩位女人坐在格里芬(griffin 半獅半鷲的神獸)拉的車中:
圍繞著五個畫面的是豐富的裝飾元素:花形、螺旋形、模擬大理石紋的彩條形等等。男人和女人們衣著考究,應(yīng)該是在忙碌地準(zhǔn)備著將逝者入葬。
謎題
盡管我們可以在石棺上看到許多米諾斯文明常見的意象,比如格里芬、獻(xiàn)祭之角(Horns of Consecration)等等,但因為文字的缺失和米諾斯文明文字本身的未破譯,我們無法像解讀埃及木棺一樣去解讀它,比如畫面中的人物究竟是誰?是祭司么?逝者究竟是誰?場景間是否有一定的順序?為什么同一個畫面中要切換背景顏色?等等。
最新的一些研究認(rèn)為這口石棺可能制作于更晚一些的公元前1370-1320年,米諾斯與處于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1549-1252 BC)的埃及的交流密切。我們在之前對于米諾斯文明藝術(shù)的探討中,并沒有太多關(guān)于喪葬儀式的,但對于古埃及人來說,喪葬極其重要,有可能影響了彼此。不過在這口罕見的全彩石棺上,我們能感覺到的大部分仍然是濃郁的米諾斯文明輕松活潑的氛圍。在鮮花(藍(lán)色花形裝飾)與海浪(螺旋形裝飾)之間,在盛產(chǎn)美妙紋路的大理石(彩條間隔裝飾)的海島上,男男女女們盛裝打扮,吹奏著各種樂器,準(zhǔn)備著豐厚的祭品,駕著神獸,將一位重要的逝者送往另一個世界。這口石棺是比較少的幾乎毫無陰森之氣的葬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