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西安小雁塔、興慶公園今年剛剛重修恢復開放,書院門街區(qū)的拆遷改造又開始了??吹綍洪T沿街商鋪被圍墻圍擋起來的新聞照片,我還是頗有些感慨的。
和許多城區(qū)里的老街舊巷一樣,書院門街區(qū)總有種市井煙火氣。這里賣的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卻不是那些面向游客的精致風格、網(wǎng)紅氣質。它代表了老西安的某種情懷,也牽動了很多老西安的心。之所以書院門改造如此受關注,可能人們也只是怕它變成“曲江系”。
書院門這條街區(qū),我來來回回走過許多次。雖然并不是書法愛好者,也沒在這條街上買過筆墨紙硯,倒是也拍下了不少照片。翻出來今年年初我去書院門拍的照片,我們一起看看它原有的模樣吧!
今年年初,結束了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拍攝工作,我從碑林博物館西門一路向西,準備再次穿過三學街去書院門逛一逛。
很多人戲稱書院門是西安“最有文化”的街區(qū),因為這里街道兩旁賣的都是碑帖拓片、字畫裝裱、篆刻印章、古玩玉石,滿滿的書香氣息。書院門街的名字來源于“關中書院”,但它的雛形實際上和西安碑林有關。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藝術寶庫,碑林的拓片生意從宋代就開始了,從碑林里拿出來的拓片總是不愁銷路,所以捎帶著出售文房四寶的店鋪也都逐漸地聚集于碑林門外,形成了最早書院門文化街區(qū)的雛形。
你瞧,說它是西安最有文化的街區(qū),還真算的是名副其實。
出了碑林博物館西門,沿著路一直向西走,便是“三學街”。倒回去一百米有一面刻著“孔廟”兩字的墻,是原本西安孔廟的照壁,本身也是文物。這里是非常有氛圍感的一處拍照點,可能有些西安朋友的婚紗照就是在這里拍的。
“三學街”也屬于書院門街區(qū),沿途賣的也都是筆墨紙硯等。這里靠近碑林景區(qū),所以集合了很多“手藝人”,他們現(xiàn)場潑墨作畫雕刻,有些甚至成了“網(wǎng)紅”,比如大家熟悉的“扇子哥”等等。
穿過“文物天地”跨樓后向北走,到三學街和安居巷的交叉路口,就是書院門步行街了。我年初來的時候,這個區(qū)域在進行路面整修,看起來有些雜亂。
不過到了書院門步行街上,則一切如常,就是行人看著比平時少了很多。
一些書院門街景隨拍。
臨街的商鋪,古舊的匾額,各類筆墨紙硯,略顯雜亂的電動車、摩托車,構成了一幅和諧的市井畫兒。
書院門步行街不長,只要短短幾百米,但沿途卻分布著關中書院、于右任故居、寶慶寺華塔等人文古跡,另外還有兩個古玩市場。其中和書院門淵源最深的,還是關中書院。前面也和大家說了,書院門的名字也是從這座書院而來的。
關中書院是明、清兩代陜西的最高學府,是陜西著名學者、御史馮從吾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所創(chuàng)立。這個書院位列西北四大書院之冠,四川、甘肅、河南、河北等地學生也紛紛前來求學。每逢馮從吾開講,“環(huán)而聽者,常過千人,壇臺之盛,曠絕千古”,一時從學者竟達五千多人。
如今,關中書院依然是西安的一所大學的校區(qū),算是一座真正“活”著的書院了。這座書院原本是可以進入?yún)⒂^的,憑借身份證在書院校門口換票就可以進入了。不過因為疫情的原因,目前已經(jīng)暫停對外參觀了。
關中書院的斜對面,還有座名人故居——于右任故居。說來神奇,我來來回回來過書院門很多次,這座故居從來都是大門緊閉,但網(wǎng)上似乎又有游客進入?yún)⒂^過。不知道是不是我運氣不好的原因呢?
根據(jù)網(wǎng)上資料顯示:這是座關中傳統(tǒng)的民居院落,里面有三進院落,由門房、花園、廳房、上房、后院組成,里面現(xiàn)在也是于右任紀念館,展示著于右任的一些珍貴書法作品。
快到書院門大牌坊時,會經(jīng)過一座陜西師范附屬小學。這個小學始建于1908年,前身是“陜西師范學堂附屬兩等小學堂”,創(chuàng)建于1908年,距今113年了。
在書院門步行街的北口,路邊還有一座高高聳立的磚塔。如果不留心,很容易忽略。這座磚塔是寶慶寺塔,原本矗立在隋朝名剎寶慶寺內,如果今日寺廟已經(jīng)消失,只剩古塔留存至今。如今這座塔也是陜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過了寶慶寺塔,就到了游客最為熟悉西安城墻南門?;仡^再看書院門,愈發(fā)顯得原汁原味。只是不知道,這條老街舊巷,改造之后又會是什么模樣呢?
END
走走停停,我們一起看世界
○
小漁的行旅日記
○
旅行 | 攻略 | vlog | 攝影 | 心情
商務合作
旅行達人|自由撰稿人|百家號導師|入駐多家自媒體、OTA平臺
全網(wǎng)@小漁的行旅日記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