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無法大富大貴,而是年老之后,不能自理,臥病在床。
一個老人,躺病床上了,不能自理,連吃喝拉撒都做不到,總需要別人來照顧。那他的晚年,很有可能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
只要你生病了,那你很大幾率會碰到“兒女不孝”的情況。其實,并非是兒女不想孝順,而是兒女不可能24小時來照顧父母,他們也要花時間上班,賺錢養(yǎng)家。
有些孩子,照顧了父母一段時間,就因為沒錢而遠離父母了。有些孩子,照顧了父母十幾二十年,心累了,就真的干不下去了。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家家都有一位憂愁不堪的老人。這些老人,與其說是為了自己而憂愁,不如說是為了長時間的臥病在床而失去希望。
要想將“臥病在床”對于兒女的影響最小化,要想兒女可以孝順父母,那我們就需要提前“布局”了。
退休后不能自理,需要兒女來照顧了,那我們不妨提前做好這三點。
一、提前跟兒女說好“家產(chǎn)”的用途。
村頭有一位老人,還未退休,就跟三個孩子說了自己的安排。
他這么說道:“等父母離開了,這些家產(chǎn)都是你們的。只不過,這當中有一部分家產(chǎn),是留給父母來養(yǎng)老的。未來,如果我病倒了,那你們直接拿這筆錢來給我養(yǎng)老就好?!?/span>
聽了父親的話,三個孩子都表示同意。在孩子看來,父母在家產(chǎn)當中,拿一筆錢來養(yǎng)老,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更何況,父母走了,錢財都是我們這些后人的,又何必爭那么多呢?
就是因為他的這番話,兒女都特別孝順他,經(jīng)常給他買好吃的,大兒子還每個月給父母兩千塊生活費,讓他們活得滋潤一點。
直到今時今日,老人臥病在床了,三個孩子輪流照顧,花費的錢財也不用孩子出。因此,他們對于老人的照顧,還是特別盡心盡力的。
父母,要明白一個真相,孩子不可能既出錢,又出力。因此,提前給孩子說明某些“家產(chǎn)”的用途,孩子自然就覺得沒有危及到自身的利益,從而選擇照顧父母。
二、盡量不要“道德綁架”兒女,退一步才能進兩步。
有些老人在退休之前,就跟兒女說,如果你們不照顧父母,那生你們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等父母老了,你們必須要出錢出力。
像這些話,很多老人都說過。尤其是直來直往,說話不太婉轉(zhuǎn)的老人,還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道德綁架”。因此,孩子對父母的態(tài)度,就不會太好。
沒有一個孩子,會喜歡“道德綁架”的父母;也沒有一個孩子,會喜歡被父母限制自由。人,那是有叛逆心理的。你越是強調(diào)什么,他越是不做什么。
你跟他強調(diào),要為父母養(yǎng)老。等你老了,他立馬就會背叛你,因為他覺得不能受你的控制。所以說,你以往的態(tài)度越強硬,那你晚年的下場就會越心酸。
作為父母,就該體諒孩子的不易和艱辛,同時減少道德綁架的行為。那些毫無意義的話,就不要說了。你不說,那他們對你的態(tài)度,也許會更好。
人到晚年,最好的做法,就是“以退為進”。你的無所謂,你的適當示弱,會讓你占據(jù)一定的優(yōu)勢,退一步而進兩步。
三、盡量把“拆屋效應”發(fā)揮到極致。
魯迅先生曾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diào)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里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diào)和,愿意開天窗了。”
后來,心理學家就把魯迅先生的這番話,概括成四個字——拆屋效應。
所謂的“拆屋效應”,直白一點來說,就是“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或者較少的要求”。
比如你想買一套2萬元的家具,那你跟孩子說,這套家具需要兩萬五千元。不出意外的話,孩子就會跟你說特別貴。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以退為進”了,不要孩子拿出兩萬五千元,只要他們拿出兩萬元就好。孩子看到你退讓了,他們也會退讓。
這種做法,適用于生活的各個場合當中。你還未臥病在床,你就跟他們說明自己不能自理后的要求和條件。在一輪爭論當中,你適當退讓,提出錢財由父母出,那他們就會覺得父母體諒了兒女的不易。他們,自然也會對父母比較好。
你主動提出真實的要求,那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既然如此,先提出高要求,再慢慢地把要求降下來,那你就能占據(jù)“博弈”的優(yōu)勢。
文/舒山有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