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陳中 ◎張延才 誰的青蔥不迷茫、不稚拙,又不鮮活、不燃燒?人生來去匆匆,陳集中學高中階段的歲月不是歌勝似歌,想想我都激動不已,正處知識大躍升、智慧大開悟時期,那種育腦、育心、育性的記憶必定令人清晰、喜悅而淚花肆意澎湃,如海潮長年撞擊山石,回響必然久遠于生命。 我不會忘記,高中階段學過笛子和口琴,都是私下里不為人知的行為。我還集過郵、剪過報,隨時間推移,郵品報本皆已遺失不知去向,甚為遺憾。無疑,我思維的活泛、精神的陡增,基本是在高中時期形成并固化下來的,對藝術諸如繪畫、音樂的喜愛同樣如此,只這兩項眼下仍停留于欣賞,這一生雖難圓夢卻永生癡情,才讓我至今老且年輕著,依然在散發(fā)出青蔥的味道。 一樣不可置疑,我的想象繁雜且多元,比如曾想畫人生長卷,像“清明上河圖”或繪畫本那樣,以畫的形式將生命歷程、主要時空流于筆端落于紙面,但依舊只會是空想,緣于根本不懂繪畫技藝。不管怎么說,自由想象總是可以做到,想得有多長遠和細致,根本不是什么難的事。 在我的想象畫卷上,我曾把所有的老師想成棋高一著的棋圣,無論學生怎么下,全在如來手心掌控著,他們不停捋須看你挪子,在暗中引導你學走步、識棋譜,悟性高的學生學得透又多,自然進步快,能量大,未來遠。而我那時一直懵懂不清,很難開智頓悟獲啟萌,這也是我給人“呆相” 印象的一個原因。 在想象的流動長卷上,我還把老師想成叢林里的每棵樹,他們拼命把我們往上頂,向上送,要我們盡快展綠葉、打骨朵、綻花蕾、飄馨香,希望我們這一生盡早櫛風沐雨、迎向陽光去翱翔,感受滋潤與溫暖中創(chuàng)造輝煌。 在我的“畫卷”上,老師早已畫好樂譜,他們教我們彈,他們不斷指點、我們不停地奏,老師和我們都變?yōu)榍傧疑祥W出的音符,飄逸靈美,悅耳動聽。老師教我們彈出了畫面,彈出了場景,彈出了故事,彈出了遠方,于是個個終于成為人物,與社會一道配合默契協(xié)調(diào),演出和諧,造出美妙。 我的“畫卷”必繪上這幾位老師,他們位置明顯,無可替代。數(shù)學老師李從范煙癮很大,大概除夜間睡覺不抽,一旦睜眼醒來就要點上一支,給我的最大印象是煙火不少次把批改的試卷、作業(yè)本燒個大洞,因工作過于投入而常不發(fā)覺。在李老師的教學引導下,我對數(shù)學的興致大為增加,對我可謂影響深遠,以至于日后做什么事都喜歡找規(guī)律,甚至有的硬要列出公式才肯罷休,不然難以釋懷。 還有我們高一年級四班班主任陳淮波老師,他背英語文章尤其厲害,帶我們朗讀,事實上他自己也背誦,而且口齒非常流利清晰。他教授記單詞的方法,連同他愛打籃球、絡腮胡子和戴高度近視的眼鏡一起讓我難忘。 高一年級我們班教語文的夏儒銘老師,在教“芮”字時留給我的印象極深,說可從兩個方面加強記憶,一是意思可理解為你們現(xiàn)在所處年齡,也就是草初生的樣子;二是關于讀音方面?!?/span>我給你們講個笑話聽,在一場演唱會上,主持人拿著話筒報節(jié)目:'下面有請臺灣歌手蘇內(nèi)上臺,為大家演唱一首好聽歌曲,讓我們用熱烈掌聲表示歡迎!’可全場觀眾你瞧我、我瞧你,不知道'蘇內(nèi)’這人是誰,隔兩秒后場下立刻爆發(fā)轟笑,弄得主持人很為尷尬,馬上向大家表達歉意。”這樣的教法,確實讓我記得深刻,到現(xiàn)在那堂課的氛圍,特別是老師的動作、語氣、表情包括長相,都還歷歷如昨。 這三位老師所教課目,我到現(xiàn)在仍十分喜歡,它們的敏覺度和實際發(fā)揮,一直給我?guī)砗艽笥绊?。當遇到工作或生活中的加減乘除時,基本能做到口算解決,速度快,方法多,讓同事和家人另眼相看。喜歡英語,對單詞、組合詞敏感,因而對編程感興趣,我獨立編出幾款中檔型應用軟件,如寫作產(chǎn)品等,那可是全英文詞的程序代碼,當然同時也是數(shù)學愛好的較好運用,軟件功能的核心就是運算公式,然后用代碼將各塊組合成結(jié)構(gòu)體系統(tǒng)有序執(zhí)行。至于語文方面,能有些今天的寫作能力,完全離不了字詞句段篇的理解跟表達,相信還會堅持發(fā)揮下去,盡量做出成果來,寄望賦予生命更多意義,亦不負所有老師的啟發(fā)和教誨。 陳集中學高中三年,季國兵老師也做過我的班主任,他原來不僅與我同在壽塘村,還是我大哥張延林的陳集高中同屆校友。季老師教我們生物,有一件事提起來我得一輩子感激他。我打小有個壞毛病,愛吃泥巴,那些下過雨又曬干的細堂灰我特別喜歡往嘴里塞,故意一手拎耳朵一手扇風,學馬戲團玩雜技那樣,慢慢吹出煙霧狀來逗人笑,但這只是場面上的,實質(zhì)原因就是吃泥惡習,每回咽進肚子里都有很多,平時偷著吃不知有多少。上學不愛說話愛單溜,一方面是性格孤僻,一方面就為在路上撿泥吃,從幼兒到高中前半段依然如此。后聽過季老師的生物課,講到生理,講到衛(wèi)生,講到很多這方面知識,我某日豁然警醒,于是不再貪吃泥巴,使得往后的身體不致虛弱,由少生病到基本健康。我從小吃細土,歪頭啃墻上黏土,連父母哥姐都沒嚇阻得了,就那樣被季老師講課給徹底扭轉(zhuǎn),讓我不得不深深記住他,他是給我生命帶來不小影響的一位老師。 教過我們的老師里,彭德山老師后來官至淮陰教育局副局長,杜鳳凱老師曾任淮陰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在校為老師后提拔調(diào)任官職的應該還有,只是我不了解更多情況。他們不僅桃李滿天下,也為官一任,造福四方,是學生心中永遠的楷模,榜樣的力量永遠無窮。 從陳集中學培育出去的能人很多,比如有不少在鄉(xiāng)鎮(zhèn)、在城里,還有回母校當老師的,像姜夢軍、侯冬梅、張麗琴、劉家寶、張揚等人皆如是,聽說張永勝還當上校長,更有張前忠當了另一所學校的書記,真為他們感到自豪,十分敬佩各位校友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他們都應在我的“長畫卷”上位置顯赫。劉家寶還是我三年高中周一上學周末放學,沿河陪伴走上幾公里的同伴。姜夢軍做過班長,畢業(yè)前與幾位同學一起在他家吃過飯,他與多位跟我談得來尤為要好的同學,都對我十二分關心,成為我長久回憶中的諸多閃光點。 我的“畫”上毋庸置疑該有陳集中學樣貌,雖然那些老式建筑早已不在,換成了現(xiàn)在的現(xiàn)當代樣態(tài),從教學樓到校舍,從老師到學生,從過時儀器到新式設備,從舊制度到新體制,幾乎全套換裝變樣,但不變的永遠是育人的校風校訓,像一根線牢牢系住,牽著爬坡過坎,始終深度影響到每位在校離校師生,引領學生向更高更強進取,向未來的棟梁之材邁步,彰顯并鑄就惟屬陳集中學的特色靈魂風景。另外,我不僅是從陳中走出來的學生,還因我大哥就在該校任職,現(xiàn)還居住在陳中校園里面,前年回老家,他帶我到校圖書館上下樓觀覽一番,讓我極為感嘆學校的美好變遷,教學硬軟資源已然十分富足,絕非我們當年條件可比。記得當時邊隨意翻看書籍,腦子里邊想到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的情形。廣泛閱讀對人一生的思想、情感、理論還有作為,所產(chǎn)生的變化或推動力十分巨大,書是人一輩子成長歷程中不可或缺、取之不竭的寶藏,知識是人心、人性、人為的壓艙石與擎天柱,也是發(fā)動機和能量池,積蓄發(fā)揮好了便可放出無限光芒,以至能夠挪移乾坤,就如偉人毛澤東那般。 少年不知愁滋味,憶往昔卻青蔥歲月愁,處全方位立體式向快要成熟期跨階段過渡,必然愁于對未來發(fā)展的不確定,不定型不定心,對人生去向廣泛感到迷惑。所謂塑型期,從身理到心理到志向莫不如此,而當心氣已定、喜好顯露,走進大學便不再疑惑愁苦,盡管按擬定目標往前沖,學現(xiàn)在的流行語,叫“什么也別說,干就完了”。確實,在陳集中學那些日子,學校用盡辦法加長我這把尺的刻度,用特有的容器鑄造出我今天的形狀,要感謝感恩是怎么都說不盡的。我們?nèi)缃衲隁q漸老,不會愁苦不再惑,對萬事趨于泰然,生活可以要多好有多好,生命要多美就可以多美。我常常在青蔥彈奏的回味中盡情享受,我驕傲我是陳中人。因近來??醇亦l(xiāng)淮陰文化人發(fā)的公眾號文章,尤有幾篇寫的就是我念高中時的陳集中學,不禁激發(fā)起我懷念母校之情,加上2015年國慶節(jié)同學聚會,那時即想動筆寫些文字下來,今終于如愿記之,甚為愉悅。相遇是緣,相識是分,人生緣分三年處,當永生不相忘?,F(xiàn)在,我甚為想念我在的母校南陳集中學時光。 2022年2月20日寫于家中 作者簡介:張延才,筆名蘇北、華園夢,祖籍江蘇淮安,現(xiàn)居江南句容。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一部,有多篇(首)詩歌、散文、隨筆、短篇小說發(fā)表于《中華文學》《漢江文藝》《金陵晚報》《鎮(zhèn)江日報》《江蘇警視》《執(zhí)手文學》《山東散文》《緣創(chuàng)》《緣酒文化》《江南文萃》《安陽文創(chuàng)》等紙媒,以及諸如網(wǎng)絡《詩歌周刊》、《淮陰語文》公眾號等多種電子刊,曾獲獎數(shù)次。有詩歌評論被騰訊新聞客戶端轉(zhuǎn)載,有自說自話的“閑譚”文三十余萬字,有散文、詩歌評論等錄用三種正規(guī)出版選本?!吨腥A文學》雜志簽約作者。文學觀:用黑冷的炭,燃出溫暖的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