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雖然已經(jīng)失去了盛唐的氣象、中唐的詭譎,但作為后發(fā)的時代,它有著總結前人基礎的優(yōu)勢,故而在詩歌技巧上臻至了有唐一代的巔峰。由于社會板蕩與文化衰落,晚唐的詩人沒有了盛唐詩人的自信心,故而不能再大筆如椽地鋪寫古風,他們熱愛的體裁轉向了體制精致的五律與靈巧的七絕。前者由賈島、孟郊等窮士一脈發(fā)揚,而后者由李商隱、溫庭筠等人廣大?!兑褂昙谋薄氛胺Q是這一時期七絕體式的巔峰之作。
對于本詩主題,學界向來有'寄友'、'寄妻'兩種說法,筆者以為,本詩所傳達出的永恒性的思念已遠遠超出具體性的抒情了。尤其對于義山詩,不應執(zhí)有過強的'意圖意識',畢竟義山的寫作本身就是歧義叢生的。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脝枴墩撛娙住?/strong>
偉大的文本往往有內在的共通性,尤其是在技巧方面。而《夜雨寄北》在時空轉移上有精致的技術成分,我們可以在二者的比較中尋找出個性。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試觀上文,二者都在時空上運用了高超的切換技巧。先看《百年孤獨》:'多年之后',說明還有一個現(xiàn)在的時間節(jié)點,我們標記為a;'面對行刑隊'這是未來的時間節(jié)點,我們標記為b;'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是過去的時間節(jié)點,我們標記為c。在短短幾十個字里,馬爾克斯塑造出了三個時間節(jié)點,從a到b到c,后文就進入了c的一般敘述中。而最引人注目的卻是a,因為它幾乎沒有任何描述,迫使讀者在后文的閱讀中一定要找到a,并將其置于一個合適的時間標尺上,其技巧精熟令人稱嘆。
《夜雨寄北》這首先于馬爾克斯一千多年的作品,卻展現(xiàn)了更為復雜的技巧。'君問歸期未有期'這是兩人離別之時,是過去,我們標記為a;'巴山夜雨漲秋池',這一句有兩種解讀,一種是:詩人此刻所遇的正是'巴山夜雨漲秋池'的狀況,文本依據(jù)是詩題'夜雨寄北';另一種是:詩人對所寄者的歸期承諾,文本依據(jù)是前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我們不妨將此二義相并,以期得更豐厚的內涵。即:詩人別離時,曾許以'巴山夜雨漲秋池'之時便歸來的承諾,而此時已然'巴山夜雨漲秋池'了,而諾言卻不能實現(xiàn),以是為悲。這樣,這一句在時間刻度上就擁有了雙重節(jié)點:過去之將來(希望),當下(失望),我們標記為b。'何當共剪西窗燭',這一句同時指向對過去的回憶,與對未來的想象,我們標記為c。'卻話巴山夜雨時',在想象中又回顧了當下的心境('卻'字本身即有'返回、回顧'的意思,此處有暗示作用),標記為d。經(jīng)過梳理,我們發(fā)現(xiàn),在短短二十八字體量的七絕內,義山竟然不可思議地切換了四個時間節(jié)點。而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四個時間節(jié)點中竟可以繹出精準的詩意脈絡。
在a—b中,是很簡單的由回憶切回現(xiàn)實的思路,即由虛入實。c同時指涉了兩個虛境:過去與未來,這是全詩的關捩。d是對全詩的回應和收束,在d—a中,它是承諾的終點;d—b中它是對現(xiàn)狀的回憶;d—c中,它是對想象的具體化延展。奇妙在于,c本身就是虛境,在c的基礎上推演出d,是虛中衍虛,但是同時它的收束點卻是當下的b,于是全詩在逐漸虛化的過程中一下連接到現(xiàn)實,形成了一個精致的'環(huán)狀結構',該結構中又包孕著虛實的層次切換,使人不得不感嘆作者構思之精巧。
義山對晚唐詩壇突出的貢獻是心象與物象的交融,這方面探索甚深的李長吉天不假年,沒有在幽玄怪魅與日常語言中找到平衡,義山接武長吉,將這方面的探索發(fā)展到了另一個高度。
李商隱在表現(xiàn)心靈世界方面突出的貢獻是以心象融鑄物象。(余恕誠《唐詩風貌》)
'君問歸期未有期',說的是沒有回來的時期,這是一放,第二句緊接著就說,非要說個時期的話,'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時候我就回來,這是一收。兩句之間,已經(jīng)有了開闔關系。而這個'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承諾,很具有中國民族性的委婉之美,他給你承諾,但是承諾不是具體的、固定的,而是朦朧的。正如朱淑真詞: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而'巴山夜雨漲秋池'更妙的地方在于,'漲秋池'的物象完美地嵌合了人物的心象。特朗斯特羅姆說'我的岸很低/只要死亡上漲兩厘米/我就會被淹沒'(特朗斯特羅姆《卡麗隆》),因為秋水寄托的是情人的歸期,所以秋水與人的心境就緊緊關聯(lián)。而水的上漲的是緩慢的,它緩慢、緩慢地淹沒過人的心頭的堤岸。不動聲色,但這種等待的情緒卻會在靜默的延伸中蝕骨銷魂。
'巴山夜雨'將詩的色彩推向黑暗的屬性、水的屬性,但在第三句'何當共剪西窗燭'中,又點亮了一絲燭火,由遠鏡頭拉回到近鏡頭,是一個定格的特寫畫面。這樣,水與火、遠與近、冷與暖、實境與虛境、當下與未來多種方面的差異互相拉扯,共同造成了詩意的'張力'。
同時,尾句'巴山夜雨'四個字再一次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里。在近體詩中,尤其是絕句這種短小的篇幅中,是很忌諱'重字'的,但義山這里不僅不忌諱,反而將四個字完整地照抄下來,這顯然是有意為之(放翁'僵臥孤村不自哀'、'夜闌臥聽風吹雨'重一個'臥'字則可能是不仔細導致的)。兩次'巴山夜雨'的意象的出現(xiàn),對讀者的意識造成了一種'喚醒',而這種'喚醒'在讀者的腦熒屏上造成了'疊影'的效果。
以上的解讀可能異于常軌,但筆者抱持著'每一種異見都會為文本本身增殖'的信念將它敘述出來。我們可以看見,義山在這首短短的七絕中,展現(xiàn)了令人驚訝的技術含量,由此亦可管窺晚唐雖為唐詩史的衰世,卻也在技術上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不可任由淺人妄非之。
?
作者子鈞,詩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