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參加了大學畢業(yè)30年同學聚會。雖然只有3天時間,但收獲很大、感慨很多。
最難得的是30年后同學們再見時的驚喜、快慰和灑脫。握手自報大名,凝視細察變化,敘說別后情長,這一般是開頭三部曲。雖然一下子叫不出有些同學的名字,但在有力的握手,幾句寒暄,甚至幾句戲謔后,驚訝有了,驚喜有了,絮叨有了……
接下來是拜見老師,回望母校。雖然除了老校門,都物非人非了,但依然溫馨綿綿。當大學學籍冊上的照片展現(xiàn)在眼前時,我們差不多異口同聲說:這是老頭子、老太婆看小朋友呢!當每一位同學在幾句簡單自我述說后,我們感覺到,雖不似當年般激情洋溢,卻多了當年沒有的親切自然。當年近80歲的老校長,也是我們的老系主任、老班主任、老老師,精神矍鑠地走上講臺,用老腔調、老姿勢,述說歲月精彩,再添諄諄告誡時,語重心長的感受不減當年——學生在老師面前總是長不大也許是真理了。我給同學們親手制作的一張小卡片,內容是抒發(fā)友情和感悟50歲人生的,談不上精美,但肯定真切。
最后是崀山行。雖然烈日炎炎,但我們還是一一領略了天一巷的幽、八角寨的奇、辣椒峰的妙和駱駝峰的險。最讓我難忘的,是與我們同行的老校長胡正微老先生,他同我們爬天一巷時,竟是神定氣閑,步步穩(wěn)健。雖然歇了三次,可除了安全保護,并沒有實質性扶持,大家都不禁感嘆:當我們80歲時,也能爬上天一巷嗎?
做了30年老師,當同學再聚時,尚且快樂無憂,何況如今正值青春陽光的學生呢?可惜的是,當今的學生有多少能像成年人一樣,在漫長的暑假里搞同學聚會呢?大學生也許有些,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打工去了,掙錢去了,讀書去了。中小學生呢?除了去旅游,大多數(shù)人不是玩網(wǎng)游就是補課。正規(guī)的同學聚會幾乎沒有,私下的同學聚會也很少,為什么呢?家長不放心,老師不敢組織。夏令營曾經火熱過,但一般收費很高,普通人付不起?,F(xiàn)在,鄉(xiāng)村學校漸漸有了少年宮,但甭說假期開宮了,就是上課期間,宮里的活動也是走走形式而已。
真奇怪,胡子一大把了,居然樂于同學聚會,而垂髫少年、陽光青年或忙于功利的奔波,或悶于狹小的庭院。是他們不朝氣、不想快樂、少年老成了嗎?抑或是家長過于功利?學校過于謹慎?社會過于苛刻?
我們確實應該好好反思了。 (作者達良厚,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文章第4次入選“銳評”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