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酒文化,就是指人類在釀酒和飲酒實踐中所展示的各種社會生活,以及反映這種社會生活的各種意識形態(tài),它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內容。
中國酒文化體系包括:
幾千年來不斷改進和提高的釀酒技術和工藝;
酒對人類社會調諧和破壞的歷史;
歷代政府為酒的釀造和銷售制定的法律制度;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多姿多彩的酒禮酒俗;
形形色色的釀酒工具和飲酒器皿;
文人墨客的詩文和歌曲;
酒的典故,酒令,酒名等。 中國酒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遠綿長。我們常說“無酒不成席”,婚禮的筵席稱“喜酒”,生了孩子辦滿月稱“滿月酒”,重陽節(jié)要喝重陽酒,端午節(jié)要喝菖蒲酒,祝捷要喝“慶功酒”,情人之間喝“交杯酒”,交朋友喝“拜把子”酒,此外,敬神、祭祖、開業(yè)等等都要喝酒。
喜酒
出征酒
慶功酒
菖蒲酒
與酒相關的歷史典故也不勝枚舉,“魯酒薄而邯鄲圍”, “關羽溫酒斬華雄”,“劉備曹操煮酒論英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武松醉打蔣門神",“李白斗酒詩百篇”,“張旭三杯草圣傳”·······
李白醉酒圖
在夏代,我國釀酒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到商代釀酒業(yè)頗為發(fā)達,開始使用酒曲釀酒;
殷商時期,紂王“酒池肉林”、“長夜之飲”,導致商朝的滅亡;
周代吸取紂王的教訓,頒布《酒誥》,開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禁酒;
漢代第一次對酒實行專賣——“榷酒酤”,但只實行了17年,后改專賣為征稅。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葡萄,同時招來了釀酒藝人,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都達到了一定的規(guī)模;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喜歡喝酒,尤其喜歡喝葡萄酒,葡萄酒業(yè)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使得在后來的晉朝和南北朝時期,葡萄酒成為王公大臣、社會名酒筵席上常飲的美酒;
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與當朝名士謝安、孫綽等人在紹興會稽山陰蘭亭借宛轉溪水飲酒作詩,王羲之醉筆走龍蛇,乘著酒興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
盛唐時期釀酒業(yè)已很興盛,名酒種類不斷增多。王公貴族、文人名士、老百姓普遍飲酒。女人醉酒更是一種美。女性化妝喜歡在臉上涂上兩塊紅紅的胭脂——“酒暈妝”;
北宋對酒的生產和銷售很嚴格的管理:主要有三種形式:酒的專賣、曲的專賣和酒稅。在當時,酒稅是政府重要的財源。唐宋時期酒與文藝緊密聯(lián)系,可從唐詩宋詞等文藝作品看出來,這種現(xiàn)象使唐宋成為中國酒文化發(fā)展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
元朝的酒類有馬奶酒、葡萄酒、米酒和藥酒。葡萄酒常被元朝統(tǒng)治者用于宴請、賞賜王公大臣,還用于賞賜外國和外族使節(jié);
明朝是釀酒業(yè)大發(fā)展的新時期,酒的品種、產量都大大超過前朝,政府直接向釀酒戶、酒鋪征稅;
清朝大釀坊陸續(xù)出現(xiàn),產量逐年增加,銷路不斷擴大。各釀坊經過協(xié)商,酒的品種、規(guī)格和包裝形式也就統(tǒng)一起來。為了擴大和便利銷售,有些釀坊還在外地開設酒店、酒館或酒莊,經營零售批發(fā)業(yè)務。清末,葡萄酒不僅是王公貴族的飲品,在一般社交場合以及酒館里也都飲用;
近代,隨著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和發(fā)展,西方的釀酒技術與我國傳統(tǒng)的釀造技藝爭放異彩,啤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及日本清酒等外國酒在我國立足生根;竹葉青、五加皮、玉冰燒等新酒種產量迅速增長;傳統(tǒng)的黃酒、白酒也琳瑯滿目、各顯特色;中國酒的發(fā)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 喝酒要有盛酒器。 古人對酒器非常重視, “非酒器無以飲酒,飲酒之器大小有度”,分為貯酒器、盛酒器、賣酒器和飲酒器四大類,新石器時代陶制的盉、斝等古樸酒器;商周時期青銅的樽、爵、青銅壺等;漢代的玻璃杯、海螺杯、玉杯、金杯、銀杯等華麗酒器。陶盉
觥觚青銅斝白玉杯樽銀盞爵 在夏商周時期,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有限,巫術成為最原始的宗教,并占到主導地位,“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巫師利用 “超自然力量” 進行各種活動,都要用酒。在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勇士出征前要用酒來激勵斗志。古代巫醫(yī)不分,酒又是巫醫(yī)的常備藥之一。
夏代奉行巫教禮儀,由君主主持典禮;商人奉行天帝崇拜和先王崇拜,通過系統(tǒng)的祭祀制度,規(guī)定政治和倫理秩序,發(fā)展出嚴格的等級觀念;周人敬畏于自然和祖先的恩澤和庇佑,祭祀對象很多,如天地、山川、社稷、宗廟、祖先、神鬼等等。這個時期的酒文化特征可以用“酒祭”概括。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酒禮興起,飲酒禮儀的細則規(guī)定相當嚴格規(guī)范,后期演變成為宴飲時的道德規(guī)范——尊卑長幼的倫常禮教制度,貫徹在飲酒行為上,形成中國酒文化的明顯特征。 鄉(xiāng)飲酒禮六個階段:(1)商量賓客名次,告知、催邀、迎接賓客等;(2)宴飲開始,賓主互相敬酒行禮;(3)按尊卑長幼的秩序依次相酬,飲酒作樂,盡歡乃止;(4)席間樂曲演奏分為升高、笙奏、間歌、合樂四個階段;(5)宴罷為賓客送行;(6)日后往來拜謝。
古代飲酒禮儀對后世影響很大,隨著社會發(fā)展,一些陳舊禮儀被淘汰,也有一些禮節(jié)代代相傳至今:對宴飲時遲到者罰飲;干杯先干為敬,另一方要同樣回報;斟酒,八分滿(以往)到斟滿(現(xiàn)代);碰杯,客對主,晚輩對長輩,酒杯略低為敬;敬酒,主人先敬酒,客人飲完后要向主人回敬;客人飲酒時要有所克制,喝醉為失禮等。 這個時期的酒文化特征可以用“酒禮”概括。
秦漢時期,國家統(tǒng)一,經濟發(fā)展,各地區(qū)之間交往頻繁,民族融合加強,農業(yè)生產技術進步,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發(fā)達,促使了釀酒業(yè)發(fā)展。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率兵擊敗淮南王英布的叛軍,西歸途中作《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睒犯娕d盛起來,文人騷客以酒會友、借酒詠詩,酒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系日趨密切,成為文學藝術的主題之一,使酒文化的內涵得以擴展。西漢梁孝王好詩賦,常宴集文士,以美酒助詩興。東漢末孔融,嗜酒好客——“座上賓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恨矣!”這個時期的酒文化特征可以用“酒盛”概括。
魏晉南北時期,軍閥割據,戰(zhàn)亂連年,外族寇擾,邊境不寧。魏晉士人棄儒家禮儀轉而重審美輕功利,飲酒狂歡,及時行樂——酒與醉成為魏晉文人時代風骨的體現(xiàn),形成對后世影響深遠的酒文化風范,其代表人物有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劉伶、向秀、王戎和阮咸,陶淵明等。這個時期的酒文化特征可以用“酒嗜”概括。
隋唐五代時期,隋末群雄并起,軍閥混戰(zhàn);唐初從大亂走向了大治,百業(yè)興盛,政治、經濟、文化繁榮,酒肆也跟著興盛起來,酒成為文人激發(fā)靈感的妙藥,遁世銷愁的法寶,文人與酒結成了不解之緣,文學藝術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代表人物:王績——“五斗先生”;白居易——“醉司馬”, “醉尹”,“醉吟先生”;皮日休—— “醉士”;“酒中八仙”——賀知章、李璡、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酒中仙” 、“酒圣”、“酒仙”——李白等,可以用兩個字“酒狂”來概括。
從漢武帝采納桑弘羊的建議對酒實行官賣制度開始,到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廢除酒的專賣,改為民間每賣一升酒,抽四文錢稅,兩晉六朝在一定時期內又實行酒類專賣,唐朝既抽酒稅,又實行地方性的官賣制度,圍繞著專賣和抽稅變化。在宋元明清時期,取消了專賣,允許私釀,設立了酒稅,并成為封建王朝一個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這個時期的酒文化特征可以用“酒稅”來概括。這個時期從北魏的《齊民要術》、北宋的《北山酒經》到明代的《本草綱目》,我國的制曲釀酒技術在不斷進步,從西方流傳進來的蒸餾技術也在南宋出現(xiàn)在釀酒上了。
由上表可以看出,酒稅已在封建王朝的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比例。由于蒸餾技術的傳入,引起釀酒技術的變革,蒸餾酒由于酒精度數高,被人們俗稱為”燒酒“制作酒的作坊也稱”燒酒坊“。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游戲,最早誕生于西周,完備于隋唐。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使同桌相互不認識的人放下拘束很快地熟悉起來。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如擊鼓傳花、投壺、猜拳等。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lián)、猜字、填詞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酒令可以說是漢族特有的一種酒文化。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現(xiàn)如今《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綜藝欄目也引進并改良了“飛花令”,用于選手的對抗賽。紅樓夢里飛花令游戲
劃拳
在古代一些重大的節(jié)日有飲酒的習俗,春節(jié)要飲屠蘇酒,以避免全家一年瘟疫;清明節(jié),又稱寒食節(jié),為懷念親人,減少悲傷情緒常常要飲酒,杜牧在《清明》一詩中寫道:“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倍宋绻?jié)時在農歷五月五日,大約從春秋戰(zhàn)國開始,人們?yōu)榱吮傩?、除惡、解毒,有飲菖蒲酒、雄黃酒的習俗,現(xiàn)代研究表明雄黃有毒,雄黃酒已消失了;中秋節(jié)時在農歷八月十五日。在這個節(jié)日里,無論家人團聚,還是摯友相會,人們都離不開賞月飲酒,這時常飲桂花露酒;重陽節(jié)時在農歷九月初九日,歷代人們逢重九就要登高、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為團圓酒,向長輩敬辭歲酒,這一習俗延續(xù)到今。
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tǒng)觀點,中國酒文化同樣也受到儒家文化浸潤的影響。儒家講究“酒德”兩字,“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yi)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jié)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執(zhí)群飲”(禁止民從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 酒是一種飲料,但它又不單是一種飲料,人類在酒的身上附加了許多社會的、道德的、精神的意義,人們通過酒來寄托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思想,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維系人們之間的關系等,這就是作為飲料的酒上升而具有文化意義的過程。
中國酒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們寶貴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