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導演在80至90年代執(zhí)導的《霸王別姬》,是中國文藝界公認的影視神作,直到今天,哪怕放眼整個亞洲,也難以找出與之一相匹敵的影視作品。
與當今時代相比,陳凱歌所處的年代大師輩出,名角熠熠。
就在《霸王別姬》封神的同一年,大洋彼岸美國也上映了一部借著愛情故事,諷刺"東方主義",警醒西方人的劇情電影《蝴蝶君》(M. Butterfly)。
這部電影是華裔編劇黃哲倫,根據法國發(fā)生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講述法國外交官與京劇優(yōu)伶的離奇愛情故事:1964年,法國人高仁尼(杰瑞米·艾恩斯飾演)被派駐到中國北京就職駐華大使館會計。
在北京工作時,他在禮堂觀看《蝴蝶夫人》歌劇時,驚艷于京劇伶人宋麗玲(尊龍飾演)的優(yōu)雅溫順,于是在歌劇結束后立刻就到臺下與宋麗玲示好。
為了再次邂逅宋麗玲,高仁尼來到宋所說的京劇戲院,他坐在一群中國人中間看見戲臺上絕代風華,顰笑婀娜的宋麗玲,情不自禁愛上她。
兩個原本處于孤獨的人,逐漸在疏離與試探中找到彼此的情誼。
然而好景不長,當時發(fā)生了一場運動,宋麗玲的因為“伶人”身份被下放到農場改造,她們也就失去了音信。
時間來到1968年,宋麗玲輾轉來到法國巴黎,找到了高仁尼與他相聚。
隨后宋麗玲的間諜身份被揭發(fā),當他看到被告席上西裝革履的宋麗玲時,才知道自己相處多年的妻子是個男人。
面對如此不堪的情況,高仁尼的人格被擊潰,他模范蝴蝶夫人穿著和服,在獄中絕望自殺。
早在《蝴蝶君》被改編成電影上映之前,它就已經在30多個國家巡演,是百老匯舞臺的???。
作者黃哲倫更是憑借該作品獲得了當季的托尼獎,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華裔美國人。
所以當聽說《蝴蝶君》要改編成電影時,很多影視制作公司都向黃哲倫拋來橄欖枝。
他最終選擇了華納影業(yè),與導演大衛(wèi)·柯南伯格合作,一起把他的獲獎作《蝴蝶君》改編成了電影。
《蝴蝶君》劇本創(chuàng)造靈感來自于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1905年創(chuàng)作的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講述日本的藝伎愛上一個美國白人,遭到美國白人拋棄并自殺的悲劇。
黃哲倫的《蝴蝶君》雖然靈感來自《蝴蝶夫人》,他的作品結局與原作截然不同。
在《蝴蝶夫人》中是蝴蝶自殺身亡,而《蝴蝶君》則是白人高仁尼絕望自殺。
黃哲倫給予《蝴蝶君》截然相反的結局,與他自己的身份認同與文化環(huán)境有著不可忽略的內在聯系。
正是因為他的華裔身份,黃哲倫對東方文化的解構與詮釋,完全顛覆了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世界”。
讓西方人在撕裂與崩塌中重新審視東方,重新看待在西方世界盛行已久,充滿西方式傲慢輕蔑的“東方主義”文化。
接下來我將結合東方主義,文化意識,以及同時代文化作品為大家解析這部電影。
先大致介紹下什么是東方主義?
東方主義(Orientalism)是西方國家對近東、中東及遠東語國家社會狀態(tài),文化及人文風貌的研究,通常以西方的作家、設計師及藝術家描繪東方國家的音樂,繪畫等作品形式出現。
有賴于西方長期原始積累以及數次工業(yè)革命,在“西方”知識、制度和經濟政策下,西方一度成為“文明,先進,強大”的代名詞。
出于文明的傲慢,西方社會將傳統(tǒng)東方社會積貧積弱之境地,歸結于東方“墮落,邪惡,愚昧”。
這種長期積累的傲慢將“東方”假設并建構為異質的、分裂的和“他者化”的思維。
在一些較為激進作品中,東方甚至被認為是西方的對立面,一度遭到西方主流意識的詆毀。
也是在“東方主義”作祟下,西方出現的“東方面孔”始終非理性:
東方男性被形容為墮落無恥且被妖魔化(如暴君、原教旨主義、恐怖主義等),譬如讓西方世界一度聞風喪膽的“傅滿洲”,是西方華人對東方男性的普遍認知。
東方女性被描繪成為放蕩、順從且頗具異域風情(如后宮、閨房、面紗、藝妓等),例如美國華裔女星黃柳霜在電影《海逝》中飾演的“蓮花”,就是典型的“蝴蝶夫人”式的悲情角色。
西方根據“東方主義”的臆想式文藝作品還有很多,正是在這種文藝氛圍中,黃哲倫的“蝴蝶君”展開對白人男子的形象反諷:
高仁尼在法國就是徹頭徹尾的底層,但是到了上世紀中期的北京后,他的地位與當時中國人的地位比較,反而成人上人。
宋麗玲的出現,勾起他意識深處對“東方神秘風情”的向往,也激起了他在白人群體中沒有的陽剛之氣。
宋作為情報人員也知道高仁尼對自己有意思,就裝扮成女人步步為營,將高仁尼誘騙到甘愿為她背叛法國。
當宋麗玲以男兒身站在被告席時,在場包含高仁尼在內的眾多白人男性滿目驚詫,面面相覷。
在她們的眼中,東方女人溫順嫵媚,善良忠誠,逆來順受。他們無法將這個“西裝革履”的男士,同以往西方任何文藝作品中“東方嬌娃”形象劃等號。
電影中宋麗玲在臺前鏗鏘有力,不卑不亢訴說著西方對東方的傲慢蔑視時,讓西方人“大夢初醒”。
逐漸開始正視東方文化,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所謂的“東方主義”不過是臆想產物,東方人絕對不是他們以為的形象。
有趣的是,這出愛情的鬧劇并不是虛構的,華裔作家黃哲倫在1986年偶然在《紐約時報》上看到了一則社會新聞:
一位法國外交官與一個中國京劇演員保持了近 20 年的情侶關系, 最后發(fā)現這個京劇女伴居然是情報人員,還是個男的!
這種怪誕荒謬的故事給了黃哲倫極大的創(chuàng)作靈感,再結合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的悲劇內核,他把“蝴蝶”這一意向的表現發(fā)揮近乎極致。
在象征意向中,高仁尼代表了西方主流傲慢僵化的外交官。
宋麗玲在電影中與當時的中國屬于同構關系,宋麗玲是高仁尼想象中的“蝴蝶夫人”,中國則是西方想象中的“蝴蝶君”。
高仁尼第一次看見宋麗玲在劇院表演《蝴蝶夫人》歌劇時,他深受震撼不是因為歌劇的悲劇,而是他在潛意識也希望可以有一位“蝴蝶夫人”為了自己而殉情。
這種被激發(fā)的陽剛之氣促使他迫不及待去“求愛”宋麗玲,他原本想通過贊美宋的歌喉來套近乎,稱贊對宋麗玲吟唱的《蝴蝶夫人》深受震撼,卻被宋麗玲反將一軍:
“試著想想, 假如某個金發(fā)碧眼的女子愛上了一個矮小猥瑣的日本商人。
這日本人粗暴地對待她, 然后棄她而去。3年又3年,她對著他的照片朝思暮想, 還曾拒絕了年輕的肯尼迪的求婚。
最后, 當她知道這個日本 男人已經再婚, 她就痛苦地自刎身亡。
我相信, 你會認為這個女孩是個精神錯亂的白癡, 對嗎?
但因為是一個東方人為了一個西方人而自殺, 你就會覺得它很美。”
宋麗玲挑明了《蝴蝶夫人》是西方對東方的偏見。
高仁尼在同僚前唯唯諾諾,卻在宋麗玲面前“陽剛十足”,也是因為他這樣的白人內心深處對東方人的傲慢。
在高仁尼的描述中“東方的女人害怕白人,東方的男人恨白人,東方人總是屈從于強大的力量”,這使得他對生活充滿了自信,甚至自信到盲目。
有的評論家認為高仁尼知道宋麗玲的性別特征,只不過他并不在乎宋麗玲是什么樣的人,他在乎的只是自己心中的蝴蝶夫人。
電影結局高仁尼與宋麗玲坐在囚車上四目相對,高仁尼此刻還在問宋麗玲:“你是我的蝴蝶夫人嗎?”
宋麗玲冷笑著問: “你還愛我是吧! 你還想要我是吧! 哪怕我穿西裝打領帶?”
高仁尼回道“你不是, 完全不像, 完全不像我的 蝴蝶夫人?!?宋挑釁地問: “你這么肯定? 過來, 我的小寶貝……不, 我是你的小寶貝, 對嗎?”
他閉上眼睛, 再次跟隨宋的聲音和觸感回到從前,感受到了他的蝴蝶夫人。
高仁尼直言,宋麗玲告訴了他真相, 但是他喜歡的是謊言, 一個完美的謊言, 已經給搗毀了?!?/p>
高仁尼最后意識到,自己的傲慢與自信,都只是宋麗玲刻意縱容,他的“蝴蝶夫人”從來沒有存在過。
黃哲倫借著高仁尼臆想的蝴蝶夫人形象的坍塌,也宣告西方國家臆想中的“蝴蝶君”的撕裂。
1950-1980時期的中國,跟美國為首的西方交惡,我們的國家形象也隨著國際關系變得妖魔化。
那段時期這種敵對的意識也反映在文藝作品中,導致好萊塢電影中“中國間諜”的形象泛濫。
在電影中東方的形象就是破敗不堪,灰綠一片,木偶般的樣板戲,對傳統(tǒng)文化的焚毀。
但是黃哲倫作為一個華裔作家,試圖將西方人傳統(tǒng)的對東方傲慢的視角,拉回正常的平視。
首次讓東方文化從一個“只會沉默,任人抹黑”的客體,蛻變?yōu)椤翱梢员磉_與控訴”的主體,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東方平等對話的權利。
宋麗玲就是“東方”的實體化形象,他在法庭對著環(huán)繞周圍的白人說道:
“西方認為自己是男性的堅船利炮、工業(yè)、資本, 于是東方就成為了女性的柔弱、纖細、貧窮、擅長藝術的代名詞?!?/p>
“你們希望東方國家屈從于你們的權威下,就好像要求東方女人屈從于你們的白人男性。這種女性化的東方, 恰恰構成了西方的“蝴蝶夫人”,
宋麗玲對高仁尼的愚弄,以及法庭上的剖析,是對西方式傲慢最大的反擊!
還記得前不久澳大利亞要求中國“割地賠款”的新聞嗎,這就是西方式傲慢鬧出的大笑話。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中國的經濟,文化,藝術,科技等都獲得了飛速的發(fā)展。
已然躍升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東方人在中國政府的帶領下持續(xù)創(chuàng)造出巨大奇跡。
沒想到這部《蝴蝶君》上映三十多年后,西方人全然不顧黃哲倫的警示,當東方人在世界上越來越有話語權的同時,西方陣營卻選擇故步自封保守排外。
這件事也提醒西方人,如果你們只是基于偏激守舊的“東方主義”來看待正在發(fā)展的新中國。
那么最終你們的故步自封,一葉障目,也會像高仁尼似的,恍然大悟而后絕望而亡。
最后由衷得說一句,“洋大人,時代變了”!
參考資料
① 《東方主義Orientalism》維基百科
② 《蝴蝶君M. Butterfly》維基百科&豆瓣影評
③ 《普契尼—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維基百科
④《Anna May Wong: The first Asian American Movie Star| Unladylike2020 | American Masters | PBS》-Youtube
⑤ 《黃柳霜Anna May Wong》&《海逝》維基百科
⑥ 趙峰.《蝴蝶君》:西方人眼中東方女性形象的幻滅——兼評電影與劇本的差別[J].電影文學,2004(06):22-24.
⑦ 丁文莉.論黃哲倫在《蝴蝶君》中對東方主義的不完全解構[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42-45.
⑧ 馬婷.想象的中國 西方的“蝴蝶君”——談電影《蝴蝶君》[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12(05):55-58.
⑨ 苗琪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從“兩只蝴蝶”的遭遇看東西方之間的文化鴻溝[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06):37-38.
⑩ 《托尼獎Tony Award》維基百科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