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要忽視筆記本與糾錯本
先說筆記本整理問題:
一、整理筆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使知識產(chǎn)生深刻有效的記憶,書寫是很有必要的。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特別是高中的同學們不要認為上課記筆記是浪費時間,其實這樣能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訓練書寫速度、學會條理清晰、整潔規(guī)范的表達思想,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因為考試最終是要學生去書寫)。長久堅持去記筆記就會產(chǎn)生整體效益,是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這也在很多考入大學的成功學生得到證實。有條理清晰地整理過程,也是內(nèi)化知識、克服難點,形成嚴密知識體系,提出問題的過程。而記筆記決不能是照抄老師講課的流水帳,課堂上草記要點,課后整理、歸納、吸收、消化,突出重點難點。這樣的學習才是有的放矢的高效的。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對過程思考,提出問題,探究事由的來龍去脈,練就對待事情認真、一絲不茍、嚴謹踏實的態(tài)度,也是養(yǎng)成教育和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二、整理筆記幫你備下第一手花錢買不到的復習材料
“最爛的筆頭也強于最好的記憶”,就是指人們要不斷地積存點什么,作為終生受益的精神財富,可見每天學習整理的必要性,它不僅幫自己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同時又有極強的針對性,因為所要記的一定是你認為的重點、難點、熱點、當今社會生活的焦點,非常適合于彌補自己相對的知識缺漏。只要能持之以恒,哪一學科都能形成較嚴密的知識網(wǎng)絡。人的記憶強調(diào)必要的適時的重復,在搞階段性復習或高三總復習時就會有綱可依,清心悅目省事得多。而買來的任何面向大眾的復習資料都遠遠不及自己的有針對性筆記的效果好,這一點那些高考中發(fā)揮好且取得成功的同學深有感觸。就像老師連續(xù)使用備課本,可以丟掉復習資料一樣。
三、整理筆記是師生交流的最佳途徑
筆記是反應學生心境的一個重要窗口。要求認真、細致、條理、清晰、規(guī)范;是扎實有效,還是涂草應付?從中都能體現(xiàn)出來。教師則必須要定期地批閱并給予相應的批語,以鼓勵為法寶,激發(fā)學生爭取做得更好;還應不時地指出個別人存在問題,糾正其不足。很多同學以日期(日記形式)來整理筆記,并寫出學習心得體會(學后札記),對教法、學法有所評述,教師閱來也深受啟發(fā)。
四、整理筆記有助于深入過程,重視細節(jié),把握語言的準確性
聽會、看會不等于知識就是自己,目的是要會應用,書寫的過程是將知識細化、條理的過程,消化理解知其所以然,就是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的。為什么有的學校、有的學科,題做得不少,時間用得很多,復習一遍又一遍最后卻總是考不好?關鍵是違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應循序漸進,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還須從學習認識問題的方法人手,從而“理”出思路、原理和過程。常記筆記就能克服“心知肚明難下筆”的局面,能言簡意賅地表述問題,從各視角準確地回答問題,杜絕一看就會,一做則必有漏、誤、失、繁、亂的現(xiàn)象。就不會在考試中因單位、量綱、比例關系、步驟不全而造成失分。
五、有助于學生修身養(yǎng)性,克服浮躁的情緒
很多同學學習憑一時的激情,一時熱火朝天,一時懈怠冷清。養(yǎng)成整理筆記的好習慣,不僅保存完整知識結構的素材,而且敦促自己平心靜氣地去思、學、問。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使人激奮,學生一旦嘗到整理筆記的甜頭,他的自學能力就會加強,研究問題的層次也會不斷地提高。由于整理筆記尊重了人的記憶規(guī)律,又使復習有據(jù)可依,當學生回頭看著最細、最全的一手材料時,很容易接受和消化,必然帶來好的學習效果。這樣實質上是每天“逼迫”自己形成扎實有效的知識記憶和理解,防止少數(shù)同學學習一日曝而十日寒的不良習慣。
六、整理筆記有助于對認知過程的方法培養(yǎng)
學習過程就是方法積累的過程,平時較多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從中分類、對比、歸納、分析、推理,就會提高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找到解答問題的小技巧、小規(guī)律、小經(jīng)驗。經(jīng)驗方法的積累是自學能力提高的前提,對比于填鴨式、滿堂灌的學習形式,就會反襯出自發(fā)整理筆記得到的是學法上的“漁”而非知識的“魚”,是一個人解析問題能力的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起來了,學習方法得當了,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析問題就能切人要害,又有思想上的激情、感悟和總結,就不愁學習效果會差。學習還不得法的學子們,請迅速促使自己建立起筆記本
再說糾錯本
使用“糾錯本”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這也是很多高考狀元的制勝法寶!
其實筆記本就含有糾錯功能,對貪多求快的同學、記憶力好,表達能力強的高手,使用糾錯本是符合學生特點的,相當于“簡化的筆記本”。
平時喜歡使用筆記本的同學,在高三后期也轉變?yōu)榧m錯本。糾錯本是學生期末復習的最佳資料,相當于“掌上電腦”。所以學生課后要對本課內(nèi)容理解不透徹的,掌握不牢固的;或者是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或頑固性錯誤;或是請教老師或是與同學討論等渠道解決掉的,要將其整理在糾錯本上。另外學生要將重要的知識點,易錯點,特別是通過老師同學點拔才理解的東西,重要的解題方法,規(guī)律性的東西,通過自己的體會都要記錄在糾錯本上,以便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了,也以便于老師隨便時抽查。
只有屬于你自己的錯題集才是最好的,因為每個人內(nèi)化知識的方式、思考問題的模式都是有差別的。錯題的產(chǎn)生,除了粗心以外,就是因為一些學生的思維結構與題目不相適應。糾錯的過程,應該是一種內(nèi)化知識點、將解題思路轉換成符合自己思維模式的過程,這樣,糾錯才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有些同學在整理糾錯過程中貪多求全、有錯必糾,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整理上,而考試前夕根本沒有精力去回顧這么多的知識點。“糾錯本”里應該是集結最不符合自己思維的易錯題,而且“糾錯本”的內(nèi)容必須隨著學習的深入不斷整理、篩選。
一、“糾錯本”的建立
首先是“糾錯本”的大小應該能裝進口袋,活頁最佳,方便考前分類復習。便于增加或縮減或次序調(diào)整。
其次是“糾錯本”的設計,要有自己的個性??梢?/span>將“糾錯本”的每一頁在寫之前對折分成兩部分(可按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分割的比例),一欄用作收集錯題,另一欄用作糾錯。錯題一欄中主要是用于記錄原錯題,可以將錯題抄一遍或剪下來貼在糾錯本上,并把原來錯誤的解法清晰地摘錄在錯題本上;糾錯一欄主要用于找錯、析錯、改錯和防錯(剖析錯解反思錯誤成因、分析解題思路、寫出正確解答、注明注意事項和相關題以便舉一反三),等等。用不同顏色注明為佳。錯題與題之間最好不要太擁擠,方便今后在閱讀過程中加入注釋、反思或是心得等。高手要使用簡化的“糾錯本”:問題式或濃縮歸納、對比分散。
二、“糾錯本”的管理
要放手讓學生去體驗、感悟、探究、發(fā)現(xiàn)。絕對不能由教師全包或是代勞,教師平時分析錯題,只要有意識地把糾錯評議引向深處即可,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又能引導學生走出固有的認知“迷宮”。
每天記入糾錯本的可以是練習或試卷中的錯題、“潛錯題”(結果沒有錯,但在做題過程中有點猶豫、有點遲疑、有點拿不準備的題目)、好題(平時要注意好題的積累)、有多種解法題的題目,或是一時想不到更好方法的題目。
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錯題,一定要在當天寫進“糾錯本”,一耽擱下來,十有八九就會忘記,那這個漏洞就又消失于汪洋題海。但如果過分糾錯又不注意方法,只會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因此在錯題進入“糾錯本”后,如何糾錯就成為建立“糾錯本”的關鍵。不能讓學生把建立糾借本的過程簡單地認為是訂正的過程,要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反思錯誤成因、去體驗糾錯過程,從中發(fā)現(xiàn)知識的漏洞或是解題思路不當?shù)葐栴}。最終達到消滅每一次錯誤!
教師進行解題評析時,會鼓勵學生暴露錯誤思維,注重引導學生參與評析的過程。另外也激勵學生在課外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善于借鑒同伴方法的良好品質。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體驗到自己的糾錯本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糾錯,如解題的切入口、思路的突破方法、解題的技巧、規(guī)范的步驟及小結等。
教師提醒學生在糾錯欄中添加注釋:分析自己在解題時的思維過程和思維障礙產(chǎn)生的原因及根源;用紅筆注明錯誤的歸類—知識遺漏、思維定勢、審題不清、答題不規(guī)范還是心態(tài)問題。我喜歡使用口訣幫助學生糾錯。
三、“糾錯本”的使用
1.不同類型錯誤的不同糾錯方法
知識疏漏造成的錯誤,要針對錯誤找到相應的知識要點寫進糾錯一欄中,要注明錯誤的原因:是由于“遺忘”還是“知識結構不完整”。這樣在管理糾錯本時可以更直觀些,而且能引起重視,以免下次再次發(fā)生類似的錯誤。
2.經(jīng)常閱讀,學會在糾錯本中“淘金”
“糾錯本”的建立是基礎,但正確運用好“糾錯本”,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空閑時間或準備下一次考試時,學生要經(jīng)常拿出“糾錯本”瀏覽一下,折去糾錯一欄,對著錯題欄再做一遍,這樣就會使“糾錯本”真正發(fā)揮出其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類題型時,會立刻回想起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從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題不能錯兩次,同一類題目不能錯兩次,這樣還真正給自己減負—減少復習錯誤的機率也就減少了錯題進本的麻煩。時間一長,如果是活頁的,可以讓學生大膽地抽去已經(jīng)很有把握的部分,這樣“糾錯本”就會不斷地變薄。當然不是活頁的也可以在紙的邊角上做上記號或是直接劃去完全弄懂了的題目,也會一樣變“薄”。這樣經(jīng)常溫故知錯、持之以恒,學生的成績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3.相互切磋,從同伴那里吸取教訓
由于每位學生的基礎不同,因此所建立的“糾錯本”也不同。同學課外要多多交流和切磋,從別的同學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fā),以此可以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從而提高解題的準確性。通過交流和切磋,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也可以互相提醒、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那么我提出的“五個一工程”就有了一個可操作的過程。即:寫好每一個字、說好每有一句話、消滅每一次錯誤、每周一次檢查一次筆記本、每周找老師說一次話。
應該說我在以前對學生的筆記本和糾錯本檢查落實不夠,這是停留在“說”上、做的力度不夠。我會很好的加以改進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