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好好和孩子說話吧,良好的親子溝通,是需要刻意練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傷到孩子,沒關(guān)系,道完歉下次繼續(xù);會有挫敗,會有沒做好的自責,但是痛苦的成長,都是值得的,好的模式會越練越熟。
作者:木木(爸媽進化論主筆)
前段時間,葉一茜在微博吐槽,說女兒森碟把天聊死了。
葉一茜想問女兒看完《哪吒》的感受,但滿屏幕都透露著女兒的拒絕。
有網(wǎng)友評論說:“你這一問一答的還算客氣的。我家13歲的兒子問N 句才答一句。
孩子小的時候,很喜歡拉著父母說話。
不知從何時開始,中年老母親再去翻看孩子的朋友圈,卻發(fā)現(xiàn)孩子已將父母屏蔽。
孩子為什么越長大,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呢?
家長日積月累的負面溝通模式,在不斷的否定,批判中,冷了孩子的心。
心理學家說,中國父母最缺的,就是和孩子說廢話的能力。
這個能力,指的就是日常溝通中,家長關(guān)注孩子感受,和孩子把天兒聊舒服的能力。
仔細揣摩葉一茜和女兒的溝通模式,會發(fā)現(xiàn)她像一個考官一樣,不停的拋給女兒問答題和選擇題。
媽媽的聊天開啟模式,已經(jīng)預(yù)示著母女關(guān)系的走向。
好好說話,其實不是用詞那么簡單。
01
進化媽
溝通的小船
是怎么說翻就翻的
親子交流困難的家庭,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一幕:孩子一開口,就被大人粗魯?shù)姆穸ā?/span>
我:數(shù)學老師太煩人了!
媽:別的同學咋不說老師煩?好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爸,你就不能說話態(tài)度好點兒嗎?
爸:在家對你和顏悅色,出去了誰慣著你?
日久生厭,大人再想聽孩子說時,孩子開始變得沉默寡言。
孩子是會總結(jié)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神奇物種。
應(yīng)付完學業(yè)壓力的孩子,已經(jīng)很心累了,相處中只求彼此舒服放松。
如果遇見說話都要費心勞力的爸媽,敞開心扉的結(jié)果反而是說的多,錯的多。
與其在時間和情緒上和父母內(nèi)耗,徒增心理陰影面積,不如躲回自己的世界,落得清靜。
沉默有的時候,是孩子保存自己心理能量的最后一道防線。
02
進化媽
驕傲的父母
都是愛講道理的大怪獸
之前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離異母親宋倩上了熱搜,很多網(wǎng)友在宋倩身上看到了自己母親的影子。
宋倩本來好心,邀請女兒一起看電影放松。
提議買票后,女兒在已經(jīng)看過一遍的情況下,為了不掃媽媽的好心情,欣然答應(yīng)一同前往。
但在影院,當宋倩得知女兒已經(jīng)看過這部電影,向女兒怒吼道:
“你要是告訴我你已經(jīng)看過一遍了,何必跑這兒來浪費時間,一個電影看兩遍,閑的呀!這有意義嗎?”
女兒說:“讓你高興不是意義嗎?”
宋倩怒吼道:“我不用!”
宋倩把女兒的好意,斥責為浪費時間。
這種否定孩子感受的溝通方式,是家長控制欲在溝通方面的體現(xiàn)。
這種控制欲來源于家長覺得自己是對的,不僅如此,還要用自己的感受,霸道代替孩子的感受。
是什么讓家長在溝通中,存在著“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的氣場呢?答案是:做家長的驕傲。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在孩子面前的身高可謂是巨人,很多家長并沒有養(yǎng)成蹲下來,平視孩子眼睛說話的習慣。
這種居高臨下的肢體語言內(nèi)化于心,家長就忘記了,要以平等的,謙卑的姿態(tài),彎下腰去傾聽孩子。
飽滿的麥穗會低下頭,智慧的爸媽會彎下腰。彎腰就是,在溝通中,不以過來人的姿態(tài),隨意論斷孩子的感受。
著名心理學家李松蔚老師分享過和女兒說的一段話。
女兒7歲學游泳時,非常害怕水,怎么也學不會,越急越怕。
李松蔚老師并沒有站在大人的角度,扔給女兒一句:“這有什么好怕的?膽小鬼!”
而是以小孩子的心態(tài),體諒女兒的緊張情緒,告訴女兒:
“每個人學游泳都要害怕100次,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害怕十幾次了,再害怕80多次就能學會了?!?/span>
女兒瞬間意識到,哦,原來爸爸也會害怕,我這么害怕很正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父親的一席話,讓女兒有了被理解和支持的感覺。
情緒好了,心態(tài)正了,熟能生巧的事,交給時間。
現(xiàn)在,李老師的女兒能像小海豚一樣,在水中自由自在,愉快地玩耍了。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指出:家長錯誤的溝通方式之一:不懂共情,忽略感受。
我有一閨蜜,在公司是八面玲瓏的人際高手,深諳各種問題的解決之道,最近卻因為自己和女兒溝通方面的拙劣,感到很挫敗。
因為在公司高效慣了,出現(xiàn)任何問題,閨蜜的第一思路是,尋找解決方案。
這也養(yǎng)成了她習慣給別人提建議的溝通習慣。
但是親子關(guān)系卻不是一個處處需要講理的地方。
有一次女兒考試成績出來,情緒不好,悶坐在書房。
她一上去就拿著女兒的試卷,分析哪些錯誤應(yīng)該避免。
等她滿有成就地做完任務(wù)拆解,卻發(fā)現(xiàn)女兒埋著的臉上,掛著淚珠。
這時她才意識到,剛才的分析,女兒完全沒有聽進去。
被沒考好的失望情緒包裹著,女兒已經(jīng)很難受了,在母親一番方法論轟炸后,女兒沒心思去想錯題是什么原因,卻明白了,在媽媽眼里,考試成績,比孩子更重要。
閨蜜就像很多父母一樣,只看到問題,看到分數(shù)不如意,看不見孩子的委屈、不安,急于批評、糾正,讓孩子感到很受傷。
武志紅曾說,能被父母看見的孩子,有多幸運。
這個幸運,指的就是溝通中,父母看到了孩子背后的情緒。
而中國父母往往傾向在發(fā)生問題時,給孩子塞一通,連自己生活都指導(dǎo)不了的大道理。
在他們心中,把事情做對,比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更重要。
在一檔談話節(jié)目中,男嘉賓天天,希望在節(jié)目中打開和母親多年的心結(jié)。
天天試圖通過“北漂”的例子,告訴媽媽,“北漂”失敗了,還可以回家。
而自己身為北京人,因為家庭的壓抑和控制,失敗了連家都回不去。
這種有家卻不愿回的孤獨,旁人看了,都覺得辛酸。
但是,媽媽卻又回到了說教的制高點,把兒子的脆弱說成心智不成熟。
這無異于兒子把傷口揭開給母親看了,母親卻拿錐子往兒子心口,劃拉肉,刀口疼的直流血。
兒子想讓母親看見,自己渴望回家的期待。
母親這時開始分析起來,為什么“北漂”一族比北京孩子更有出息,因為他們更能吃苦。
我就問天天媽媽,這個世界上,能給孩子講道理的人很多,可以是老師,可以是百度,但能給孩子母愛的,有幾個?
為什么本該來自母親獨有的溫柔,寬容,慈愛,在有母親那里如此吝嗇?生怕給多了。
雖然不能責備母親太多,畢竟那個年代的父母,大多習慣忽略自己的感受,更別提正視孩子的心靈要求了。
但是,孩子有情緒,又期待父母能理解自己,這是真真切切的需求。
這種期待被父母看見自己情緒的需求,不亞于想要一個玩具,想吃一頓大餐。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是期待父母來滿足的。
孩子在乎的是,父母是否在乎自己的感受。
在反復(fù)溝通無望的疲憊中,兒子嘆出一句:“算了?!逼鹕黼x席,再沒回到演播室。
母子沒有必要非變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如此擰巴的母子對話,扭曲的實際上是兒子心理的安全感。
這種成長中理解的缺失,嚴重到,兒子必須給家里裝攝像頭,了解隨時闖進自己家的爸媽都做了什么,才能安心。
就是這樣一件件小事,在孩子和父母之間壘起高墻。
當你有一天終于發(fā)現(xiàn)這份存在多年的隔閡,想要修復(fù)的時候 ,成長無法重來,孩子也不需要你了。
03
進化媽
那些堅持好好說話的父母
最后都怎么樣了
愿意無條件接納孩子,和孩子共情的父母,最后都和孩子擁有了融洽的親子關(guān)系,自己也在這種和諧的家庭氛圍中,被幸福滋養(yǎng)。
霍思燕經(jīng)常被兒子嗯哼寵成“女朋友”。
當給媽媽脫下襪子時,嗯哼摸著霍思燕腳上的疤痕,問霍思燕痛嗎?
這款暖心寶寶是在哪充話費送的?給我來一打好嗎!
回顧霍思燕和兒子的相處,會發(fā)現(xiàn)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的媽媽,功夫都藏在她對兒子的說話方式中。
在一次節(jié)目中,嗯哼不小心踩到釘子后,嚎啕大哭,并憤怒地將釘子扔向遠方。
霍思燕沒有在兒子已經(jīng)很痛的情況下,埋怨他說:“你怎么那么不小心?!?/span>
而是檢查完腳發(fā)現(xiàn)不是很嚴重后,溫柔地把兒子摟在懷里,安慰道:“太尖了,踩上肯定會疼的?!?/span>
“踩上肯定會疼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被母親心疼的幸福感,已經(jīng)通過話語,治愈了孩子一半的腳傷。
嗯哼就是在這種同理心的澆灌和接納下,被媽媽養(yǎng)成了暖男,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珍貴的回憶。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最討厭父母對你說的哪句話?
點贊最高的一條是:你這種性格將來在社會上肯定吃虧。
有人說,你的氣質(zhì)里藏著你讀過的書,同樣,你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鋪著他未來的路。
給孩子說這種話的爸媽是否仔細想過,孩子的性格不一定會吃虧。
但是這種對孩子否定,瞧不上的心態(tài),孩子因此而來的自卑,形成的討好型人格,拜爸媽所賜,還真會以后在社會上吃虧。
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溝通方式,孩子的說話習慣也會打上家庭的烙印。
當孩子因為不會說話,招人嫌棄的時候,無論工作還是婚戀,人際關(guān)系必然受到影響。
慢慢等孩子長大了,變的宅了,不愿意找對象了,父母又開始責備孩子三十而不立。
殊不知,孩子對人際關(guān)系的恐懼,在溝通方面的拙劣,都是父母從小積累的溝通模式,埋下的種子。
04
進化媽
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在一個視頻中,面對生氣的女兒,父親蹲下來,溫柔地注視著女兒的眼睛說道:
“你可以生氣,可以生媽媽的氣,可以生我的氣,可以生妹妹的氣。但是不要讓這種心情支配你太久,因為時間太久的話就會出問題。
你要接受它,你要尊重它,慢慢放下它,克服它。如果不能,你的世界依舊一片光明,我們?nèi)匀粣勰恪?span style="font-size: 15px;letter-spacing: 0.5px;">”
教科書級別的溝通,包含了以下幾步:
1、承認并接納孩子的感受。
2、 理解家長和孩子屬于不同個體,不用家長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
3、感受沒有對錯之分,但某些行為需要受到限制。
父親先告訴孩子,她可以生家人的氣,承認并接納了孩子正常的情緒,沒有試圖去否定。
父親也沒有站在自己的角度,批評孩子:“這有什么好氣的,你還有理了?”
真正的溝通,67%溝通的是情緒,33%溝通的是問題。
藏在言語背后的理解和深愛,孩子都能敏感地捕捉到,感受被愛的孩子,才會靜下心,聽父母真正說了什么。
父親告訴孩子生氣太久會出問題,需要慢慢放下,示范了面對情緒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后不忘告訴孩子,即使生氣,我們依舊愛你。
一家人的煙火氣息,除了一蔬一飯,靠什么三冬暖,春不寒?
是那些回憶起來,嘴角上揚的溫柔軟語。
這些每天飄進孩子耳朵的細碎,回到家中,在客廳的笑臉上,方能看得見。
好好和孩子說話吧,良好的親子溝通,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過程中可能會傷到孩子,沒關(guān)系,道完歉下次繼續(xù)。
會有挫敗,會有沒做好的自責,但是痛苦的成長,都是值得的,好的模式會越練越熟。
說話舒展了,家庭每一個成員都能從彼此的關(guān)系中,獲取能量。
作者簡介:木木,富書專欄作者,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原高校教師,育兒道路上,進化自己,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quán)歸富書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