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間告示碑差點淪為為足下踏腳石
無意中發(fā)現(xiàn)腳下的臺階是一塊刻字的石頭,撥開落葉和浮塵,竟然是一塊有百年歷史的鄂州市西山廟入山告示碑。
鄂州市西山公園門口看到,石碑一半已砌入臺階中,露出的部分,文字全部刻在灰褐色的石碑上,雖然經(jīng)歷了百年的滄桑,雕鑿痕跡仍然明顯,字跡娟秀。碑文清楚顯示,該碑刻于清同治十一年,距今已有134年。文中有“須知西山寺院為清凈佛場,理宜清靜豈容褻瀆”、“自示之后,倘有棍徒及道士代表燒香名目入廟滋事者,許該僧指名稟決不寬貸”等字樣。碑文清楚顯示,這是一塊豎在西山廟山門口的由武昌縣衙(自三國至清末,鄂州一直以“武昌”為名。民國初年改為鄂城。1983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原鄂城縣和鄂城市合并為省轄地級鄂州市——編者注)發(fā)出的進山告示。
據(jù)專家介紹,各個年代的各種石碑是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石碑薈萃圣哲思想,載史料于其中,更展浩瀚書法藝術(shù)風采,其價值不可估量,每塊石碑都有著獨特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據(jù)鄂州有關(guān)文史專家介紹,鄂州還有許多古老的文物散落民間沒有得到保護,有的甚至被拿來當搓衣板或圈豬。在梁子湖區(qū)沼山鎮(zhèn),有一塊明代義學石碑,竟被當?shù)卮迕衿鲇诿斪魈つ_石。在華容區(qū)華容鎮(zhèn),有一具宋代石棺,這是鄂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至今仍棄于野外,無任何保護措施。這樣任由文物散落在民間,著實讓人心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