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4年電影市場的關鍵詞,一定少不了“老登電影”。
這個對應“小妞電影”而創(chuàng)造出的新詞,泛指那些在女性觀眾視角下“老男人味很濃”的電影。如今一部新片上映,都得走一個鑒別“登味濃度”的流程。根據(jù)男主的年齡大小和影片的價值取向,還衍生出了中登、小登電影。
這顯然不只是偶然引爆的話語權之爭,更是現(xiàn)實的電影市場結構變化。燈塔研究院發(fā)布的2023電影市場報告已經指出,女性觀眾占比顯著超過男性,成為電影市場的主流觀眾。貓眼研究院剛剛發(fā)布的2024中國電影市場數(shù)據(jù)洞察則顯示,女性敘事成為2024年電影市場的少數(shù)亮點之一。
因此,電影市場的輿論變化,也算標準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這種輿論變化的速度和烈度,仍然超過了很多電影人的想象。
導演“大老師”(化名)告訴硬糖君,如今上游創(chuàng)作已經從注意女性角色的塑造,進入到人人自危的自糾自查階段。輿論場上的強對峙、扣帽子,現(xiàn)在似乎不可避免地要引導內容本身也走向二元對立。
性別問題在劇集、游戲等內容領域同樣屢有摩擦。但由于劇集本來就是個偏女性的市場,不管是創(chuàng)作端還是平臺方,女性原本就在行業(yè)撐起半邊天,擁有更高的性別敏感度和真實共情。而游戲作為高客單價內容產品,早就要求對垂直受眾的極致服務和絕對忠誠。電影的尷尬則是幾十塊錢不高不低,順了哥情失嫂意。
然而硬糖君又忍不住爹味上身,問出爸媽常說的那句“你自己就沒一點錯嗎”。從愛情詐片到絕癥哭片,是電影先試圖四兩撥千斤、用情緒價值撩撥觀眾。那么現(xiàn)在觀眾回以情緒發(fā)泄和情緒反撲,似乎也無可厚非。當我們越來越跳出電影本身談電影,不就是因為內容沒什么可談的嗎。
三管齊下,男女占比逆轉
根據(jù)燈塔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電影市場的男女觀眾占比發(fā)生顯著變化是在2021年。2018-2020年,男女觀眾占比約五五開,處于勢均力敵的狀態(tài)。但從2021年開始,女性觀眾的占比逐年上升。到2023年,女性觀眾已經占到近六成。
同一時期的貓眼暑期檔、春節(jié)檔報告,也基本印證了這一變化。2017年以前的電影市場男女觀眾占比,則缺少相關數(shù)據(jù)可供查證。
但圈內普遍認為,在2017年以前,電影市場是以男性觀眾為主的。據(jù)QuestMobile的一份2017年調研結果顯示,男性比女性觀眾更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而且男性一周的觀影頻率更高,超過女性觀眾近一倍。
貓眼上2017年票房排名前10的電影,有6部的購票評分男性用戶超過了女性。2018年的數(shù)據(jù),前10里有8部的男性觀眾比重更大。到了2021年陡然下降到3部,2023年就只剩2個獨苗了。
不難看出,正是在疫情期間,男女觀眾的占比發(fā)生了劇變。當時偏向男性觀眾的視效大片數(shù)量銳減,偏向女性用戶的愛情片則扎堆上映填補市場。同一時期,電影的短視頻營銷風頭正勁,帶動了大量短視頻上的女性用戶走進電影院。一部電影的短視頻數(shù)據(jù)爆了,便能迅速拉升貓、淘的女性想看用戶猛增。
在從業(yè)者小艾看來,女性觀眾占比抬升的時間還要更早一點。從2014年前后“歸國四子”開啟流量時代,流量鮮肉就開始強勢拉動女粉絲觀影。到2018年左右,TFBOYS集體進入電影圈,進一步帶動女性觀眾入場。即便如今流量時代勢減聲消,易烊千璽、朱一龍、王一博、肖戰(zhàn)等頂流仍有著不容忽視的票房號召力和話題吸引力。
從貓眼數(shù)據(jù)來看,以前博納的主旋律大片購票用戶都是男性為主,比如《紅海行動》《無雙》等,都是男性購票用戶更多。但自打引入了流量明星,性別占比就發(fā)生了逆轉。易烊千璽主演的《長津湖》系列與王一博主演的《無名》,均是女性用戶的占比更高。
以傳統(tǒng)經驗判斷,這類動作、戰(zhàn)爭、歷史大片的主流受眾本該是男性。但因為有了流量明星的加入,其主要受眾反而變成了女性。
短視頻+流量粉,正是電影市場不可忽視的兩支新增女性觀眾大軍。再加上疫情期間的內容供應變化,電影圈還能端上桌的菜品更符合女性觀眾口味。于是整個市場觀眾性別占比逆轉,女性從男性手中拿下了電影市場的交接棒。
新觀眾沖擊電影“男性體系”
在2018年稅務震蕩、鬧出“影視寒冬”之前,整個電影行業(yè)一直處于高歌猛進的發(fā)展狀態(tài)。這其中,男性從業(yè)者占據(jù)著絕對的話語權。總的來說,在電影的繁榮期或者說泡沫期,大方向就是學習好萊塢、趕超好萊塢,鼓吹工業(yè)水準的風氣,促使整個行業(yè)都更傾向男性創(chuàng)作者。
盡管在電影圈剛受資本市場青睞的時候,也涌現(xiàn)過不少女導演。比如演而優(yōu)則導的徐靜蕾、劉若英、趙薇,擁有愛情片代表作的金依萌、黃真真、薛曉璐……但囿于各種原因,女導演大多曇花一現(xiàn)。
后來很多賣座的愛情片,也是出自男導演之手,比如該賽道的票房冠軍《前任3》。當時這類以男性視角展開的愛情片,仍然是女性購票用戶占比更高,而且也沒鬧出過什么性別矛盾話題。
直到最近兩年,隨著女性主義思潮全面崛起,KOL、大V博主開始聚焦影視領域的性別話題,集中討論其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否存在男凝、物化等問題。最初,這種討論可能還因為引經據(jù)典的學究味太濃,只在限定圈層里小規(guī)模傳播。
但從今年開始,隨著一批帶有女性主義思想的電影出現(xiàn),這種討論便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從春節(jié)檔的《熱辣滾燙》到冷檔期的《出走的決心》、再到近期的《好東西》,性別話題在這些電影的宣傳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一些電影前期的口碑傳播中,除了有女性博主傾巢出動的支持,還出現(xiàn)了不少男性觀眾的不妥發(fā)言。這激起了女性觀眾乃至場外看客的群憤,讓性別話題因爭議而廣泛出圈。不過在行業(yè)人士看來,有些男性“不妥”發(fā)言視頻的擺拍痕跡明顯,不排除有意博關注的可能性。
如果說脫口秀領域的“普信男”還是楊笠的無心插柳,引發(fā)了她本人都未必樂見的軒然大波。那么當更多流量工作者看到這種“冒犯”的價值,就很難忍住刻意模仿的沖動?,F(xiàn)在一些電影的宣發(fā),顯然也有意無意復刻了這一模式,通過“冒犯感”動員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
不論是順應時代思潮,還是有意為之引導,電影市場的性別話題就這樣從限定圈層走進了大眾視野。隨著“老登電影”一詞的誕生,電影市場流行起“登味”審判,從上映新片一路審判到豆瓣TOP250。學者書齋中的女性文藝批評,終于有了一場落地化的群眾運動。
從產業(yè)層面看,過去服務男性觀眾為主的電影工業(yè)體系必須要適應觀眾結構變化做出改變?,F(xiàn)在的問題是,往什么方向變?真像審判“老登電影”一樣全盤否定影史,那索性別拍了。
我們能理解一種思潮的矯枉必須過正,但這不是指導創(chuàng)作的方法,也不利于行業(yè)健康發(fā)展。過往經典的電影敘事,曾廣泛受用于男女觀眾。好的電影本來就是人本位的,而非被無限窄化的男人或女人。
女性愛看的電影≠女性主義電影
從內容層面上來說,女性愛看的電影,并不等于女性主義電影。上游創(chuàng)作端需要重視女性觀眾的訴求,但絕不意味著批量產出某一種強價值觀類型。那樣,審美疲勞又會加速女性觀眾的離場。
長期服務女性觀眾的劇集市場就是前車之鑒。各大平臺批量產出古偶劇,上演了劇集市場的古偶101大戰(zhàn),然而古偶劇的觀眾底盤一年不如一年。現(xiàn)在許多古偶創(chuàng)作者才幡然醒悟,女性觀眾愛看的劇,不一定是大女主劇。一味地弱化男性角色、突出大女主人設,反而流失掉了原本的古偶受眾。
女性愛看的影視作品≠打著女性旗號的影視作品,內容本身仍然是選擇的關鍵。男女觀眾的類型喜好,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流動變化的。
好萊塢與國內電影市場的2017年調研數(shù)據(jù)都顯示,男女觀眾自己愛看的某個類型膩了,便會向對方的類型進行試探。比如傳統(tǒng)以男性受眾為主的動作、冒險類型片,其女性觀眾有所增長;傳統(tǒng)以女性受眾為主的驚悚、愛情類型片,其男性觀眾有所增長。
電影畢竟是一個娛樂消費產品,不能議題先行來引領創(chuàng)作。硬糖君此前討論過好萊塢電影全球票房的衰退,正是因為走入這樣的誤區(qū)。黑人主演的大片激發(fā)黑人等少數(shù)族裔的消費熱情,嘗到《黑豹》票房成功的甜頭之后,好萊塢便一頭扎進了政治正確的道路。而換湯不換藥的套路化模式,加速驅趕了全球觀眾離場。
面對女性導演與女性電影的崛起,戴錦華提出了一個警世的玻璃懸崖理論。玻璃懸崖理論是指當女性沖破玻璃天花板晉升高職位時,她們中的很多人發(fā)現(xiàn)自己正站在懸崖邊上。
戴錦華認為現(xiàn)在的電影市場也是如此,女性崛起的背后原因是電影工業(yè)的衰落。電影這艘大船快要沉了,男性紛紛棄船而逃,女性才有了入局救場的機會。
誠然,能看到女性電影崛起絕對是一件好事、幸事,但這背后隱藏的是行業(yè)性危機。電影市場不能長期依靠性別議題博關注,單一性別、單一圈層觀眾也沒法救活電影市場。
關注的重點還是應該回到內容本身,具體到每一個類型怎么去革新、怎么創(chuàng)造更多元的類型電影、讓不同屬性觀眾可以在一部電影里各得其所。比如去年的《周處除三害》和《九龍城寨之圍城》,通常認為動作片偏男性市場,但前者在貓眼的女性想看占比更高、女性評分占比44.3%。后者更是讓女觀眾嗑到飛起,創(chuàng)造了港片少見的長尾效應和造星效應。
這是個熱衷分類的時代,人們忙不迭地給自己冠以MBTI人格,又以打工人資本家、男性向女性向來標簽世界。但如果要給電影分類,我們希望它們仍然是動作片、愛情片、懸疑片、喜劇片,而非老登電影或小妞電影。怕就怕因為性別輿論甚囂塵上,讓男女觀眾各自錯失好電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