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從生下來就是跟父母朝夕相處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父母做什么,孩子學什么,堪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模仿能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生活中父母的一些無意的舉動或不好的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作為父母,下面幾件事情一定要改了。
有的父母脾氣不好,在家經常吵架,大吵大鬧,摔東西,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學會了。甚至孩子會認為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是同樣大哭大鬧發(fā)脾氣。
還有一些父母對孩子也是脾氣極大的,動不動就破口大罵甚至是動手,這樣很容易嚇到孩子,孩子會變得膽小,有什么也不敢跟父母說,是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
作為父母,要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有什么問題要跟孩子好好交流溝通。跟其他人的相處也是一樣,吵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學會靜下心來處理事情。
如果真的是脾氣急,可以試著做一些修身養(yǎng)性的事情,比如:練書法、畫畫、養(yǎng)花等,試著慢慢改變自己。
生氣吵架不利于身體健康,而且很容易影響別人的情緒,甚至會讓人敬而遠之。
父母一定不希望有著同樣性格的孩子在學校在社會被別人孤立吧。所以,從小教會孩子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也學會如何正確的處理解決問題。
有的父母總覺得不占便宜好像就吃虧了,看到什么不要錢的都要,去超市能一路試吃過去,甚至夸張到打開包裝袋去試吃。
還有一些父母因為一點小小的利益,就跟別人爭吵動手,給孩子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殊不知,在中國有句老話叫“吃虧是福”。
做人要有格局,不要總是糾結那一點點小小的利益,給孩子也養(yǎng)成愛占小便宜的壞習慣,甚至是偷竊的行為。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萬不可把愛占小便宜當成勤儉節(jié)約的借口,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
該節(jié)儉時節(jié)儉,該大方時大方,才能在人際交往中讓人感到舒服。
不要愛占便宜,一毛不拔,結果往往會因小失大。
有一些父母,本身就是滿滿的負能量,做事情不努力,什么都干不好,每天只會責怪別人,抱怨不斷。
看不到一點這個世界的美好,滿心滿眼都是失敗與不滿,這樣不僅很容易影響他人,父母也是很容易把這個情緒傳遞給孩子的。會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天生就是灰暗的,孩子也會長期情緒不高,做什么事情都有氣無力的,甚至出現悲觀的態(tài)度。
作為父母,即使生活被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充斥著,也依然要保留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與心靈。
多提高自身的能力,就會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多出去走走見識外面的世界,會感受到人間的溫暖,世間的美好。
從自身做出一些改變,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要讓抱怨充斥了自己的整個生活。保持一份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并把這份生活的熱情傳遞給孩子。
很多父母都會在生活中給孩子各種各樣的承諾,比如:孩子哭鬧的時候說給孩子買什么玩具,孩子考了第一名帶孩子去哪里旅游。
但承諾之后能做到的父母則少之又少,很多都是父母當初為了哄孩子或激勵孩子的隨口一說,事后又會以各種自己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承諾是不需要負責任的,也慢慢學會張口就來。
作為父母,守信用是要教給孩子的必修課。對于孩子合理的要求,如果答應了就一定要兌現承諾。
對于不合理的,一開始就要講道理說明白,打消孩子的念頭而不是給孩子希望又不兌現。
要讓孩子明白說話做事都是要負責任的,做人必須講信用,不要亂承諾,答應別人的事情就必須努力做到。
雖然把孩子比作父母的作品是很不合理的,但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孩子又的的確確是父母的作品,同時也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一張白紙的孩子確實是父母教育出來的作品,父母平時什么樣,在孩子身上照的清清楚楚。
所以,作為父母,如果孩子身上出了問題,一定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也許自己無意中做的事說的話都早已成了孩子的“榜樣”。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