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詩歌的海洋中,有一個深受大眾喜愛的詩歌流派,叫作打油詩。此類詩歌之所以經久不衰,有極強的生命力,是因為上至飽學之士,下至無知之民均無 閱讀障礙,都可明了詩中蘊含的思想,并且都還能謅上幾句,人人均可“打油”。然而,打油詩自問世以來,卻一直未能登上大雅之堂,難望嚴肅、正統(tǒng)文學之項 背。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為打油詩著一個“俗”字。中國是個詩歌大國,詩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但在廣闊的詩歌園地,“打油”詩似乎是個空白。本文將為您 介紹打油詩的來歷,帶您一起去賞析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一些著名的打油詩,領悟打油詩作者幽默、豁達的精神境界。
說起打油詩的來歷,背后還真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唐代有一位叫張打油的人,喜歡作詩。他不過是一般的讀書人,有人說他是個農民,總之是個無名小 卒。一天天下大雪,他詩興大發(fā),隨口吟道:“江山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應該說這是一首寫雪而沒有一個雪字的好詩,對雪景刻劃得 貼切,逼真;遠景,動物,靜物都寫到了,一個“腫”更為形象。該詩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松悅 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此詩一鳴驚人,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也令張打油名垂千古。除此之外,張打油還有其他的詩歌流傳后世。有一次,他在一衙門的 墻上寫了一首詩:“六出飄飄降九霄,衙前街后盡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縣官一見大怒,立刻派人把張打油抓來,張打油說他還 可以寫更好的詩??h官便以當時南陽被圍為題,命其作詩,張打油隨即吟道:“天兵百萬下南陽,”縣官一聽,大喜道:“有氣魄!”張打油接著吟道:“也無援救 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爺?shù)目逘?,哭娘的哭娘?#8221; 詩的格調同前一首一樣詼諧幽默??h官聽了捧腹大笑,不但沒有給他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從此張打油也就出名了。后來人們就把像張打油寫的那樣通俗、詼諧、 幽默的詩叫“打油詩”。
張打油一不小心就為詩壇繁榮昌盛、百花齊放,開辟了另一新天地。到了宋、元、明清,乃至民國及其之后,打油詩不斷發(fā)展,表現(xiàn)出活躍的生命力,如今依然盛行不衰,為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
宋代廣東有一為夫送飯的老婦,是個道地的下里巴人。但她面對蘇東坡挑逗性的詩句戲弄,應對自如,反唇相譏,出口成詩,尤為得體。蘇東坡詩云:“蓬發(fā) 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老婦人一聽,馬上接了一句:“是非只為多開口,記否朝廷貶汝無?”,要知道,當時大名鼎鼎的蘇東坡謫貶廣東后,幾乎家喻戶 曉,無人不知。顯然,老婦人這兩句打油詩是針對蘇東坡的人生坎坷的,它揭了蘇東坡的老底、瘡疤,戳到了他的痛處。清代有個新嫁娘,眾賓客酒足飯飽之后,開 始大鬧新房,歡聲笑語,熱浪陣陣,直至深夜,還逼新娘吟詩一首,表達新婚之夜的感受,這真是強人所難。新娘無奈,只好擠出一句打油詩:“謝天謝地謝諸君, 我本無才哪會吟?曾記唐人詩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產生轟動效應。眾賓客嘩然大笑,樂不可支,都說“好,好!”有的 說:“新娘急了,時間寶貴!”說著乘歡而散。此詩妙在末句,雖為引語,但此時此地,別有新意,個中奧妙,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當可神通而不可語達。
打油詩不是民間詩人的專利,自張打油開創(chuàng)這一詩體之后,因其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盛傳不衰,一些文人學士、文武百官也閑不住了,甚至皇帝都開始“打油”了。 劉驥是蘇洵的友人。蘇洵26歲時,其妻生第二胎女兒,邀請劉驥赴宴。劉驥醉后吟了一首“弄瓦”詩:“去歲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來還弄瓦,令 正莫非一瓦窯?”,在這里,弄瓦是生女兒的意思。劉驥因友人之妻生第二胎女兒,就借機對其戲謔和調侃,反映了他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這是不可取的,但詩中 濃厚的生活情趣,足以博人一笑。馮徹是明代的朝廷御史,因直言勸諫,得罪了皇上,被發(fā)配至遼東。他申訴無門,便埋怨起讀書來了。于是憶起北宋汪洙的一首 《勸學詩》:“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遂一反其意,做了一首剝皮打油詩:“少小休勤學,文章誤了身。遼東三萬里,盡是讀書 人。”他把現(xiàn)實中荒謬的世相展示給人們,把是與非、美與丑完全翻了個,讓人們在閱讀中產生奇趣,由對詩中荒唐的說教感到滑稽可笑,再到有所啟悟,從而認識 詩中更深層次的內涵,令人感慨官場的黑暗和皇上的昏庸。說到打油詩,還不得不提到明代的解縉,他曾寫過一首《解嘲詩》:“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跌倒解 學士,笑壞一群牛。”據說是詩人四五歲時,雨天路滑不慎跌倒,惹得周圍人大笑,于是“打油”一首,回擊眾人以解尷尬處境。
在歷史上寫打油詩的大臣也并不鮮見。清代有位宰相叫張英,其老家宅前有塊空地,與吳姓為鄰。吳家蓋房越界侵占時,家人飛書到京城,想讓張英出面干預??墒?這位“宰相肚里能撐船”,寫了四句打油詩寄回。詩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詩,遂擬讓三尺。吳氏 感其義,亦退讓三尺。留下的這六尺地,后人稱之為“六尺巷”,至今猶存,傳為美談。
在人們的心目中,總以為寫詩作文是文人的事,不與武人相干,其實不然,武人寫打油詩者亦不少見。清代陜甘總督楊遇春,一日游臥佛寺,就吟了一首上品的打油 詩:“你倒睡得好,一睡萬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誰人保。”此詩格調頗高,詩意甚好。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別看他出身貧寒,識字不多,是個老粗,但他在登 基稱帝時,卻心竅大開,才思奔涌,吟出一首令群臣大驚的《金雞報曉》詩:“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這是一首 十分可笑而又氣魄不凡的打油詩。它反映出作者對新的一天的企盼、信心和喜悅之情。清朝的康熙是一個頗有文化素養(yǎng)的皇帝。據說他在一次出游中,因一翰林學士 把路旁一尊名曰“翁仲”的石人像說成“仲翁”,回宮之后,就因此寫了一首反語打油詩:“翁仲如何讀仲翁,想必當年少夫功。從今不得為林翰,貶爾江南做判 通。”此詩妙在將錯就錯,以訛反訛。翰林學士把“翁仲”讀作“仲翁”,他就在詩中故意把“功夫”、“翰林”、“通判”三詞統(tǒng)統(tǒng)來個顛倒,用這一連串的反語 冷嘲熱諷,奚落戲弄,十分辛辣,而且機智俏皮,幽默風趣,讀來可笑而又感有一種含蓄之美。
打油詩到了現(xiàn)代,更成為許多人的拿手好戲和取樂諷刺的工具,而且在內容和題材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開始反映現(xiàn)實生活,表現(xiàn)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鮮明 的時代特點,但打油詩的藝術風格沒有改變。如1927年以后,蔣介石建立了蔣家王朝,收羅了各路諸侯,他們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實際上爭權奪利,勾心斗角, 各懷鬼胎。于是魯迅先生寫了四句《南京民謠》打油詩:“大家去謁陵,強盜裝正經;靜默十分鐘,各自想拳經。”揭露國民黨的內部摩擦,對他們偽裝正經的行為 進行辛辣的諷刺。解放戰(zhàn)爭后期,著名詩人袁水拍有一首《詠國民黨紙幣》的打油詩,也很有意思。詩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記帶草紙,袋里掏出百萬鈔, 擦擦屁股滿合適。”這是對國統(tǒng)區(qū)通貨膨脹的幽默諷刺,反映國民黨的經濟危機和政治黑暗。語言風趣逗人,俚俗可笑。
打油詩是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現(xiàn)實生活假丑惡的感應,當然也有對真善美的感應。任何社會、任何時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會有幽默風趣、冷嘲熱諷的打 油詩應運而生。毛澤東13歲時上課偷看《水滸傳》塾師發(fā)現(xiàn)后,命他到天井旁罰站,并要他以“天井”為題作詩,毛澤東即吟打油詩一首:“天井四方方,周圍是 高墻。清清見卵石,小魚圍中央。只喝井里水,永遠養(yǎng)不長。”塾師見毛澤東文思敏捷,讓他回到了座位。陳毅元帥,郭沫若等老詩人文壇泰斗也都有打油詩流傳于 世。一代武將許世友在文革期間不滿“四人幫”對鄧小平的迫害,也曾吟詩:“娘們秀才莫猖狂,三起三落理應當。誰敢殺我諸葛亮,老子還他三百槍。”,還有一 首:“戴眼鏡,夾皮包;會總結,會提高;論思想,一團糟;打起仗來往后跑。”在改革開放中,曾經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學習之名,行公款旅游玩樂之實,于是有人 寫了一首“公款歌舞”的打油詩云:“山外青山樓外樓,公款歌舞幾時休?香風薰得“諸公”醉,九州處處作杭州。”諷刺那些肆意揮霍人民財富的所謂公仆們。
打油詩是典型的俗文學。也許正因為這“俗”,一些“正統(tǒng)”文人才把它視為旁門。但有時候,思想文藝上的旁門往往比正統(tǒng)更有意思,因為更有勇氣和生 命,所以,許多精彩的打油詩確實比好多正統(tǒng)的詩歌更有意思。打油詩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識性和故事性,還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詩本身有趣、幽默、俚俗, 暗含譏諷,包容文史知識,體現(xiàn)名人的個性、愛好、軼事和思想,而且很多與詩有關的故事也很生動有趣,實在是中國文化中耐人尋味的一個現(xiàn)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