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愛是一個動詞,需要表達,不要覺得,我們里愛著孩子,孩子就一定能感覺到。
作者:夏瑞雪(爸媽進化論主筆)
近期的《爸爸去哪兒6》中,陳小春對著兒子jasper發(fā)火,還一腳踢翻了jasper端來的早餐,結(jié)果卻收獲了眾多網(wǎng)友的稱贊。
原來,jasper早上拿早飯前做了一項任務(wù):將籮筐當中的花生米全都放到旁邊的缸里面。而爸爸們,在一旁悄悄的觀察。
任務(wù)結(jié)束后,陳小春詢問兒子早上干什么去了?jasper出于某種原因沒有實話實說。陳小春再三提示花生米,而jasper還是堅持拿早餐。
因為兒子撒謊,陳小春大發(fā)雷霆,一腳踹翻了孩子帶回來的早餐,氣氛緊張到連工作人員都不敢上前。
而他接下來卻耐心地給孩子講解說謊的壞處,在得到孩子的不再說謊的保證后,立馬給孩子了一個大大的擁抱。滿滿的愛意在父子間流動,感動了眾多的網(wǎng)友。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犯錯,父母因此生氣、有情緒也很正常。
但一定不能忽視,一個孩子愿意改正錯誤,絕對不是應(yīng)為愛了很疼的打,而是感受到了很深的愛。
無論怎么教育犯錯的孩子,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我們的愛。
01
進化媽
多少父母借著教育孩子在發(fā)泄情緒
班里有個叫小凱的孩子,因為偷拿別的同學的東西,被告到了老師那里。費了好大的勁兒,家長才愿意抽時間來學校一趟。
結(jié)果進門后,二話不說,當著所有人的面對著孩子就是一耳光。
一邊打還一邊罵:“我送你來學校是為了啥?家里是少你吃還是少你穿了?你爸一天在外面累死累活的都是為了誰?”
小凱卻梗著脖子紅著眼睛說:“來呀,有本事你打死我算了!”說著父子倆又扭打在了一起。旁邊的人都被驚呆了。
小凱說:“我最恨的就是我爸,他一也不愛我”。
本來請家長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而小凱的爸爸卻用暴力來宣泄自己情緒。問題沒有被解決,事情也變得更糟。
很多父母因為受了委屈,沒地方發(fā)泄,所以孩子犯了錯誤,就假借教育孩子的名義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
孩子成了無辜的出氣筒,這就是典型的踢貓效應(yīng),對弱于自己或者等級低于自己的對象發(fā)泄不滿情緒,而產(chǎn)生的連鎖反應(yīng)。
我們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到底是在教育孩子,還是在發(fā)泄情緒。
為人父母最大的惡,就是拿孩子撒氣。
02
進化媽
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表姐的女兒送到了離家很遠的蒙特梭利幼兒園,放著離家近又便宜的公立幼兒園不上,大家都很不解。
后來表姐給我講了一件事情。一般的幼兒園給孩子使用的都是不銹鋼或者樹脂的杯子,因為怕孩子把杯子摔碎。
蒙特梭利幼兒園卻給孩子使用的是玻璃杯和其他的玻璃制品。
孩子摔壞杯子,老師不會批評指責。而是帶著孩子一起小心地清理地上的碎片,教孩子如何清理不會傷害到自己。然后和孩子討論如何才能降低打碎杯子的可能性。
與其不讓孩子和玻璃制品接觸,不如引導(dǎo)孩子如何使用它。
為人父母,我們不可能防止孩子犯錯誤,而是要真正教會孩子做錯了以后怎么辦?怎樣能減少或者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fā)生?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提出這樣的觀點:“犯錯是學習最好的時機”。
真正的教育不是讓孩子避免犯錯,而是讓他學會糾錯;不是讓他畏懼犯錯;而是做錯后有所成長。
03
進化媽
要傳遞愛的信息
侄子小鳴,上五年級。有一天放學后,快九點都沒有到家。全家人都急瘋了,平時收拾的干凈利落的媽媽,披散著頭發(fā),眼線暈花了眼角。
將近快10點的時候,他才晃晃悠悠地推開家門,說和同學出去玩,忘記了時間,所以回來晚了。
姑姑沖上去當著所有人的面,對著孩子的屁股就是兩巴掌,邊打還邊喊:“你怎么這么不懂事!你也不看看現(xiàn)在幾點了!全家人滿世界的找你!就差報警了!”
孩子更委屈:“我不就和同學玩一會嗎,你至于嗎?不但打我,我還當著這么多人的面”。
這一幕其實挺常見的,家長因為著急擔憂而教訓孩子。而孩子沒有感受到家長為自己擔憂,只感受到了滿滿的怒氣和對自己的不滿。
因為孩子在被教育的過程中并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傳遞愛的信息。
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獲取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換句話說,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事是:我是被父母愛著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一個孩子愿意改正錯誤,絕對不是應(yīng)為愛了很疼的打,而是感受到了很深的愛。
因為我是值得被愛的,我是可愛的,所以我要改正錯誤,變的更好。
04
進化媽
聰明的家長
如何在犯錯的時候教育孩子?
我們自身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們不能苛求孩子完美。對于孩子來說,犯錯正常的。重要的不是如何懲罰,而是如何在錯誤中引導(dǎo)孩子。聰明的家長可以這樣做:
1、不要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教育孩子
人在憤怒的時候智商為零,在急躁的時候動作會變形。
大姑說她有一件悔恨終身的事情。她女兒7歲的時候,有一天偷偷的拿了她的錢。
被她發(fā)現(xiàn)后,女兒還一直在解釋。她氣急了,上去就給了女兒一個耳光。女兒害怕的躲了一下,結(jié)果狠狠的打在了女兒的右耳上。
結(jié)果孩子的右耳穿孔,影響到了聽力。
后來她才了解到,孩子是因為想給她買個生日禮物,錢不夠,所以偷偷的拿了她的錢。而她不能釋懷的是,自己那天不好的情緒很大一部分來自早晨領(lǐng)導(dǎo)對自己工作不滿的批評。
我們一時情緒的發(fā)泄,卻可能給孩子造成一生的傷痛。
情緒激動的時候我們往往面目猙獰,卻以為自己滿心是愛。不要在生氣的時候做判斷,不要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教育孩子。
2、不要老想贏了孩子
很多父母潛意識里總覺得自己比孩子強,總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等等。如果孩子不聽話,就要竭盡全力”打敗“孩子。享受贏的快感。
前段時間被網(wǎng)友罵上熱搜的楊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始終都在贏了兒子。
在選房子的過程中,楊爍想選1號,楊雨辰想選5號,因為5號是自己的幸運數(shù)字。
結(jié)果沒想到,5號在好遠的地方。楊爍問兒子:“還幸運數(shù)字,下次讓你選還選5不?”
楊爍的潛臺詞是:你錯了吧,還是我正確吧,讓你不聽我的話。
兒子超級委屈:不許了,選1。
結(jié)果楊爍又補了一刀:“下次,1在最遠”??偸蔷褪遣荒茏屇阙A。
“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zhàn)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 ,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并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而這時候父母表現(xiàn)出一副贏家的姿態(tài),來打擊和懲罰孩子,又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一直想贏了孩子的父母,到最后都輸了。
3、給孩子一個擁抱
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都要給孩子一個擁抱。
同事小劉的寶寶3歲,有一天下班回家很累,看到打翻的花盆和灑在地毯上的泥土,她忍不住大聲地吼了寶寶一頓。
孩子小嘴一撇,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
結(jié)果邊哭還邊伸出小手,要媽媽抱。弄的小劉,哭笑不得。后來,和其他的媽媽一交流,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有類似的情況。
孩子在犯錯后,內(nèi)心是很恐懼的,特別是被父母批評的時候,非常害怕父母不愛自己了。
孩子需要,家長來抱抱他,親親他,通過肢體語言來告訴自己,爸爸媽媽是愛我的。
愛是一個動詞,需要表達。不要覺得,我們里愛著孩子,孩子就一定能感覺到。
我們需要通過身體上的動作,積極向孩子表達: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錯誤,我們對你的愛都不會變。
每一個我們都曾是小小孩,想努力做好但卻總是犯錯,畏懼批評但又渴望爸爸媽媽的愛。
如今我們也擁有了自己的小小孩,卻常常忘了他就是小時候的自己。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不斷地試錯。
請和孩子一起努力,用愛讓錯誤開出美麗的花朵。
作者簡介:夏瑞雪,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90后寶媽,初中語文老師,熱愛孩子,熱愛寫作,在字里行間尋找更好的自己;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quán)歸富書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