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看到較完整的椋鳥科系統(tǒng)發(fā)育樹來自《 A comprehensive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starlings(Aves: Sturnidae)and mockingbirds (Aves: Mimidae): Congruent mtDNA and nuclear trees for a cosmopolitan avian radiation 》,由康奈爾大學(xué)的兩位鳥類學(xué)者 Loveete & Rubensten 于 2007 年發(fā)表在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上,這篇論文對椋鳥科現(xiàn)在的分類產(chǎn)生較為重要的影響。
Loveete & Rubensten 首先將椋鳥劃分成幾個(gè)大類,然后再給出椋鳥科系統(tǒng)發(fā)育樹。
非洲有很多羽色華麗的的椋鳥,尤其是麗椋鳥屬(Lamprotornis )。
Loveete & Rubensten(2007)的論文對當(dāng)時(shí)椋鳥科的分類提出修訂建議不是在發(fā)育樹上直接標(biāo)注的,而是用文字描述,鳥又不全,用的是舊的拉丁學(xué)名,只能參考《 A complete species-level molecular phylogeny for the Eurasian starlings(Sturnidae:Sturnus,Acridotheres and allies): Recent diversification in a highly social and dispersive avian group 》 和 IOC V13.1 對系統(tǒng)發(fā)育樹進(jìn)行修正。
非專業(yè)人士,僅一個(gè)鳥類愛好者而已,如有錯(cuò)誤請見諒。
Spreo 屬的所有種合并到 Lamprotonis,并刪除 Spreo(Lovette & Rubenstein,2007)。
Cinnyricinclus 屬的艾氏紫椋鳥(Abbott's Starling)恢復(fù)為單型的 Arizelopsar(Lovette & Rubenstein,2007;Clements 2022;WGAC 2022)。
01、斑翅椋鳥
Zuccon 等 3 位鳥類學(xué)者同年發(fā)表《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alearctic–Oriental starlings and mynas( genera Sturnus and Acridotheres:Sturnidae )》,之后 Sturnus 被拆分成多個(gè)屬。
02、林八哥
03、八哥
04、白領(lǐng)八哥
05、紅嘴椋鳥(紅嘴八哥、緬甸八哥)
06、家八哥
07、絲光椋鳥
08、灰椋鳥
09、灰背椋鳥
10、灰頭椋鳥
11、黑冠椋鳥
單型,被描述為在巴基斯坦是局部化并不穩(wěn)定的,常見于尼泊爾西部,但不常見于尼泊爾的中部和南部,局部常見于印度,罕見于斯里蘭卡(Grimmett 等人,1998)。
其分布區(qū)包括中國與尼泊爾中、東部相鄰的邊境地區(qū),偶見于云南耿馬。
棲息于開闊的落葉、闊葉林和灌木林中,覓食水果和花蜜,也在地面和樹上尋覓昆蟲。
12、黑領(lǐng)椋鳥
13、斑椋鳥
14、暹羅斑椋鳥
單型,拆分自斑椋鳥,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不包括盈江),被描述為常見于泰國(Treesucon & Limparungpatthanakij,2018),罕見于柬埔寨(Goes,2014),在其他地方鮮為人知。習(xí)性與斑椋鳥相同。
15、北椋鳥
單型,被描述為常見的(Feare 等人,1998 ),遷徙途徑的南方地區(qū)似乎并不算常見。
棲息于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疏林草甸、河谷闊葉林,散生有老林樹的林緣灌叢和次生闊葉林,成群活動,夏季尋覓昆蟲、無脊椎動物 ,秋冬尋覓植物的果實(shí)和種子。
16、紫背椋鳥
單型,中國大陸為遷徙途經(jīng),臺灣是冬侯鳥,通常被描述為不常見于菲律賓,罕見于中國大陸,罕見于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常見于臺灣(Feare & Craig,1998)。
棲息于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疏林草甸、河谷闊葉林,散生有老林樹的林緣灌叢和次生闊葉林,小群活動,夏季尋覓昆蟲和無脊椎動物,秋冬食植物果實(shí)和種子。
17、粉紅椋鳥
單型,種群規(guī)模不低于 185 萬( BirdLife,2015),春夏季,新疆局部甚常見,多次在新疆旅行中見到它,只是那時(shí)不拍鳥,只觀鳥。
18、紫翅椋鳥
很遺憾, 下面這個(gè)進(jìn)化分支找不到完整的發(fā)育樹(太多的鳥沒有參與 Loveete & Rubensten 2017 的研究項(xiàng)目)。
庫賽埃島輝椋鳥、奇輝椋鳥已分別于 1827 年和 1780 年滅絕。
東南亞的熱帶雨林里也有不少漂亮的椋鳥和八哥。
19、亞洲輝椋鳥
亞洲輝椋鳥不是臺灣的本地種, 是引入的。
20、金冠樹八哥
21、鷯哥
椋鳥科鳥拍攝難易程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