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被影視劇和小說化用或直接引用,已經(jīng)不算是新鮮事了。
元好問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被金庸和瓊瑤不約而同地寫進了小說里,這是屬于用得很巧妙的。也有用得不太恰當(dāng)?shù)模热缬行┚W(wǎng)文作者,把陸游的名句改成表白的“鐵馬冰河入夢來,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硬是把陸游家國情懷式的悲痛,改得不倫不類。
相比較之下,筆者認(rèn)為如果改寫的水平不夠,就不要勉強改了,直接引用或許是最好的。而在近幾年的影視劇里,引用得最好的應(yīng)該是《慶余年》。
這部劇里有一集范閑殿前背詩的戲碼,它熱播的時候我也看了,但當(dāng)時并沒有覺得引用得很好,不過就是主角范閑通過背幾十首詩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但最近把這一集連刷了3遍,才發(fā)現(xiàn)編劇在選詩時其實是花了大心思的,這一點體現(xiàn)在范閑背的最后一首詩里。他一共背了幾十首詩,但最后卻用了的一首李白的經(jīng)典醉酒詩結(jié)束,讓老夫子莊墨韓氣得吐血。
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范閑最后背的一句詩是“我醉欲眠卿且去”,正是出自以上這首七言絕句。李白一生好酒,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和他喝過酒的人也不少,岑夫子、丹丘生等都是他的酒友,但編劇沒用其它詩,而是用了這一首。
這一次和他喝的則是一位“幽人”,所謂幽人其實就是古代對隱士高人的稱謂。此次范閑是要在德高望重、卻常年閉門隱居的莊墨韓面前背詩,所以不用《將進酒》等其它名篇,而用這首與幽人喝酒的作品,選得是非常合適的。
這首詩寫得挺有意思。幽人和李白在山中對飲,兩人你一杯我一杯,看著盛開的花兒,心情還是不錯的。貪杯的詩人先醉倒了,準(zhǔn)備倒頭就睡,于是便說了句“我醉欲眠卿且去”。這句話看似說得很輕松,但大家翻看《全唐詩》就會發(fā)現(xiàn),古代的大詩人一般是不會這么囂張的。大醉后,就讓對方離去,這頗有點兒召之即來、呼之即去的味道。
對于一向灑脫的詩仙來說,這并不是不敬,而是他灑脫和真性情的表現(xiàn)。但對于聽者來說,則顯然會覺得不被尊重。但這時候,李白在最后一句又寫了“明朝有意抱琴來”,其實看到這里,只要了解李白的人就該明白,他真的沒有任何輕視幽人的意思,對方臨行時他還在交待他:如果我明天還要找我喝酒,那把你那把琴帶來吧!
或許幽人那把琴李白已經(jīng)惦記很久了,所以故意這樣說,逼著對方帶琴來。這首詩基本上做到了一句一轉(zhuǎn)折,詩中透著灑脫之氣,也帶著一股李白式的幽默。這也是其能成為經(jīng)典醉酒詩,并流傳至今的原因。
之所以說《慶余年》的編劇確實高明,除了在數(shù)量眾多的醉酒詩里選對了這首詩,還在于他選對句子。范閑只背了“我醉欲眠卿且去”這一句,從他的角度來說,他知道后一句是“明朝有意抱琴來”,所以他并沒有輕視莊墨韓的意思。而對于聽詩的莊墨韓來說,他不知道后面還有一句,單聽“我醉欲眠卿且去”自然是會一腔怒火上頭,感覺被一個后生給調(diào)侃了。這樣的戲劇效果和沖突,確實是很有意思。
這么一分析,大家是否理解為何我說這個編劇很機智。事實上,對于古典詩歌的引用或化用,確實是一門技術(shù)活兒。用好了,它能對劇情起到推動的作用,也能提升作品的格調(diào)。用得不好,則要么曲解了詩的原意,要么讓人摸不著頭腦。大家平時還看到哪些用得很巧妙的詩句呢?歡迎討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