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對中國的影響,遠不只是一場政治運動,更是一場社會運動、思想運動、文化運動?!拔逅摹碧岢龅拿裰骱涂茖W口號,成為近代以來照亮中國社會前進方向的火炬。一百多年來,一代代民族先賢正是高擎“五四”的民主和科學火炬,照耀著國人前行。
中國共產黨,正是在“五四”火炬的照耀下,在民主和科學思想大旗的號召下孕育誕生的?!拔逅倪\動”,解放了思想,開啟了民智,中國人民的先進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自覺組織起來,明確了自己的使命,承擔起反帝反封建反官僚、推翻一切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大山,并動員人民起來,為實現(xiàn)民主、自由、文明、幸福的生活而奮斗。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辱使命,兌現(xiàn)了百年前的承諾,富強了人民,改變了中國,震驚了世界,中華民族以最自信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贏得了曾經(jīng)失去的尊嚴。
最近一期《博覽群書》刊發(fā)的幾篇“文化經(jīng)典與中國共產黨”的系列文章,特別是中央黨校李媛媛教授的這篇《〈杜威五大演講〉與中國現(xiàn)代化》一文,介紹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美國實驗主義哲學大師杜威來華考察,正逢“五四運動”爆發(fā),作為思想家的杜威,敏感地捕捉到了這場運動對中國社會可能產生的影響,隨即調整行程,滯留中國,先后赴北京、上海、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多個省份,并圍繞社會哲學、政治哲學、教育哲學、西方思想史、倫理學等發(fā)表了二百多場演講,后來被整理為五大主題演講。文中介紹,杜威的演講在當時的中國知識界、思想界、文化界,甚至包括政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奥犝咧?,幾于無席可容”,“雖揮汗如雨,而聽眾素靜無一離坐者”。正如賀麟所言:“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各家各派中,對舊中國思想界影響最大的應該首推杜威”。
說起杜威,必然要說到胡適。杜威當年正是受其學生胡適之邀來中國訪問。杜威訪華期間,作為學生的胡適,全程陪同,親自擔任翻譯的任務,并撰寫文章向國人宣介自己老師的思想。對于胡適先生當年與李大釗同志之間爆發(fā)的“問題與主義”之爭,李媛媛教授的文中寫道:“在這場爭論的背后,是兩個哲學流派或指導思想的爭論……然而,這場爭論絕非后世教科書所描述的那般刀光劍影、針鋒相對,在基本立場上二者并無根本分歧。胡適并不是反對'主義’,而是反對用抽象的'主義’遮蔽了對具體問題的關注……李大釗也并非空談主義,認為學理是研究具體問題的工具”。“由此可見,李大釗與胡適在一些根本問題上并無分歧,宣傳理想的主義與研究實際的問題,二者并行不悖,其差異在于側重點的不同。”作為拾杜威衣缽的胡適,在“五四運動”前后,邀請杜威訪華、發(fā)表演講,并撰文宣傳介紹杜威哲學思想,一方面起到了引領國人從舊思想觀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以科學理性喚醒民主意識,客觀上為中國人接受馬克思主義做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
李媛媛教授文中還就杜威的實驗主義哲學思想,與中國文化精神的精髓儒家經(jīng)世致用傳統(tǒng)的契合性作了簡單比較,而且,還與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作了比較,認為兩者“有諸多殊途同歸之處”。文章還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在當時的中國為什么為國人所迅速接受,并具有強大的號召力,杜威的實驗主義哲學思想為什么未能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從四個方面評價了杜威的五大演講所包含的哲學思想,以及今天對我們的思想建設和文化強國的重要借鑒意義。文章總結指出:要立足現(xiàn)實,走中國本位的發(fā)展道路;要積極揚棄,客觀理性地看待西方的民主和自由;要古為今用,在現(xiàn)代化轉型中需要重新挖掘傳統(tǒng)的價值與資源;要融會貫通,謀求中西文明的對話與交流。讀完李教授的文章,掩卷沉思。既被李教授的遠見卓識所折服,同時也為我們黨內能有如此開明深邃見識的理論家而感到欣慰。人類的精神一定有共通之處,不然交流就成為不可能。人類的精神追求、倫理道德、價值判斷等,固然受不同的社會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基因、政治因素等影響,但是人在追求自身的尊嚴和解放,追求美好的生活這一目標上,一定是有共鳴的。
革命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如今,中國共產黨在帶領人民走向現(xiàn)代化的征程上一定仍會面臨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但只要我們黨始終高擎民主、自由、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大旗,始終與人民在一起,中華民族就一定會無往而不勝!
草于2021年5月2日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