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dǎo)讀:
柴樸湯即小柴胡湯合半夏厚樸湯,是治療久咳常用的經(jīng)方組合。陳老曾指出“引起咳嗽的基本病理與運行于三焦的津氣有關(guān),津氣盈虛都能影響肺衛(wèi)宣降功能,氣郁津凝,尤為常見。一旦某一臟腑功能失調(diào),引起運行于少陽三焦津氣逆亂,壅滯于肺,肺失宣降,咳嗽作矣!小柴胡湯有升清降濁、利氣行津之功,使三焦津氣和調(diào)、肺衛(wèi)宣降功能恢復(fù),則咳嗽瘳矣!余每用此方加減,治療久咳不愈每獲良效,始信調(diào)氣行津是治療久咳關(guān)鍵?!毙〔窈鷾Ec苓甘五味姜辛湯、半夏厚樸湯等合用治療少陽夾痰、夾飲等久咳,相關(guān)用法驗案已廣為流傳,此處轉(zhuǎn)載張立山先生運用小柴胡合半夏厚樸湯時出現(xiàn)的誤治案2例,可進一步增加對此方的運用理解。
【病案1】
石某,女,39歲。
初診:2010年11月1日。
咳嗽反復(fù)發(fā)作7年,加重2個月。
既往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7年余,每年秋冬季發(fā)作。今年9月始發(fā)咳嗽,在北京市護國寺中醫(yī)醫(yī)院一直服用湯藥而效果不顯,考其所用方劑為潤肺化痰、祛風止咳之類。現(xiàn)仍咳嗽,呈陣發(fā)性,痰白質(zhì)稀,量不多,咽癢,晚間癥劇,夜難入眠,月經(jīng)正常,大便如常。舌暗紅苔薄黃膩,脈細弦。
舌苔膩,且咳痰,因痰白質(zhì)稀,故考慮內(nèi)有痰飲,病在太陰;咽癢,脈細弦,舌紅,為少陽證。辯證為少陽太陰合病,予柴樸湯加減再加桔梗、杏仁宣降肺氣。
處方如下:
柴胡12g,黃芩10g,清半夏15g,厚樸10g,
茯苓12g,紫蘇子10g,生姜15g,當歸10g,
桔梗10g,杏仁10g。
7劑,水煎服。
二診:2010年11月8日。
服藥后患者病情無明顯改善,現(xiàn)仍咳嗽,痰白質(zhì)稀量少,咽喉不利,早晚咳嗽明顯,口干,遇熱咳嗽加劇。舌暗紅苔黃膩,脈細滑。
服藥7劑后效果不佳,細問得知遇熱咳嗽加劇,舌苔黃膩,當屬陽明濕熱。屬少陽陽明合病,故改以甘露消毒丹加減。處方如下:
藿香10g,白豆蔻5g,茵陳15g,滑石15g,
石菖蒲10g黃芩10g,連翹12g,浙貝母10g,
薄荷10g杏仁10g,生薏苡仁18g,當歸10g。
7劑,水煎服。
三診:2010年11月15日。
服藥后癥減大半,遇熱易咳,大便可。舌紅苔薄黃,脈細滑。
繼服前方10劑善后。
按:
初診時脈細而弦、咽癢、陣咳,故考慮少陽證,痰白質(zhì)稀、苔膩為太陰里飲,遂處以柴樸湯加減。一周后癥狀無減,再辨雖痰白質(zhì)稀,但口干,遇熱咳劇,舌暗紅苔黃膩,柴樸湯加減無效,參照舌、脈、癥表現(xiàn),當屬于陽明濕熱,予王孟英甘露消毒丹加減。果真三診時癥減大半,苔亦轉(zhuǎn)薄,藥證相合,取效甚捷。
筆者考慮患者以前于北京市護國寺中醫(yī)醫(yī)院服潤肺止咳、涼潤之藥,潤之則病深不解,可能這也是患者來診時痰白質(zhì)稀的緣故吧。本案之誤在于初診時將痰白質(zhì)稀斷為太陰,柴樸湯加減無效后綜合舌、脈、癥(口干,遇熱則咳,舌紅苔黃膩)才斷為陽明。痰飲濕熱,一在太陰,一在陽明,治療迥異,療效大為不同,不可不察。
【病案2】
王某,女,50歲。
初診:2013年8月7日。
咳嗽1月余。
1個月來咳嗽,于北京市密云縣醫(yī)院就診,胸片未見異常,曾服黃芩瀉白散乏效。刻下癥:干咳少痰,痰色白,咽中異物感,自覺咽部有痰,質(zhì)黏難以咳出,咽干,大便成形。舌淡紅苔薄膩,脈細弦。
咽中異物感,咽部有痰,難以咳出,苔膩,屬太陽太陰合病之半夏厚樸湯證;咽干,脈細弦,屬少陽證。處以柴樸湯加減,因痰黏,加生石膏清熱解凝。處方如下
柴胡12g,黃芩10g,清半夏15g,炙甘草6g,
厚樸10g,蘇子10g,茯苓12g,生姜15g,
桔梗10g,炙枇杷葉10g,生石膏30g,當歸10g。
7劑。
二診:2013年8月14日
病情無變化,夜間咳嗽明顯,痰少色白,咽干癢,大便正常。舌淡紅苔薄,脈細弦。
病情無變化。咽干癢,咳嗽,脈細弦,為津血不足、虛熱上攻,屬陽明之麥門冬湯證,合瀉白散瀉肺熱。處方如下:
麥冬45g,清半夏15g,黨參10g,大棗10,甘草6g,山藥15g,牛蒡子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
7劑。
三診:2013年8月21日。
咳嗽明顯改善,病減大半,咽中不利,大便正常。舌淡紅苔薄膩,脈細滑。
服藥后取效明顯,換方準確,再服前方。
前方7劑。
四診:2013年8月28日
偶咳,咽干,無痰,大便正常。舌淡紅苔薄,脈細滑。
8月14日方去牛蒡子加玄參15g。
服藥14劑后病愈。
按:本患者咳嗽日久,初診時因咽部有痰、咽中異物感、咽干、脈細弦而考慮為柴樸湯證,但一周后病情無變化,提示辨證有誤。據(jù)咽干、少痰、脈細等陰津不足之象,思及麥門冬湯條文曰“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但此咽喉不利是否為咽喉有痰、膠結(jié)難出呢?疏方后周病情明顯改善,證明確系麥門冬湯證。因此咽喉有痰、干咳難出未必都是半夏厚樸湯證,麥門冬湯證也可以見到咽喉痰堵之梅核氣癥狀,本例初始辨證為柴樸湯證是辨證有誤。
至于咽喉痰堵之咳嗽,何時選擇柴樸湯?何時應(yīng)用麥門冬湯?
筆者個人體會是柴樸湯證是太陰少陽合病,當見少陽證之口苦、咽干、咽癢等癥,且見半夏厚樸湯證之太陰證表現(xiàn),如形盛、大便易溏、容易腹脹、舌胖等等;而麥門冬湯屬陽明之方,多見形瘦、虛火上炎、咳嗽劇烈,以干咳少痰多見,且見口干、咽干,甚至便干之陽明熱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