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戰(zhàn)國至漢初中國的常用歷法。均以365.25日為一回歸年,但每年的開端不同:夏歷建寅,即以陰歷正月為歲首;周歷建子,即以陰歷十一月為歲首,歲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隨之而不同。在先秦古籍中,《春秋》和《孟子》多用簡歷,《楚辭》和《呂氏春秋》則用復歷。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以顓頊(zhuan xu)歷為基礎(chǔ),以建亥之月(即夏歷十月)為歲首,但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歷相同。自漢武帝起改用夏歷以后,歷代沿用 以上三歷的月建對應(yīng)情況列表如下:
閱讀古書時就要注意所使用月份的不同。例如,在《詩經(jīng)。豳風。七月》里,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的句子、大意是“二月里、三月里把河里的冰鑿下來,藏進冰窟” 如果照夏歷計算,二、三月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是無法把冰藏起來的。·這里用的是周歷。周歷二、三月,就是夏歷十二月和正月,正是數(shù)九嚴寒的季節(jié),也正是把冰收藏起來的時候 該詩是夏歷、周歷并用的,為了加以區(qū)別,夏歷用,"七月”、“八月”;周歷用“一之日”、‘二之日” 又如,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的“三十七年”這一節(jié)里,有兩段記載;”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臺”。大家知道,每年只有一個十月和一個七月 七月里死,十月怎能出游?這也是歷法記載不同的緣故 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中國從漢武帝起使用夏歷。但在秦始皇時用的是秦歷。司馬遷用在歷來記載秦時的事情,因此就出現(xiàn)上述情況。如換成秦歷計算,夏歷十月是秦歷正月,夏歷七月是秦歷十月,秦始皇在這一年里,正月出游,十月崩駕,在外總共9個月的時間。這樣就便于理解了。 黃歷 · 皇歷 西漢以前,我國使用的六種古歷法。、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歷、殷歷、周歷和魯歷,傳說以黃帝時創(chuàng)造的歷法為最古。唐朝詩人盧照鄰《中和樂·歌登封章》:“炎國喪寶,黃歷開睿”黃歷就是黃帝歷的簡稱,所以人們習慣把歷書稱為黃歷。后來的黃歷,往往摻雜了許多宣揚吉兇忌諱的內(nèi)容,迷信色彩很濃,黃歷使成了舊歷書的代名。歷代皇帝都很重視歷法。9世紀初的唐皇朝曾下令。歷書必須經(jīng)皇帝親自審定后才能頒布,并且規(guī)定了只許官方印,不準私人印 從此,歷書就成了“皇歷”。關(guān)于“皇歷”一詞,據(jù)說與宋太宗有關(guān),宋太宗每年到了歲晚,都給文武百富各送歷書一本這本歷書里刻有農(nóng)歷日期節(jié)令,以及在耕作種植方面的普通知識。因為歷書是皇帝所送,故此叫它做”皇歷”。 “皇歷”中所記歷法,一般是以一年為限,第二年變更,如果拿起去年的皇歷來查看今年的歷法,就一定是錯誤的,因此“老皇歷”就有因循守舊、不思變革的意思。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