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詩詞中,有一種表現(xiàn)手法很是“反?!薄_\用了這一表現(xiàn)手法的詩句讀來總會給人無理、荒唐之感,似乎和我們熟知的常理相悖。但是細細品讀卻能讓人從它一反常情的表面下感受到至情至真。這種表現(xiàn)手法就是“無理而妙”。
南唐后主李煜在《浪淘沙》中有“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之語。我們在品讀這首詞的時候,如果按照正常邏輯去理解,詞人就應(yīng)該是憑欄遠眺“無限江山”,這才陷入了深深的故國之思,但是李煜卻在詞中說“獨自莫憑欄”。這看似是“無理”之語,但細細品讀,這恰恰說明了李煜亡國故國之思的深切和沉痛。這里其實就是使用了“無理而妙”的表現(xiàn)手法。
其實這種表現(xiàn)手法在詩中出現(xiàn)的更為頻繁。大文豪蘇軾便曾經(jīng)說過“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所謂“反常合道”其實和“無理而妙”是類似,就是用反叛通用句式和陳陳相因的想象,寫出違反常理的詩句。這種詩很多時候讀來會讓人覺得摸不著頭腦,但是細細品讀之后卻讓人不由拍案叫絕。而筆者本期要分享的這首小詩,便是如此。
《焰里寒冰結(jié)》
(唐-本寂禪師)
焰里寒冰結(jié),
楊花九月飛。
泥牛吼水面,
木馬逐風(fēng)嘶。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本寂禪師。他雖是出家人,但是除了佛法高深外,文學(xué)成就也是極高,曾注釋《寒山子詩》,文辭遒麗,在當時很是流行。這首小詩是他隨手寫就,僅4句無一生僻字,但是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這首小詩到底有什么超凡脫俗之處,能流傳1000多年呢?
這首詩不僅通篇沒有什么生僻字,每個詞句我們也都能理解它們的含義,但是組合到一起卻難住后世不少詩歌高手。首句“焰里寒冰結(jié)”,意思就是寒冰凝結(jié)在火焰當中。我們都知道水火不相容,更可況冰凝結(jié)于火,這明顯是不可能之事。次句“楊花九月飛”,“楊花”其實就是柳絮,柳絮翻飛一般是在二三月份,就像庾信在《春賦》中所寫“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落滿飛”,但是詩人卻說九月柳絮翻飛,這明顯是不合常理的。
第三句“泥馬吼水面”,意思是泥馬在水面上嘶吼,這更是讓人不解,泥馬本就是死物,壓根不可能嘶吼,而且“泥菩薩過江”尚且自身難保,現(xiàn)在泥馬竟然會在水面上,這顯然也是不可能之事。最后一句“木馬逐風(fēng)嘶”和第三句其實類似,木馬是不動的死物,但是現(xiàn)在它卻追逐著風(fēng)兒嘶鳴,這明顯是有違正常邏輯的。
那么本寂禪師為什么要這么寫呢?其實這首詩我們不能用正常的思維去解讀,因為本寂禪師這首詩是用佛家的思維寫就。佛家更偏重與心靈體驗,在特定的狀態(tài)下打破時空的界限,泯滅差別,所謂“不是風(fēng)動,不是帆動,是心在動”便是如此。而且佛家也倡導(dǎo)沖破原有思維模式、解脫一切的創(chuàng)造性智慧。本寂禪師的這首詩便是如此,以反常印證禪理,別有奇趣。
其實很多大德高僧,往往行事反常。就像唐代有位丹霞天然禪師,某個冬天十分寒冷,天然禪師有點苦寒難耐,于是便將寺中的木佛燒了取暖。寺中方丈見此便質(zhì)問他為何要無故燒木佛。天然禪師便說自己是在燒取舍利子。方丈一聽就惱怒了,說木佛哪里來的舍利子?聽方丈這么說,天然禪師笑著說,既然沒有舍利子,那多取兩尊來燒。
其實天然禪師此舉是有深意的,只有有舍利的才是真佛,木佛沒有舍利說明它并不是真佛,既然不是真佛那為什么不能燒呢?這樣的邏輯顯然是超越一般邏輯,這其實就是所謂的“反常合道”。這其實和本寂禪師的《焰里寒冰結(jié)》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對于本寂禪師的這首禪詩,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qū)暢所欲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