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可以懷遠,也可以獨酌。但是古代文人,還是最喜歡把思鄉(xiāng)之情,寄托給明月。因為對于古人來說,千年以來世間什么都會變,而唯一不變的,就是所有人都能享有的月亮。
有這么一位詩人,在他的詩里,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天馬行空的想象,純粹是靠雄渾的內(nèi)功取勝;他的詩被人們稱為“詩史”,不僅反映現(xiàn)實社會的風貌,還時時流露出悲憫蒼生的人文關懷。即便是望月思親這樣個人化的主題,他也能帶著雄渾無匹的筆力,寫得沉郁頓挫、情深意厚,他就是“詩圣”杜甫。
我們一般說杜甫詩歌的風格“沉郁頓挫”,一來是指詩風深沉、郁積,將個人情感與家國情懷融合在一起;二來是指韻律抑揚頓挫,情感表達含蓄而曲折。格律和形式上的美感,當然是來自他深厚的文字功底;文字背后的情感卻與他一生的遭遇有關。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這個家族是京兆杜氏的一個分支,當時有句話叫“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說,住在長安城南的韋杜兩家,離天也就只有一尺五寸,十分顯貴。
雖然祖上顯貴,但是到了杜甫那時候,已經(jīng)家道中落。祖父杜審言與武則天時期的宰相蘇味道同列“文章四友”,很有才華但是為人狂傲,得罪了不少人;父親杜閑也是做官,但沒什么成就。杜甫作為家里的長子,從小就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建立起忠、孝、悌、忍、善的人倫觀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后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最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
青年時期的杜甫,跟普通讀書人一樣,一邊讀書考功名,一邊四處游干謁名家,希望有朝一日致君堯舜、兼濟天下;即便不能,最起碼為四個弟弟一個妹妹做好表率,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幫扶一下他們。
但是天不遂人愿,科舉陰差陽錯,都落了榜,拜訪的名家也沒幫上什么忙。直到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不惑之年的杜甫才做了一個兵曹參軍的小官兒,負責看管太子府上的兵器盔甲,也有一種說法是給太子的東宮當守衛(wèi)??偠灾?,就是一個看門的官兒,跟他“致君堯舜”的政治抱負相差太遠。
上任后,杜甫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寫首詩自嘲。于是就有了這首《官定后戲贈》,詩是這樣的:
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
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
耽酒須微祿,狂歌托圣朝。
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
在這首詩里,杜甫說自己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所以拒絕了河西縣尉的官職。他回首過去經(jīng)歷過的那些風暴,感嘆不已,而眼下已經(jīng)沒有了回到家鄉(xiāng)的興致。能在率府當混個閑職,不用四處奔波,反而逍遙自在。
杜甫還沒逍遙多久,就在同一年秋天,安史之亂就爆發(fā)了。安祿山的叛軍主力從范陽起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唐王朝的大半疆域都被戰(zhàn)火籠罩著。
在一片兵荒馬亂中,杜甫辭官,輾轉逃亡到秦州,而他和弟弟妹妹也不幸在戰(zhàn)亂中失散,了無音訊。秦州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位于大唐帝國的邊陲,內(nèi)亂爆發(fā)之后,戍樓時常響起鼓聲,宣告宵禁開始。
這一天,正值白露節(jié)氣,清冷的月光灑滿大地。杜甫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干脆披上衣服,走到院里仰首望月。此時,頭上明月高懸,腳邊寒露濕衣。面對此情此景,杜甫不由癡了,等他清醒過來,已然淚流滿面。用力抹了一把眼睛,杜甫快步走回屋內(nèi),提起一支禿筆,寫下了這首飽含悲戚之情的《月夜憶舍弟》。
這首五言律詩層次井然,結構嚴謹,情感深沉,乃上乘之作,難怪清人吳瞻泰在《杜詩提要》中這樣評價它:“此情至之詩,而起承轉結,八面玲瓏,則又無法不備也?!?/span>
詩的首聯(lián)“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睆穆曇羝鸸P,一上來就烘托出了邊塞秋天的蕭瑟荒涼。
戍鼓,是邊防瞭望樓上,用來報時或拉警報的鼓。作為邊防獨有的聲音,戍鼓聲一響,開始宵禁,大街上就空無一人了。街上雖然空無一人,邊塞的天際線上卻有北雁南歸,留下一聲哀鳴。這兩種聲音一近一遠,一地面一天邊,一人為之景觀一自然之規(guī)律,合在一起,共同把邊塞之秋的輪廓勾勒了出來。
這勾勒輪廓線的寫法,是古典詩歌中的“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簡單來說,這首詩要寫“月夜憶舍弟”,先不寫月色,也不寫兄弟,而是從大環(huán)境入手,把整個畫卷展開,再娓娓道來。
杜甫可是“詩圣”啊,如果簡單地認為,這兩句起興就只是為了烘托氣氛、交代背景,那你可就太小瞧他了!首聯(lián)這兩句其實還有深意。這話怎么講呢?古代常用“雁行”或“雁序”來代指兄弟,聽到空中傳來的凄厲雁鳴,自然勾起了杜甫對兄弟離散的無限感傷;而“斷人行”這三個字,更是影射了兄弟離散的原因,也就是李唐中晚期戰(zhàn)事頻仍、百姓生活處處受阻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
如此一來,詩人周遭的環(huán)境、整個時代的社會氛圍都寫到了,“月夜憶舍弟”的情誼,也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充足的鋪墊。不愧是詩圣的手筆!
我們說“起、承、轉、合”,首聯(lián)起興,可以先言他物;但頷聯(lián)是承接作用,就必須要注意與題目之關合了。詩圣不負眾望,緊接著就給了一個千古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span>
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天屬金,而金色白,所以秋天的露水也稱為白露,這就是二十四節(jié)氣當中“白露”的由來。從這一天開始,暑熱漸漸退去,天高云淡,晝夜之間會有絲絲涼意。
話雖這么說,但是白露時節(jié)畢竟不是一個臨界點,它不像春分、秋分,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長短自然發(fā)生質的變化,你說“自秋分這一天,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沒有問題;但是“露從今夜白”就沒有道理了。同樣地,我們說“千里共嬋娟”“天涯共明月”,普天之下共賞一輪明月,怎么就你杜甫故鄉(xiāng)的月亮格外亮呢?
這里就必須要說到古典詩歌的欣賞方法了。嚴羽在《滄浪詩話》提出“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沈雄也在《柳塘詞話》中寫到:“所謂無理而妙者,非深情者不辨”。也就是說,欣賞詩歌不能以“理”來衡量,詩歌中不符合邏輯的地方反而妙趣橫生,特別是詩人用情至深的時候,也就不管符不符合常理了。
露水從今天開始格外地白,但是月亮,反而沒有在故鄉(xiāng)看到的那么明亮。不是因為月亮有了變化,而是因為詩人心境的變化。在故鄉(xiāng),有親人相伴的時光總是美好的,如今戰(zhàn)亂,家人四散各地,愁緒給月亮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再回頭想想,杜甫寫《官定后戲贈》的時候,那句“故山歸興盡”,說著反話來掩蓋內(nèi)心的悲哀,好像更加凄涼了。
表達情深意重的詩句很多,以無理來表達深情的,也不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一句的好,還不止于此。這兩句要說的,無非是“今夜露始白,故鄉(xiāng)月更明”,但如果這樣寫,就非常平庸、味道全無。杜甫把句子的結構做了調整,好像沒有哪個字用得格外精妙,但是整個語氣都變得矯健有力,就好像注入了筋骨。筆法勁道,情感也表達得霸氣十足。
頷聯(lián)這兩句,承了題,也在首聯(lián)寫景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詩人思鄉(xiāng)思親的情感,緊接著來到頸聯(lián),悲愴凄涼的情緒進一步具象化,望月轉入思親——“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span>
杜甫的出生地河南鞏縣,是戰(zhàn)亂最嚴重的地方。如今山河破碎,身世浮沉,骨肉兄弟被迫流離失所,音訊全無,就連他們此刻是生是死,都無從得知,人世間的痛苦也莫過于此了!
這兩句背后的情感濃烈,讓人不忍卒讀;在創(chuàng)作技巧上,也堪稱典范。作為起承轉合的“轉”,頸聯(lián)是整首詩的精神所在,既要轉得干凈利落,從寫景完全進入寫情,“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將眼前的鼓聲、雁鳴、寒露、暗月,轉入對遠方兄弟的思念,無一字拖沓。
轉得利落就容易斷裂,而好詩的頸聯(lián)不僅不能斷,還要在起承的基礎上,把主題推向高潮。杜甫在這一句中,給前面的“一雁聲”“故鄉(xiāng)月”都找到了實實在在的落腳點,那就是生死未卜的兄弟,正是憶及他們,雁鳴和月色才更有深意。而所有的深意,都緊緊圍繞兄弟分散和生離死別。
然而,就算痛到撕心裂肺也無計可施,就像尾聯(lián)所寫那樣“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钡艿軅冭脽o音訊,做哥哥的杜甫自然最希望收到他們報平安的信件。然而,山高路遠,車馬不便,即使不打仗,寄出的信也經(jīng)常石沉大海,更何況現(xiàn)在這種兵荒馬亂、烽煙四起的亂世呢?
“書不達”與首聯(lián)“斷人行”遙相呼應,在情感上,上升了一個層級,在筆法上,作為全詩的收尾讓結構更加扎實。這就是起承轉合中“合”的作用。
說完了整首詩的起承轉合,我們再回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個千古名句。
其實,把白露和明月組合起來,并非杜甫的原創(chuàng),而是來自南朝文學家江淹的《別賦》。江淹年輕時很有文采,能寫一手好文章;結果到了晚年,反而才氣枯竭,再也寫不出精彩的文章了,于是大家就用“江郎才盡”這個詞來形容他。
在《別賦》里有這樣一句:“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后來杜甫就把“明月白露”這四個字給拆出來,用上倒裝手法,于是就有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化用,在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中很常見,能化用得好甚至碾壓原句,其實很難。有珠玉在前,想要超越,不僅需要有巧思,做到匠心獨運;還需要結合當下所要表達的情感,為舊的意象注入新的內(nèi)涵。杜甫做到了,不愧是詩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