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打人、推人、罵人,這些都屬于攻擊性行為,但是其中有兩種情況家長不需要太著急:
①因為孩子語言發(fā)展滯后,比如一些說話比較晚的小男孩,會用動手來表達行為意愿。
②孩子因為物權意識所引起的沖突,比如搶玩具、搶滑滑梯,這種對事不對人的行為叫做工具性攻擊。
以上這兩種在三歲前都屬于正常的幼兒行為,但是如果孩子過了三歲還總是動手打人,有時候還會毫無征兆地“攻擊”他人,那么像這種習慣性的攻擊,如果家長不及時引導的話就會成為孩子日后的“社交障礙”。
有一個媽媽在社交平臺求助,她家的孩子愛打人、總是動不動就上手,該講的道理也都給他講了很多遍,但是毫無用處。
但凡媽媽帶孩子在小區(qū)的游樂園玩耍,別的小朋友只要一看到他就跑開,壓根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孩子也因此有些悶悶不樂。這可怎么辦呢?可把媽媽愁壞了。
沒有哪個小朋友愿意和愛打人的孩子一起玩,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教育至關重要。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打了別的小朋友,一定要第一時間做這四件事情:
1、制止孩子的行為。家長需要立即抓住他的手并告訴他說:“不可以”。
2、家長向孩子詢問事情發(fā)生的起因和過程。但是不要用質(zhì)問的語氣說:“你干嘛要打人?”這樣只會嚇著孩子,導致他不愿意說實話,所以家長詢問的語氣一定要溫和。
有時候事情不是在家長眼皮子底下發(fā)生的,家長還可以聽聽對方小朋友是怎么說的,不能只聽信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
3、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比如對他說:“你是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嗎?那需要先征求對方小朋友的意見”。
大家都知道孩子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家長也別輕易地給他貼上一個標簽,比如說:“你怎么老打人啊,你這樣可沒有人愿意跟你一起玩了?!?/p>
家長這樣說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4、家長陪著孩子一起道歉。“小朋友對不起,剛才寶寶不小心打到你的手了,阿姨已經(jīng)和他說過這樣做不對。你的手這么樣?還痛不痛?。俊币欢ㄒ虮淮虻暮⒆颖硎厩敢夂完P心并取得對方的原諒。
等到回家之后,家長有必要和孩子進行一次角色扮演:可以在同樣的場景下讓孩子扮演被打的小朋友,然后問問他的感受和想法。這是為了讓他真實地體會到“被打”是什么感覺,從而學會換位思考。
不僅如此,這時候媽媽還可以給他提前設限也就是模擬場景,比如下一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他不可以再動手打人而是要好好和人商量。
事實上,愛打人的小朋友不是不知道“打人是不對的”,他們欠缺的是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力。所以除了品德教育外,家長還可以通過移情訓練、本體覺訓練、控制力訓練來教會他們正確的社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