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此文純屬對諸子之文零散的介紹,不成系統(tǒng)且不說,也難成篇章,但我向來閑不得,將心中偶得匆忙打字發(fā)出,心中方才無文字郁結(jié)。故此,姑且將這段文字稱為諸子散論吧。
先談《論語》。
論語是一部記敘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
所謂《論語》,“論”即論次編纂,語指孔子及其弟子言語。今本《論語》共20篇,約成書于戰(zhàn)國初年,書中有孔子一至三傳弟子筆墨。
《論語》中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與“禮”。
簡言之,“仁”即“愛人”,即對人尊重有同情心,“禮”之根本為尊卑、貴賤、長幼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仁”是目的,“禮”是手段,即“克己復(fù)禮”,便可“天下歸仁”,也就是每個人如果都可以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這樣,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德了。
可惜,在禮崩樂壞的春秋亂世,孔子的德治主義只能到處碰壁。
《論語》的文學(xué)價值很高,綜述特點可以為三。
一、言簡意賅,意蘊雋永。如“朝聞道,夕可死矣”,“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讀其語,思其人,一定是雍容和雅的宗師模樣。
二、對話中展現(xiàn)人物性格。如《先進.侍坐》中,孔子聽弟子各言其志,言談雖短,但子路的直率、冉有的謙恭、公西華的長于辭令都躍然紙上。而曾皙“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钡拿枥L,可推其定為瀟灑倜儻之士。
三、記言淺顯,全用口語。孔子特重文采,故其文又力求加工潤色之上的自然。
后世以“以語錄為文”者實難企及《論語》,如《二程語錄》,《朱子語類》等。但近代亦有數(shù)位偉人勇氣可嘉,較偏好自編語錄以供他人學(xué)習(xí),發(fā)行過億冊,其文驚天地泣鬼神,其人亦可與天地“不朽”。
讀孔子的《詩經(jīng)》、《春秋》、《論語》,使人不得不對這位文圣產(chǎn)生敬慕之情,眼前亦會浮現(xiàn)一位面目清癯,和藹可親,儒雅睿智的學(xué)者。
究其身世,其竟為72歲的魯陬邑大夫叔梁紇與18歲的魯女顏征私生之子,其父時以力拔千鈞的勇力而聞名。
傳孔子身高1.83,時稱“長人”,且強健善射,武藝高強,應(yīng)屬可信,試想孔子當(dāng)年帶著眾弟子周游列國的時候,世道是何等的混亂?如果功夫不夠好,豈不是早讓人給滅了?
下面來談《墨子》。
《漢書.藝文志》著錄《墨子》71篇,今存53篇,乃墨子弟子及后學(xué)匯編而成。
書中《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jié)用》、《節(jié)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十篇被成為“墨子十誡”,即是墨學(xué)綱要。
《墨子》主要思想即:兼愛、非攻。何為兼愛?類似于博愛,也就是不分等級,不分遠近,不分親疏地愛天下所有的人。何為非攻?就是反對侵略戰(zhàn)爭,堅持自衛(wèi)的正義戰(zhàn)爭。
兼愛、非攻相輔相成,只有兼愛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證兼愛。
《墨子》一書最大的特點是尚實尚質(zhì),言之無文。再者則是講究邏輯,明辨是非。
《墨子》在文體因革方面,承前啟后,呈由對話體向?qū)U擉w過渡的趨勢,其文多有標題,且有中心論題、布局章法,頗有自覺為文的傾向。
如其《兼愛》篇首起: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dāng)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論述由此展開。
曾常驚異,那力主攻伐的法家代表韓非為何欽佩力主非攻的墨子,今方知其中緣由。韓非尚實尚質(zhì)如墨翟,講究邏輯如墨翟。
為何?韓非貌寢口訥的緣故吧。
最后來談《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在秦之名相呂不韋的主持下,有其門客集體撰著而成,其今本編次為“十二紀”、“八覽”、“六論”,總計一百六十篇。
《呂氏春秋》體制宏大新穎,文風(fēng)平實似荀子,構(gòu)思周密,結(jié)構(gòu)巧妙,頗具學(xué)者風(fēng)范,難怪呂不韋曾自炫,若可改一字者則賞千金。
其文內(nèi)容雖側(cè)重儒道兩家,但因其作者并非一人,因此內(nèi)容較雜,故被稱為雜家之作。
最為難得且使人迷惑的是,文中竟有多處批駁君主之作,如:“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萬民之主,不阿一人?!薄皥?、舜,賢主也,皆以賢者為后,不肯與其子孫,猶若立官必使之方。今人世之主,皆欲世勿失矣,而與其子孫立官不能使之方,以私欲亂之也。何哉?其所欲者之遠,而所知者之近也?!?/p>
呂不韋貴為秦相,怎敢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坑泻笕搜?,呂不韋欲借此書大造輿論以制嬴政,應(yīng)屬可信。
當(dāng)時呂不韋權(quán)傾天下,且于太后共枕,傳嬴政亦是其骨肉,怎能不使他野心勃勃?
可惜嬴政時已年富力強,且當(dāng)時并無DNA親子鑒定技術(shù),否則呂不韋的命運可能改寫,終究不會落個被迫自殺的結(jié)局。
尊敬的讀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