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確實,在孩子12歲之前,孩子的行為,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家長的文明程度。所以聰明的家長,會極力將自己的孩子培育成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孩子,無論是在家里、公眾場合,還是在學校里,都懂得尊重別人。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容易受到他人的夸獎,心胸變得開闊,在往后的生活中,能夠迅速的成長。而一個不懂禮貌的孩子,特別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分享,心胸更加狹窄,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夸贊。長大后,無論是在人際關系上還是在事業(yè)上,都容易受到阻礙。所以,父母應當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才能做到言傳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傳。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媽媽帶著六歲的兒子去參加酒席,然后,這個孩子一進來便坐上了長輩還未坐下的位置,酒席還未開始,孩子就先將桌上的飯菜嘗了個遍。旁邊的親戚都看不下去了,拿著零食去哄孩子,到其他地方去玩一會兒,但是這個孩子卻不聽話,哭鬧著就是要坐在那里。這位媽媽卻不高興了,站起來說:“我給份子錢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這回答真讓人大吃一驚,也令大家更生氣了。
在大庭廣眾之下,孩子如此不禮貌,作為母親的不去糾正,還去維護,這樣的父母本身就是不合格的。由此可見,作為父母,首先應該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是否符合道德的禮儀標準。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所以父母應該首先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有了這一心理暗示,那么家長在行為處事的時候就應該特別注意。比如帶孩子出行時,遇到熟人應主動去跟他人打招呼,并教育孩子要講禮貌,熱情地稱呼。
可以讓孩子與其他伙伴在接觸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交往,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合作。例如家長與孩子之間可以多多合作,一起打掃房間衛(wèi)生,買東西的時候讓孩子獨自拎東西,在公交車上遇到老人,婦女主動讓孩子讓座。
保持家中衛(wèi)生干凈,家里的擺設整齊有序,學校環(huán)境干凈衛(wèi)生,那么孩子就會形成要求自己講究干凈衛(wèi)生,保持秩序的習慣。同樣在公眾場合,母親以身作則,排隊等候,孩子在日后的環(huán)境下依然會堅持秩序,看見別人插隊,父母立即跟孩子講述排隊的重要性。此外隨時注意孩子的交友圈,孩子是否有說臟話、亂吐痰,不講文明的習慣,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可以耐心詢問孩子從哪里學來的,并以此為戒。
一定要讓孩子屬于一個積極的、樂觀的,正面向上的氛圍中。千萬不要將家庭內部的消極情緒傳遞給孩子,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偏激的想法,或者壓力。讓孩子始終感受到,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快樂的。這樣也是有助于孩子的自信心,此外父母應多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對于孩子的家長會,父母應該都去參加,盡量不要讓孩子感受到孤獨和其他同學的鄙視。
如果孩子在學校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家長一定要嚴肅處理,及時跟老師溝通。消除孩子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壓力,若是發(fā)生矛盾,一定要和同學達成和解,這樣孩子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況,或是對學校產生畏懼。
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切不可忽視,這不僅僅是本身的形象塑造,更是品質的培養(yǎng)。好的品質會得到更多人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