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是誰的后代在歷史上一直沒有定論,甚至連他的名字是“嬰”還是“子嬰”都無法確定。之所以出現(xiàn)這個局面,是因為關(guān)于子嬰的史料記載很少,只集中出現(xiàn)在《史記》中。這邊有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史記》的說法是否可信;二是《史記》原文是沒有斷句的,不同的斷句就有了不同的解讀;三是《史記》的史料來源復(fù)雜,不同篇章對子嬰身份記載不同。下面介紹下對子嬰身份的三種推測。
子嬰是胡亥兄長的兒子,這種說法流傳最廣,但也是可信度最低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中說“二世之兄子公子嬰”,意思很明顯,子嬰或者公子嬰是秦二世的兄長之子。有些人進一步發(fā)揮,說這個“兄”便是扶蘇。后世的著作大多照搬了這個說法,所以流傳最廣。之所以說這個說法最不可信,一是年齡對不上,二是與史料不符。
子嬰的身份雖然不明,但有一點首先可以肯定,他年紀(jì)不小,肯定比秦二世大,并且還有兩個可以與之商議要事的成年兒子。在《秦始皇本紀(jì)》里就描寫了子嬰與兩個兒子謀劃誅殺趙高的場景。所以按照秦人15-20歲有后代來計算,子嬰至少也該30歲了,那他的父親得有45歲。然而秦始皇即使活到了這一年,也只有53歲,顯然不可能有這么大的兒子,子嬰更不可能是他的孫子。
第二,胡亥繼位后,對能威脅到他皇位的兄弟姐妹大肆屠戮,不可能還留著子嬰這個侄子。而且看相關(guān)記載,子嬰還勸說過胡亥不要
所以,子嬰必然不是胡亥的侄子。
子嬰是胡亥的親兄弟或者堂兄弟,這個說法是目前接受度最高的。說法來源是《史記·六國年表》里的記載:“高立二世兄子嬰。子嬰立,剌殺高”。這里明確是叫子嬰,不是“嬰”,而且是秦二世的“兄”。
上面就提到,子嬰和胡亥的關(guān)系不近也不遠,親兄弟是不可能的。所以很有可能是他的堂兄。
各種史料記載秦始皇只有一個弟弟成蛟(另外還有兩個“假”弟弟都死了),只是后來叛降趙國了。成蛟當(dāng)時已成年,完全有可能已在秦國留下了子嗣。秦始皇礙于親情沒有為難與他,胡亥認(rèn)為他沒有威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子嬰是成蛟之子在情理上說得通,年齡上也能接受。成蛟比秦始皇小不了幾歲,胡亥又是秦始皇諸子中比較年輕的,因此子嬰比胡亥大是可以接受的。
故子嬰是胡亥堂兄的說法最合理。
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即胡亥的叔叔。這個說法來源于《史記·李斯列傳》:“乃召始皇之弟,授之璽”。
可上面就在說秦始皇只有成蛟一個弟弟,所以有兩種可能,一是秦始皇不止這一個弟弟,二是堂弟。如果是親弟還好,若是堂弟的話可就熱鬧了,因為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叔伯,堂弟的數(shù)量肯定不在少數(shù)。
還有一種說法《李斯列傳》還有一個版本,這一段說的是“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璽”,即可以說秦始皇的弟弟叫子嬰,也可以說是秦始皇弟弟的兒子叫嬰。如果采用后面這種斷句,就和前面的”堂兄“說對上了。
就個人而言,這句話理解為秦始皇的弟弟更準(zhǔn),一是子嬰作為名字出現(xiàn)的頻率更高,而不是單字嬰,這樣的話支持第一種斷句。二是將“弟子”理解為弟弟之子不合古人習(xí)慣,如果他是成蛟或者其他弟弟之子,完全可以直接說出來,而不用這么繞。三是子嬰明顯威望很高,他能制住秦二世都管不了的趙高,如果他是罪人之子,按理說不會有這么大的能量。
子嬰是秦始皇的另一個弟弟,也很合情合理。
以上就是三種最流行的說法了,相比而言,子嬰是胡亥的堂兄或叔父的說法最合理,但缺少切實的證據(jù),需待挖掘出更多的實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