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簽: 雜談 |
原文登載于紐 約 時 報中文網(wǎng)風(fēng)尚版塊(2012年12月1日)。每兩周我寫的中外美食故事和食譜都會與大家見面。
最近網(wǎng)上熱傳一張紅燒肉的照片。燒肉的和吃肉的現(xiàn)在都成了坊間熱議的人物,就連照片上那鍋燉得不怎么正宗的紅燒肉,也引起了大家的議論。總該有個人義勇地站出來說:“勞駕,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家常紅燒肉真不是長這樣的?!钡共皇菍馊说目燎螅皇沁@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離開了“家”這個燒肉的場所,偏離了給“家人”燒來吃的心意,怕真就變了味道。
紅燒肉是最常見的家常食物了,每家都會燒。我記憶里的紅燒肉有好幾種形態(tài)。首先一種肯定是剛做好的,肥瘦相間的一碗。冒尖兒帶著熱氣顫顫悠悠上桌。但見汁濃色重,肉皮泛著誘人的柔光。另一種形態(tài)就是冬天做好的紅燒肉,放在院子里的石頭桌上,上面扣好一個大盆。冰天雪地里,紅燒肉隔夜變身。翌日打開大盆一看,碗面上凝固著一層不薄不厚的乳白色油膏。一塊塊紅燒肉,凹凸有致地埋在白色油膏下,俯瞰起來還真有點水墨畫的意思。過了一夜,紅燒肉更加入味,有時候顧不得等著熱開,用筷子扒拉出一塊。肉四周還掛有些許肉凍。這個時候一口吃下去,真是酣暢過癮。第三種形態(tài)就是以紅燒肉為主,和各種搭配輔料燉出的燴菜,這也是我最愛吃紅燒肉的原因。頭天燉好的肉放上雞蛋做元寶蛋,放上大白菜、百葉結(jié)、干扁豆或者粗粉條,就是有葷有素,味道合口的紅燒肉衍生菜。素菜這么一做,都搖身一變,美味翻番兒了。也只有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搶著吃里面入足味的素菜,而暫時顧不上紅燒肉本身了。
這么家常的紅燒肉,真要做的好吃,也要講究選料和烹調(diào)手法。
選料
豬的一身都可入菜,豬肉不同部位,做法也繁多且不同?!抖Y記·內(nèi)則》中就說:“豬‘剛鬣’則肥健”。說的就是好豬肉要選鬃毛硬挺的。這樣的豬,周身肉質(zhì)鮮美。豬肉切件,肥瘦相間的,就是肌間脂肪多,肉中“呈味”物質(zhì)也就多,用這樣的豬肉作出的菜肴,口味醇厚?!昂笸渭狻?,后腿肉”都屬這類。
我做紅燒肉,都會不費周折的搭配五花肉和前腿肉同時燉。五花肉是五花肋條上剔下來的不帶骨頭的方肉。五花肉又分為“硬五花(硬肋)”和“軟五花(軟肋)”。美好的一條五花肉,肥瘦相間有致,間隔排列開來。民間稱作“五花三層”。前腿肉的挾下部位又俗稱“不見天” (也有一說,“不見天”是豬后腿內(nèi)側(cè)的肉),多形象的名字。這塊前腿內(nèi)側(cè)的肉雖然見不到光,但因運動充足得以肥瘦相宜,是塊俗稱的“活肉”。五花肉和前腿肉各取一半。切成大塊。對,一定得是大塊。這樣燉出來的肉,不但吃得過癮,而且不柴。相當(dāng)適口。
我奶奶出生在蘇州大戶人家,家中珍饈筵席常有,她自己也會吃善做。她的一個個拿手菜,光是菜名說出來,都已經(jīng)讓人垂涎。得到她老人家真?zhèn)鞯奶K式紅燒肉,嘗過的沒有不稱絕的。提到這個蘇式紅燒肉的秘訣,真的一點就透。那就是“吃肉的原味”。我從小就記得家里人對紅燒肉時“炒糖色”的作法最看不上眼。因為炒糖色既是為了給肉掛上色,也是防止肥肉部分在后續(xù)的制作過程中“跑油”而使肉塊由大變小。過去窮人家吃上一頓肉不易,所以炒糖色的同時,還恨不得用足八角花椒茴香蔥姜蒜,其實都是為了人為地給豬肉加味。這樣,吃上一塊兩塊的,就頂住了,想來這些畫蛇添足的作法也真是窘迫生活的不得已而為之。在我奶奶看來,這種作法實在對不住自己,也更不能繼承先人“烹調(diào)”的真意——所謂 “無味乃有味之始”, 原味最美。
歷史上有過用不同烹調(diào)方法做出的紅燒肉,最早的在南北朝時就有了。《齊民要術(shù)》中記載了一個叫“奧肉”的食譜。就是肉斬件,先炒,再加豬油,酒和鹽慢火煮好。然后放入甕中,浸以豬油。吃的時候再取肉煮食。明清時的《調(diào)鼎集》里也提到過一道“燈燈肉”,也是大塊豬肉入鍋,加水及調(diào)味料,密封鍋蓋后,先用大火燒開,再撤去火,改用油燈一盞對準(zhǔn)鍋臍燒,燒上一夜至酥爛。
在美食歷史和家常味覺記憶中,都占了一席重位的紅燒肉,其實烹調(diào)起來相當(dāng)簡單。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家蘇式紅燒肉的做法。調(diào)味只用生抽(咸味)、老抽(上色)、姜片(去腥)、紹酒(去腥提鮮)和冰糖(提鮮增亮)。上好的豬肉,就要吃原味。至簡調(diào)味,為的是一享至美真味。
食譜:家常蘇式紅燒肉
原料:
1. 豬五花肉一斤半,豬前腿(或后腿)肉一斤半;
2. 生抽4勺(喝湯用的勺子),老抽4勺,也可根據(jù)個人口味適當(dāng)增減;
3. 姜4至5片;
4. 紹酒4勺;
5. 冰糖100-150克(冰糖用刀背或者搟面棍敲成小塊。蘇式紅燒肉偏甜,這里冰糖用量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增減);
6. 一滴滴香醋。
7. 開水(一定要加入開水,開水的量以沒過肉4-5厘米為佳)。
做法:
1. 豬肉切大塊(3.5厘米見方最好),浸在冷水里15-20分鐘,以便“拔”出血水。拔好的豬肉,瀝水待用;
2. 炒鍋燒熱,放一小茶匙食用油。炒香姜片后,放入肉塊,不斷煸炒,同時淋入“一滴滴”醋。翻炒直至肉塊變色。這個時候放入老抽、生抽、紹酒,再繼續(xù)煸炒2分鐘左右;
3. 肉塊均勻掛上調(diào)料后,加入開水。切記一定用開水,而且一次加足水!水需沒過肉塊4-5厘米,蓋蓋兒,大火煮開。煮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此間不要開蓋,用小火慢慢燉上2個小時再一刻鐘。此時開蓋,加入冰糖收汁。這里有兩種收汁方法。第一種:加入冰糖后可以再蓋上蓋子,轉(zhuǎn)中火收汁一刻鐘;第二種:加入冰糖后可以打開蓋子,轉(zhuǎn)大火,不斷把漸濃稠的湯汁,翻炒到肉上,即為“收汁”。用筷子插入一塊肉里,一下插進去,而且肉有軟且彈的感覺,那就大功告成了。
*上期我的文章“小面團的大世界”正好介紹了做饃的良方。就用這個饃,中間橫切一刀,配上紅燒肉(夾進饃之前,一定用叉子將肉塊攪碎些),再來點香菜和尖椒。蘇式紅燒肉配上陜北的饃,出彩好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