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詩詞格律》(之一)
中國的古典文學,包括著大量光輝燦爛的不朽作品。單就唐代和唐代以后的詩詞來說,真?zhèn)€是處處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唐代以前的古詩是自由體或半自由體,還沒有形成格律。唐代以后的古體詩,雖然表面上也是不受格律的限制,實際上還是有很多的講究。詩詞格律是詩詞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當我們在研究或欣賞古人的詩詞的時候,如果夠知道關于詩詞格律的一些基本知識,那就更能欣賞其中的藝術(shù)美,更能體會到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了。不過,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詩當然以新詩為主體,舊詩可以寫一些,但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為這種體裁束縛思想,又不易學?!北疚膶τ趯懪f詩的人可以參考。青年人還是應該以寫新詩為好。
近來,在網(wǎng)上看到不少朋友,用詩詞這一文學形式,表達他(她)的思想感情。不少朋友在他(她)們所寫的詩詞頭上冠以格律詩詞的專用名稱。為了讓愛讀愛寫格律詩詞的朋友對格律詩詞有一個概略的了解,現(xiàn)將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擇要介紹給各位友人,希望能對愛好格律詩詞的朋友有所裨益。
一,格律詩詞的基本概念
1。關于韻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jīng)》到后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于漢語拼音中所謂的韻母。一個漢字用拼音字母拼起來,一般都有聲母和韻母。聲母在前韻母在后。比如“東”dong,“同”tong,“隆”lomg,“宗”zong,“聰”co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ong,所以它們是同韻字。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的。一般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還有i,u,等,如ia,ua,uai,iao,ian,uan,iang,uang,iong,ueng等,這種i,ut等叫做韻頭,不同韻頭的字也算是同韻字,也可以押韻。
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韻的諧和。同類的樂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復,就會構(gòu)成聲音的回環(huán)美。但是,有些古人的詩詞我們常常覺得它們的韻并不十分諧和,不要奇怪,這是因為時代不同語音起了變化,我們用現(xiàn)代的語音去讀的緣故。古人押韻是依照韻書的。古人所謂“官韻”,就是進朝廷頒布的韻書。這種韻書在唐代和口語還是基本一致的。宋代以后,語音變化較大,如果說再用韻書來押韻就不合理了。
2。關于四聲
先從漢字的聲調(diào)談起。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gòu)成了漢語的聲調(diào),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在普通話里,共有四個聲調(diào):陰平是一個高平調(diào)(不升不降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diào)(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diào)(有時是低平調(diào));去聲是一個高降調(diào)。古代漢語的四聲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diào)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1)平聲。這個聲調(diào)到后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這個聲調(diào)到后代有一部分變?yōu)槿ヂ暋?/font>
3)去聲。這個聲調(diào)到后代仍是去聲。
4)入聲。這個聲調(diào)是個短促的調(diào)子。現(xiàn)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著入聲。北方的山西,內(nèi)蒙古保存著入聲。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著入聲這個調(diào)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里,入聲已經(jīng)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yōu)殛幤?,有的變?yōu)殛柶?,有的變?yōu)樯下?,有的變?yōu)橄侣?。在普通話里入聲字變?yōu)槿ヂ暤淖疃?,其次是陽?;變?yōu)樯下暤淖钌?。西南方言(從湖北到云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古代四聲高低升降依照傳統(tǒng)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個中平調(diào),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diào),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diào),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diào)?!犊滴踝值洹非懊孑d的《分四聲法》歌: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種描述是不夠科學,但它可以讓我們知道古代四聲的大概。
在韻書中,不同聲調(diào)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diào)的字一般不能押韻。此外,要特別注意一字兩讀的情況??傊?,辨別四聲是辨別平仄的基礎同。
3。關于平仄
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沒有升降的,較長的;仄就是上去入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仄按字義解釋,就是不平的意思。讓這兩類聲調(diào)在詩詞中交錯著,就能使聲調(diào)多樣化,而不至于單調(diào)。
平仄在詩詞中的交錯,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
這種平仄規(guī)則在律詩中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如毛澤東《長征》詩五,六兩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其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怎樣辨別平仄呢?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聲的(如江浙,山西,湖南,華南等地人)聲調(diào)不止四個,不但平聲分陰陽,連上聲,去聲,入聲,往往也都分陰陽。 廣東入聲還分為三類。這時,我們只要把它們合并起來應是了,例如把陰平,陽平 合并為平聲,把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合并成仄聲就是了。
對于湖北,四川,云南,貴州和廣西北部的人,入聲字在你的方言里都歸了陽平。這樣,遇到陽平字就應該特別注意了。至于哪些字屬于入聲,哪些字屬于陽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韻書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辨別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處稍有不同。不過,由入變?nèi)ズ陀扇胱兩系淖侄疾环恋K我們辨別平仄;只有由入變平(陰平,陽平)才造成了辨別平仄的困難,這時,可以查字典或韻書來解決。
注意,凡韻尾是-n或-ng的字,不會是入聲字。對于湖北,四川,云南,貴州和廣西北部來就,ai,ei,ao,ou等韻基本上也沒有入聲字。
總之,,入聲問題是辨別平仄的唯一障礙。這個障礙通過查字典或韻書就可以消除。
4。關于對仗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就是“對仗這個術(shù)語的來歷。所謂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qū)α⒌母拍畈⒘衅饋怼R话阒v對偶,指的是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對偶的一般規(guī)則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 ,副詞對副詞。同類名詞相對被認為是工整的對偶,簡稱“工對”。
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齊的美。漢語的特點特別適宜于對偶,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復音詞,其中的詞素也有相當?shù)莫毩⑿?,容易造成對偶?/span>
律詩中對偶的一般規(guī)則是:
1)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立的; 2)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復)。
對聯(lián)(對子)是從律詩演化出來的,所以也要適合上述的兩個標準。例如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所舉的一副對子: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這里上聯(lián)(出句)的字和下聯(lián)(對句)的字不相重復,而且它們的平仄也是相對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修辭方面說,這副對子也是對得很工整的?!皦ι稀?,“根底”是名詞帶方位詞,所對的“山間”,“腹中”也是名詞帶方位詞?!邦^”對“嘴”,“腳”對“皮”,都是名詞對名詞?!爸亍睂Α凹狻?,“輕”對“厚”,都是形容詞對形容詞。“頭重’對“腳輕”,“嘴尖”對“皮厚”都是句中自對。這樣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更顯得特別工整了。
(未完待續(x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