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月亮是詩人最好的朋友,一輪當空皓月,一壺綠蟻新酒,總會勾起詩人的無限情思。千百年來,人間有多少離別之苦痛、團聚之歡欣,月亮就有多少陰晴之未定、圓缺之變易。
月亮的陰晴圓缺,又會點燃詩人心中的靈感,讓他們揮筆寫下那些流芳千古的詩句。吟鞭北指,躊躇滿志的曹操看到月亮,寫下“月明星稀,烏鵲南飛”;變法失敗,被貶江寧的王安石看到月亮,寫下“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生性豁達,心思細膩的蘇軾看到月亮,寫下“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但古往今來,在眾多詩人當中,有一個人與月亮的緣分格外深。在他流傳至今的一千多首詩里,詠月詩的數(shù)量就超過了三百首。他給月亮起了許多美麗動聽的名字:玉盤、玉輪、玉鏡、西江月、洞庭月、關山月……他還把自己的妹妹喚作“月圓”,給自己的女兒起名為“明月奴”——這個酷愛月亮的詩人,就是詩仙李白。
不僅愛極了月亮,李白還是一個好酒之人。杜甫在《飲中八仙歌》里這樣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古時的一斗就是現(xiàn)在的十升,大概也就相當于十斤,就算古時的米酒只有不到10度,這十幾斤下肚,也相當于2斤50度的燒刀子??磥?,要想讓咱們的詩仙寫出名垂千古的詩作,先得讓他把杯中的美酒喝夠才行啊!
李白以飲酒、賞月流芳于世,以至于在民間流傳中,他的死都跟月亮有關。北宋詩人梅堯臣在《采石月下贈功甫》中記錄了這個流傳下來的版本,詩是這么寫的:
采石月下聞謫仙,夜披宮錦坐釣船。
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說的是李白在采石磯附近的江上泛舟,喝醉了酒,看到水面上月亮的倒影,喜愛得不行,于是伸手下去撈月亮,結果失足落水而死。這種說法雖然沒有什么依據(jù),但是卻把李白對酒、對月亮的喜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身為大唐詩壇的謫仙人,李白的文采和詩才自然是第一流的,“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說的是李白?!肮P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說的也是李白。
但身為一個讀書人,他也有著官居宰輔、位極人臣的政治抱負。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雖說不是為了出將入相才讀書學習,但至少有“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的志向。他在給友人的文章中,毫不掩飾地訴說生平所愿“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要以自身大才,踐宰相之位,使天下太平,國家統(tǒng)一。的確是豪氣沖天,鋒芒畢露?!?/strong>
現(xiàn)實雖然沒有那么順利,但也給足了李白機會。四十歲出頭的李白來到長安,憑借著好詩才和好酒量,很快便在京圈混出了名氣,不到兩年就直接來到皇帝身邊。這期間還留下了一則軼事。
話說唐天寶元年,耄耋老人賀知章初見李白,在讀完《蜀道難》后,嘆為觀止,激動地直呼他是被貶謫到人間的神仙。后來兩人把酒言歡,不巧都沒帶錢,于是賀知章便把官員專屬的金龜配飾解下來換酒喝。
能舍了如此珍寶,只為跟李白喝酒,一來說明賀知章確實是位狂客,還非常賞識人才;二來也說明李白的詩才確實舉世無雙。杜甫把這件事兒寫進了詩里“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gǔ]沒一朝[zhāo]伸?!?/strong>李白從此名震京師,以前的困頓失意自此一并掃除。
再后來,賀知章向唐玄宗推薦李白,唐玄宗讀過李白的詩后也很喜歡,于是就特意聘請李白擔任“翰林待詔”的職務。我們的主人公終于如愿以償?shù)剡M入了朝廷。
可是進入朝廷,并不等于有了“謀帝王之術”的機會。這個“翰林待詔”根本不是個正經(jīng)的官職,說白了,就是給天子吟詩作文,陪貴妃飲酒聽曲,皇家的御用文人罷了,壓根就不能參與政事??蓱z的李白本以為自己有希望實現(xiàn)一腔抱負,結果到頭來,只被皇帝當成弄臣。
既然讓天不遂人愿,索性破罐子破摔。抑郁不平的李白只好終日豪飲,時常撒撒酒瘋,在皇帝荒淫享樂的時候,寫一些“云想衣裳[ cháng ] 花想容”之類的艷詩來助興。據(jù)說,飲酒吟詩到了興頭上,還讓最有勢力的大太監(jiān)高力士給他脫靴子,讓寵妃楊玉環(huán)給他磨墨。這狂放的名聲從朝廷傳到民間,于是便有了杜甫那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strong>
李白放蕩不羈的性格,也招來了當權者的厭惡。果然,沒過多久,唐玄宗就給了李白一個“此人固窮相”“非廊廟器也”的評價,說他沒見過大世面,更當不了國之重臣。
這話說得也有道理,換做是誰,也不敢對此等酒鬼委以重任。又過了幾個月,唐玄宗找了個理由、賞賜了黃金,就客客氣氣地把李白給打發(fā)走了。
此后,李白變得非常消沉——他自信才華蓋世,也是帶著指點江山的野心來長安闖蕩的。但是在長安、在朝廷,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甚至連起碼的尊重都沒得到。
李白滿腔悲郁無處傾訴,只好借酒消愁。這天晚上,李白拿出一壇陳年佳釀,想好好喝上一頓,但從前一起喝酒談心的老朋友,如今都天各一方,身邊現(xiàn)在竟連個可以共飲的知己都沒有,這可如何是好?
正當李白倍感孤獨的時候,突然看到天上皎潔的明月,和地上黢黑的影子,心里一下就有了靈感,于是就揮筆寫下了這首流芳百世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這首詩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獨”字。
詩的第一句就把主題點出來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良辰美景,有花有酒,原本是一件雅事;只可惜沒有三五知己陪伴,一個人喝悶酒豈不無聊?!盎ㄩg”兩個字,給人花團錦簇、環(huán)抱詩人的畫面感,這就與“獨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感更加突出。
當然李白也不甘寂寞,沒有人陪不要緊,他有想象力——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李白、頭上的明月、地下的影子可不就三個人了嗎!三個人湊成一桌,有說有笑,舉杯共飲,場面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這一句里其實也有一個對比,對月當歌,須得仰頭望月,有一種豪邁氣;而與影子喝酒,不得不低頭顧影自憐。在此,一仰一俯,一喜一憂,一外放一內(nèi)斂,一豁達一悲哀,都交匯在酒杯之中。
但遺憾的是,“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月亮遠在天邊,并不能真的坐下來共飲此杯,而地上的影子也只是默默跟隨,人怎么動它就怎么動。說到底,這二人不懂酒,也不懂李白,只不過是一種寄托,根本無法訴衷腸。這就更加孤獨了,一腔寂寞無處排遣,再次突出一個“獨”字。
但有這么兩個不會喝酒、不會說話的伴侶,也總比沒有好,“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就讓我在月亮和影子的陪伴之下,趁著春光爛漫之時,及時行樂,痛飲狂歌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看來,天上的月亮也被我的歌聲感動了,要不然它為什么總是徘徊在我身邊,久久不肯離去呢?而地下的影子也很喜歡我的歌聲,要不然它為什么跳起舞來配合我的歌聲呢?雖然影子的舞步很零亂,但不知為何,格外符合我此刻悲涼的心境??!月的徘徊,還可以看出時間的流逝。飲酒、狂舞、作詩……時間慢慢流逝,月亮都有了明顯的位移。影子的凌亂,實際卻是對詩人自己放浪形骸的描寫。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strong>月亮啊,影子啊,我們?nèi)齻€人在喝酒之前,已經(jīng)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現(xiàn)在我們都喝醉了,也該各自分散啦!但我真是不舍得和你們分開,那怎么辦呢?就讓我們擺脫俗世的牽掛,約定一起飛到九天之上,好好游歷一番吧——“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最后這兩句頗有莊子的意味,莊子說“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道家的“無情”講究順其自然,不隨意增添什么東西。李白要與與月亮、與影子,相約在無垠的時空之中,這種約定不是對三人的束縛,而是尊重各自的運行軌道,往后的日子,如果有緣再見那就是碰巧軌道有了交集,如果碰不見,那么本來也是如此,不必徒增喜悲。
這首詩的情感跌宕起伏,文字率性自然,想象汪洋恣肆,用看似熱鬧的場景,烘托出李白內(nèi)心的孤獨,因此成為了望月詩中的翹楚之作,千年流傳不衰。
很多人不知道,《月下獨酌》其實是一組四首的組詩,這四首《月下獨酌》氣脈貫通,起承轉(zhuǎn)合,層層推進,表現(xiàn)出李白從微醺到大醉的情緒變化:先是孤獨,然后張狂,繼而悲憤,最終徹底頹廢。
剛才我們講的這首詩,是組詩當中的第一首,也就是“起”的部分,講的是李白為了排遣孤獨,與明月和影子一起喝酒,直到醉意朦朧。
《月下獨酌》的第二首是這樣的: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這首詩在組詩當中起到“承”的作用,從獨自飲酒、醉意朦朧的消沉情緒,迅速轉(zhuǎn)換到關于“酒”的話題,用很多美好高雅的字眼來贊美酒。但如果你仔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這首詩其實有點像喝醉酒后的“大放厥詞”,李白是在借著酒勁,發(fā)泄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憤慨。
從“承”的部分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就到了“轉(zhuǎn)”的部分,也就是整首組詩的高潮部分:
三月咸陽城,千花晝?nèi)珏\。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稟。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三月的咸陽城春光大好,但李白卻黯然獨愁,惆悵之情與周圍美好的春意格格不入,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比。那怎么辦呢?只能借酒澆愁,“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了。困厄顯達,長壽短命都是個人的造化,萬事萬物哪有定論呢?還不如最后扎進枕頭里,忘我之境最為快活了!
現(xiàn)在李白已經(jīng)喝到忘我的地步,“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strong>那接下來就到了最后一部分,也就是“合”了: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開。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前面的三首詩,都反映了李白在醉酒之后的情緒變化,或消沉、或張狂、或憤懣,總之情緒還有些波動。但到了這一首,李白的情緒突然一變,達到了最壓抑、最內(nèi)斂的程度。全詩籠罩著一層消極、出世的色彩,“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既然人間不得意,那就讓我長醉不復醒吧,和月亮一起,躺在高高的樓臺上,永遠不要回到這讓人悲傷失望的人間!
當然,詩仙畢竟是詩仙,李白與大多數(shù)人的不同之處在于,他雖然也有悲傷,也有孤獨,但他的悲傷和孤獨并不是向下沉的,而是飄逸向上的,是一種輕靈的、詩意的情緒。只有這樣的人,才會產(chǎn)生如此奇妙的想法,邀請月亮和影子一同喝酒,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這樣飄飄欲仙的詩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