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若成(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鳥類均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牙齒,取而代之的是角質喙,但是鳥類的祖先——恐龍類爬行動物卻是長有牙齒的。在一億多年的漫長演化歷程中,鳥類是如何搞丟了牙齒呢?這是個看似簡單卻十分難回答的問題,也是鳥類演化研究中的前沿熱門問題,截至目前仍沒有公認的統一答案。故事將從第一只鳥和第一只沒有牙齒的鳥講起,介紹解答鳥類牙齒消失之謎的各種假說,大家可以沿著這個故事,去攀登鳥類演化的科學高峰!
第一只無齒鳥和最后的有齒鳥
要弄清楚鳥類牙齒消失之謎,必須先從鳥類的起源演化說起。鳥類起源于約1.5億年前的侏羅紀小型恐龍類動物,在活過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后,快速輻射演化出了各種不同的現代鳥類。現如今,地球上生活著約40個目,12000種不同的鳥類,而它們卻都沒有真正的牙齒(指由表皮和真皮共同發(fā)育來的牙齒)。
▲始祖鳥長期被認為是“第一只鳥”,但其實它屬于恐爪龍類,具有真正的牙齒和沒有愈合的尾巴。(圖片來源/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傳統意義上,人們將發(fā)現于1860年的始祖鳥類動物定義為最早的鳥。始祖鳥具有牙齒、羽毛和翅膀,以及沒有愈合的尾巴,具備恐龍和鳥的雙重特征,迄今為止被認為是連接恐龍和鳥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鳥類的起源。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生活在1.5億年前的始祖鳥并不是鳥類的祖先,而只是恐爪龍類,屬于非常規(guī)進化的帶羽毛的恐龍。鳥類的祖先則應該是以耀龍和擅攀鳥龍為代表的手盜龍類,它們同樣具有羽毛,頜骨前部也具有牙齒。這意味著在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程中出現了兩個分支,一個分支是恐爪龍類,但它們最后完全消失在地質史的長河中。另一分支是手盜龍類,它們隨后演化出了多種多樣的鳥類。不過,這兩類演化的中間物種都是具有牙齒的。
很快,第一只沒有牙齒的鳥類出現了,那就是1993年出土于中國遼寧北票的孔子鳥類(模式種為圣賢孔子鳥)。依據出土地層推算,孔子鳥類生活在約1.25億年前的晚侏羅紀至早白堊紀時期。這件比鴿子略大的標本上沒有牙齒,取而代之的取食工具則是套在頜骨前部的角質喙形結構??鬃峪B的尾骨愈合,形成了與現代鳥類一致的尾綜骨,相比于手盜龍類,孔子鳥類已經具有進化的特征。
▲孔子鳥類被看作是最早沒有牙齒的鳥類
具有先進的尾綜骨,沒有牙齒,那么孔子鳥就是現代無齒鳥類的祖先嗎?答案仍然是否定的。盡管具有諸多與現代鳥類一致的特征,但孔子鳥的胸骨仍然不發(fā)達,缺乏現代大多數鳥類為飛行而具備的龍骨突,并且它的頭骨具有兩個顳孔——這是更接近爬行動物的特征。所以,孔子鳥類僅僅是已全部滅絕的古鳥亞綱的成員。
讓我們沿著鳥類演化的道路繼續(xù)向前走。除了古鳥亞綱,在演化樹上還有更先進的兩類鳥:反鳥類(得名于肩膀部分的連接方式與現代鳥相反)和今鳥類(它們是包括現代鳥類在內的真正的鳥,狹義的“鳥綱”)。鳥類演化到這里,奇怪的事情卻發(fā)生了:早已在孔子鳥上消失了的牙齒又在更先進的類群里重新出現了!無論是反鳥類還是今鳥類中的黃昏鳥目,燕鳥目和遼寧鳥目,它們都具有牙齒,而其他今鳥類,卻又都沒有牙齒。換言之,反鳥類和今鳥類的三個目,就是最后的有齒鳥類。這些最后被牙齒武裝的鳥,都沒有逃過白堊紀末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和它們的恐龍祖先一起,消失在巨大的隕石撞擊之中。
百家爭鳴話鳥牙
從鳥類的演化分支和有無牙齒的特征來看,大部分的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鳥類都是具有牙齒的,但是較為古老的孔子鳥沒有牙齒,而較為先進的反鳥類和黃昏鳥類卻有牙齒,這種無規(guī)律的變化給研究牙齒消失之謎的科學家們設置了重重障礙。
最早提出假說的是荷蘭古生物學家海爾曼,他在出版于1926年的專著《鳥類的起源》中認為,角質喙的出現替代了牙齒的功能,牙齒失去了作用便消失了。這種假說雖然帶有濃重的“用進廢退”的色彩,但是長期以來卻沒有人質疑。不過通過前文的介紹,我們很容易就能發(fā)現這個假說的不足之處:它無法解釋既然孔子鳥已經用角質喙代替了牙齒,為什么更先進的后代——反鳥類和黃昏鳥類卻仍具有牙齒?
▲圖為黃昏鳥的骨骼化石,嘴中有數目眾多的鋒利牙齒。(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反鳥類中的伊比利亞鳥復原圖,它的嘴部還長有細小的牙齒。
另一種廣為流傳的假說認為,相比于套在頜骨表面的一層角質喙,數量繁多且凸出頜骨的牙齒會增加鳥的體重,增大空氣阻力,從而不利于鳥類的飛行,因此有齒鳥便逐漸競爭失敗,被淘汰掉了。這種假說看似很有道理——畢竟鳥類演化的一大主流方向便是減重、減阻。但是,從孔子鳥出現的晚侏羅紀到有齒鳥滅絕的白堊紀末,有齒鳥和無齒鳥可能共存了長達6000萬年的時間,且在此期間新出現的鳥類物種絕大多數也還是有齒鳥。如果無齒鳥在飛行上真有如此巨大的優(yōu)勢,情況應當反過來:無齒鳥快速繁盛,快速競爭過有齒鳥才對。
現代技術的發(fā)展為探索這個問題提供了有力的幫助。2020年9月,香港大學文森特·米勒新發(fā)表了一篇論文,文中運用激光激發(fā)熒光技術,通過分析孔子鳥的頭骨和角質喙結構后指出,孔子鳥類的所謂“角質喙”,其實和現代鳥類真正的角質喙只是看起來相似,但實際層次結構完全不同。這一研究結果暗示,孔子鳥類只是演化樹上的一根旁支,而它失去牙齒長出假“角質喙”也只是演化過程的一個美麗的意外,和現代鳥類失去牙齒并沒有演化上的因果關系。如果拋掉孔子鳥類,當我們再次梳理鳥類演化分支,時間線就順暢許多:鳥類的牙齒,是直到現代今鳥類身上才真正消失的。而至于黃昏鳥目這類具有牙齒的今鳥類,研究認為,黃昏鳥的祖先并沒有牙齒,它的牙齒是自己重新長出的,而它的牙齒也只是為適應黃昏鳥捕魚的食性而二次演化。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決定著鳥類牙齒的有無呢?2014年,加利福尼亞大學馬克·斯普林格教授發(fā)表的一項針對48種類群現存鳥類的全基因組研究或許提供了答案。研究發(fā)現,脊椎動物牙齒的生長被6個基因組成的基因集所控制,有的基因控制牙釉質層的形成,有的基因控制牙本質的生長?;驎r間溯源分析表明,這6個基因集可能早在1.16億年前的鳥類祖先中就全部或部分的失去了活性,導致鳥類的牙齒結構越來越簡單,最終到完全消失。這一假說也得到了解剖學證據的支持,中國科學院李志恒副研究員在對包括反鳥類,今鳥類在內的許多滅絕鳥類牙齒的微結構進行研究后發(fā)現,它們牙釉質下的多孔罩層逐漸消失了,這也就意味著牙齒是在逐漸退化,最終導致鳥類喪失了生成牙釉質的能力,牙齒便不能再生長。
▲難逃泥潭龍(復原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科學的探究是無止境的,針對基因突變論的假說,首都師范大學王爍博士也有不同的看法。他發(fā)現了一種奇妙的恐龍——難逃泥潭龍,這種恐龍剛出殼時具有42顆牙,而半歲時便只剩下34顆牙了。王爍博士認為,如果牙齒消失真的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那么在一個具體的動物個體上只會是要么長牙要么沒牙,類似于非此即彼的特征,絕會出現牙齒越來越少這種連續(xù)變化的情況。對于鳥類牙齒消失這一問題,王爍博士的看法是,由于鳥類發(fā)育時間和速率一致,也就是說相比于恐龍祖先,鳥類在發(fā)育時少走了一步,沒有長牙齒而已。相關的基因并不是突變消失了,只是沒有發(fā)揮應有的功能。
牙齒消失可能不是一次性事件
以往的研究和假說認為,除孔子鳥外,現代鳥類牙齒的消失應該是一次性事件,即有一類鳥牙齒消失之后,它所有的后代鳥類也都失去了牙齒。換句話說,所有無齒的現代鳥類具有同一個共同的祖先。不過,2019年一項新發(fā)表的研究則推翻了這一重要共識,從而打開了鳥類牙齒演化研究的新篇章。
這項由著名古鳥類學家周忠和院士領導的研究認為,牙齒退化在鳥類不同演化中發(fā)生了多次,無齒鳥們沒有統一的共同祖先。有的鳥類牙齒是在頜骨中從前向后退化的,有的鳥類則是由后向前逐漸退化。鳥類角質喙也是多次出現的。已有的化石表明,大量中生代鳥類支系獨立演化出了喙的結構,因此,角質喙的出現并不是牙齒退化的原因。這些顛覆性的結論告訴我們,牙齒的有無并不是鳥類演化的關鍵特征,不同的古鳥類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都不約而同的退化掉了牙齒,從而形成了現代鳥類無齒的現象。而現代不同的鳥類依靠形態(tài)多樣的喙來完成捕食,也就不再依靠牙齒。
▲紅腹錦雞,代表陸禽,具有短而彎的喙。
▲灰臉鵟鷹,代表猛禽,具有帶鉤的喙。
▲棕頸犀鳥,代表攀禽,具有巨大的喙
▲黑鸛,代表涉禽,具有長而直的喙。
我們在前文討論的鳥類牙齒中所說的牙齒,指的是由表皮層和真皮層共同發(fā)育而來,具有牙釉質、牙本質、牙神經等完整結構的牙齒。但是,牙形結構并不止這種完備的牙齒這一種形式。實際上,許多滅絕鳥類和現代鳥類都長有“牙”,不過大多數均為喙部的尖狀角質突起,與其他脊椎動物的牙齒完全不同。比如生活在250萬年前更新世的大型古鳥類——偽齒類,其頜骨便具有一列長長的牙狀凸起?,F代鳥類當中,灰雁,企鵝,秋沙鴨等也具有類似的顎部凸起,這均是為了適應食性而產生的特殊結構。
地球具有數十億年的歷史,大自然奧妙無窮,生物們?yōu)榱诉m應環(huán)境的變化,新的特征產生,舊的特征消失,演化出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系統。演化沒有方向,沒有意志,卻永遠充滿了謎一樣的魅力。
(責任編輯 / 陳天昊 美術編輯 / 劉伊娜)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