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和白水之間,在北郭和東城之間,詩人送別友人。在這里相互告別,從此就好像無根的飛蓬一樣,萬里漂泊。
浮云就好像游子不舍的情誼,落日就好像故人不舍的心情。
揮一揮手,就此別過,離群的馬兒對著長空發(fā)出蕭蕭長鳴。一:助詞,加強語氣。名做狀。
蓬: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干枯后根株斷開,遇風飛旋,也稱“飛蓬”。詩人用“孤蓬”喻指遠行的朋友。班馬:離群的馬,這里指載人遠離的馬。班,分別;離別,一作“斑”。
解讀李白的詩歌,不適合逐字逐句的翻譯,而適合幾句一停,或是讀完整再慢慢意會。這是由李白歌行體詩歌特點決定的。他往往會以一組整齊的意象,描繪出一個共同的主題,諸如這首“送別”主題,還有“自由”、“思鄉(xiāng)”、“懷古”等主題。如果我們把句子割裂開來分析,就不能感受李白詩歌的律動流暢之美,整齊闊大的意象之美,一氣呵成的氣勢之美,精妙絕倫的藝術(shù)之美。單看開頭,我們也不能把它分開來理解,而是應(yīng)該合起來理解。即,在青山與白水之間,在北郭與東城之間,李白在此送別友人。一個“橫”,一個“繞” ,說明了李白送別的心理感受,即橫臥的青山也阻擋不了送友人的腳步,環(huán)繞的白水也阻斷不了送友人的情誼。這樣理解,才更加體現(xiàn)李白詩歌的精妙之處。如果單單分開看,就會成為簡單的寫景詩句,體現(xiàn)不出李白的匠心獨運,渾然天成。頷聯(lián),對仗簡直是“險中求生”,“此地”對“孤蓬”,也虧李白想得出,且對得工穩(wěn),最難得是后面的對:“一為別”對“萬里征”,簡直是高妙絕倫,無出其右。不但工穩(wěn)情深,而且符合李白歌行體的抒情風格,曉暢淋漓,痛快之極。頸聯(lián),“浮云”對“落日”,“游子意”對“故人情”,也是要合起來理解才更加體現(xiàn)李白的流暢之妙。在“浮云”與“落日”之間,在“游子意”與“故人情”之間,李白在這里即將與好友分別,整個天地仿佛都在為他送別,這種氣吞山河的氣勢,不就是余光中所評價他的那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么。尾聯(lián),將天地萬里的場景收到眼前來,坐在分開的馬上,揮手作別友人,就連馬兒都好像為他們的離別感到憂傷,對著天空發(fā)出陣陣哀鳴。他的那些膾炙人口的送別詩,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等等,早已深入人心,成為送別詩永恒的經(jīng)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