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2017年4月22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作為致敬嘉賓參與了中央電視臺“朗讀者”欄目,訪談中,先生談詩憶往,暢談人生的味道、詩詞的味道、吟誦的味道。葉先生一生歷經(jīng)坎坷,波折起伏,一生的點點滴滴都在她的詩歌里有著清晰的印記。
如今,93歲高齡的葉先生依然站在課堂上。有人勸她,年紀大了,該多寫點書,少教些課。話雖有理,但葉先生一直認為只有當面的傳達才更富有感染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結(jié)束在講臺上……”
*以下文字節(jié)選自《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三聯(lián)書店2013年5月刊行)“結(jié)束的話”。文章版權(quán)所有,轉(zhuǎn)載請與微信后臺聯(lián)系。
文 | 葉嘉瑩
我是一個很平常的人,而且胸無大志。所以大學畢業(yè)后,就老老實實去教中學,并沒有像現(xiàn)在的年青人,有許多要上研究所或出國的理想,更從來沒有過要成為什么學者專家的念頭。我的研究也從來沒有什么預定的理想目標,我只不過是一直以誠實和認真的態(tài)度,在古典詩歌的教研道路上不斷辛勤工作著的一個詩詞愛好者而已。而且我的生活并不順利,我是在憂患中走過來的,詩詞的研讀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
我對于自己從來沒有以學者自期,對于自己的作品也從來沒有以學術(shù)著作自許。然而數(shù)十年來我卻一直生活在不斷講學和寫作的勤勞工作之中,直到現(xiàn)在我雖然已退休二十多年了,但我對工作的勤勞,還是像以前一樣。我之所以有不懈的工作的動力,其實就正是因為我并沒有要成為學者的動機的緣故,因為如果有了明確的動機,一旦達到目的,就會失去動力而懈怠。我對詩詞的愛好與體悟,可以說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種本能。因此無論是寫作也好,講授也好,我所要傳達的,可以說都是我所體悟到的詩歌中的一種生命,一種生生不已的感發(fā)的力量。中國傳統(tǒng)一直有“詩教”之說,認為詩可以“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當然在傳達的過程中,我也需要憑借一些知識與學問作為一種說明的手段和工具。我在講課時,常常對同學們說,真正偉大的詩人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的,是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的,在他們的詩篇中,蓄積了古代偉大詩人的所有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yǎng)。而我們講詩的人所要做的,就正是要透過詩人的作品,使這些詩人的生命心魂,得到又一次再生的機會。而且在這個再生的活動中,將會帶著一種強大的感發(fā)作用,使我們這些講者與聽者或作者與讀者,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在這種以生命相融匯、相感發(fā)的活動中,自有一種極大的樂趣。而這種樂趣與是否成為一個學者,是否獲得什么學術(shù)成就,可以說沒有任何關系。這其實就是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我本來是一個完全從舊傳統(tǒng)教育中成長起來的人,從小所受的訓練就是對古典詩文的熟讀和背誦。我父親和我的老師都是老北大的外文系畢業(yè)的,經(jīng)常提醒我學習英文的重要,但是我在初中二年級時,就發(fā)生了七七事變,學校就把英文課減少到每周只有兩小時了。中學畢業(yè)時,我沒有為將來的出路與收入多加考慮,就按自己的興趣考入了輔仁大學國文系,英文課也只上了一年,輔仁大學的中文系就再也沒有英文課了。大學畢業(yè)后從中學教到大學,從一般的古文教到詩詞的專著,一直再也沒接觸過英文。完全沒有想到過出國,更別提什么中西文學理論的結(jié)合。
我后來出國教書,是臺灣大學派我去的。我先生因為他被關了那么多年,不想在臺灣呆了,非要出去。可是他自己又出不去,所以看到我有機會出去,就堅持讓我把孩子先帶出去,他也就能出去了。而更巧的是那時大陸是封閉的,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來往,歐美的學者想學中文的都得去臺灣學,而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的中國古典詩詞都是我教,教育部教育電視臺辦的“大學國文廣播教學”課程也是我在教,他們也別無選擇,就都到我班上來聽課,后來他們又要求把我交換到國外去。那時我本來也不敢去,因為我英文也差不多忘光了,怎么跟那些洋學生去打交道。
我們?nèi)叶嫉搅吮泵酪院?,為了全家的生活,我不得不硬著頭皮接受了加拿大U.B.C大學用英文教書的工作。我不但每天要查著英文字典來備課,還要查著字典批改作業(yè),看考試卷子和研究生論文。不過盡管就是這樣困難,也沒有影響我對中國古典文學本來的熱愛,我仍然是想把詩歌中的一種感發(fā)生命,要盡力傳述和表達出來。我的英語雖然并不高明,但學生的反應很好。所以我覺得人真的要靠逼,逼也就逼出來了。我如果不是被這樣逼著,我的英文肯定早就忘光了。像顧先生對我說的要求,我是絕對做不到的。天下的事情真是很難說,不知道是怎樣的機緣成就了你。我就是這樣被逼著非要查生字,時間長了,我的英文水平慢慢提高了。我不但好為人師,也好為人弟子。我就常常去旁聽一些西方文學理論的課程,借一些西方文學理論的書來看,每當我發(fā)現(xiàn)西方文學理論中有的說法與中國傳統(tǒng)詩論有暗合之處時,心里就非常高興,當我面對一些主觀、抽象的傳統(tǒng)詩話而無法向西方學生做出理論上的解釋時,就引用一些西方文學理論的說法,常常收到很好的效果。西方有一位解析符號學女學者克里斯特娃(Kristeva)說“我不跟隨任何一種理論,無論那是什么理論”。也許克氏所說的不跟隨任何一種理論,是因為她自己足以自創(chuàng)一種理論的緣故;而我不跟隨任何一種理論,是因為我認為“理論”只是一種捕魚的“筌”;而我的目的只是在得“魚”,并不在制“筌”。我在早年讀書時,見到過一首小詩,“彩云影里神仙現(xiàn),手把紅羅扇遮面,直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我在教書和寫作中引用一些西方文學理論,只不過是因為仙人在彩云影里,若隱若現(xiàn),有時一下子看不清楚,我只是借用羅扇的方位來指向仙人而已。
| 70年代攝于哈佛燕京研究室。
我小時在家里讀書,第一本開蒙的讀物就是《論語》。我當時對《論語》中所記述的孔子的仁者與智者的境界,當然沒有什么真正的體悟,但是我對于書中所記述的有關人生修養(yǎng)的話,卻有一種直觀的感動和好奇,比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我現(xiàn)在還記得當時聽到這句話時的震動好奇和深深地被吸引,心中有一種很強烈的沖動。我只是想“道”是一個什么樣的東西???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怎么說早上懂了這個東西,晚上死了都不白活?還有“五十而知天命”,那么知天命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還有“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蔽耶敃r確實不懂,但這些話確實曾給了我一種震撼,引起了我一種強烈的好奇心。當然我自己本是一個平凡的人,真正遇到憂患挫傷的打擊時,我的承擔能力就受到了嚴重的考驗。
回想我一生,遭遇了三次沉重的打擊。我最早受到的一次打擊就是1941年我母親的去世。那時我的故鄉(xiāng)北平已經(jīng)淪陷有4年之久,父親遠在后方多年沒有音信。我那時也只有十七歲,身為長姐,我要照顧兩個弟弟,而小弟當時只有九歲,生活在物質(zhì)條件極為艱苦的淪陷區(qū),困難的程度可想而知。一般說來,我是一個對于精神感情的痛苦感受較深,而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艱苦則并不十分在意的人。母親去世后,我感受最強的是一種突然失去蔭蔽的所謂“孤露”的悲哀,這在我當時所寫的《哭母詩》及《母亡后接父書》等一些詩中有明白的表現(xiàn)。對于當時物質(zhì)生活的艱苦,我不僅并不在意,而且能夠采取一種以堅強的意志來擔荷苦難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的形成,我想大約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因為我小時候背誦的《論語》、《孟子》里說的“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那些使人自信和自立的話,在我心里確實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二是因為我的老師顧先生,他自己雖然體弱多病,但在他的講課中所教導我們的,卻是一種堅強的擔荷精神。我當時背誦得最熟的是他的一首《鷓鴣天》:
說到人生劍已鳴,血花染得戰(zhàn)袍腥。身經(jīng)大小百余陣,羞說生前身后名。心未老,鬢猶青。尚堪鞍馬事長征。秋宵月落銀河黯,認取明星是將星。
受顧先生的影響,我也一改以前多愁善感的詩風,寫出了“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伐茅蓋頂他年事,生計如斯總未更”的詩句,來表達我直面苦難不求逃避的態(tài)度。古人說:欲成精金美玉的人品,須從烈火中鍛來??嚯y的打擊是一種挫傷,但同時也是一種鍛煉。我想這種體悟,大概可以說是我在第一次打擊的考驗下,所經(jīng)歷的一段心路歷程。
| 1943年與顧隨(前坐者)及同班同學在顧家合影,后排右二為葉嘉瑩。
第二次打擊對我其實是最重的,它幾乎影響了我一生。陶淵明說“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又說“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當?shù)谝淮未驌舻絹頃r,衣食雖然艱苦,但生活基本上是穩(wěn)定的,我不僅可以不改常規(guī)的讀書上學,在學業(yè)上有師友的鼓勵支持,在生活上還有伯父、伯母的關懷照顧。所以苦難對于我才能夠成為一種鍛煉,而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但是第二次打擊到來時完全不是這樣了。那時我已遠離家人師友,身在臺灣。我先生被海軍拘捕死生未卜,當我經(jīng)過拘審帶著女兒從警察局出來以后,不僅沒有一間可以棲身的“敝廬”,而且連一張可以安眠的“床席”也沒有。這還不算最大的痛苦,其實最大的痛苦是來自于我先生本身的問題。
關于我的先生,這是多少年來我一直不愿意提起的,那是很難以想象的。1978年我在《王國維及其文學評論》那本書的后敘里也簡單說過一點,但那都是非常表面的、非常浮淺的,真正的情況我沒有寫,我所說的其實已經(jīng)隱藏了很多難以訴說的事情。我說他從監(jiān)獄出來以后性情發(fā)生變異,實際上是一個借口,我不愿意只說他的不好,就歸罪于多年的監(jiān)禁使他變成這樣。其實不然,是他本來就是如此的。我不肯說,是因為我一向不愿意說別人的壞話,何況是自己家里的事情,所以一直替他隱瞞了很多,現(xiàn)在有些事我以為也還是不說為好。
前面我提到我跟趙鐘蓀認識是因為他的堂姐是我中學的英文老師,不管趙鐘蓀怎么樣,我回來以后還去看望過他堂姐,因為她畢竟是我的老師,其實她并不大跟趙鐘蓀來往。那時我還不知道趙鐘蓀曾經(jīng)做過一些為親友所不齒的事,她跟我說了很多話,我不大懂她的意思,后來才明白她是知道趙鐘蓀做的那些事情的。
這么多年,我雖然一直不對人說這些事,但是我的詩里其實寫了一些我的婚姻之不如意。在我的詩詞稿里,收了三首,1976年,我大女兒去世時,我寫了《哭女詩十首》,其中最后一首曾經(jīng)說:
從來天壤有深悲,滿腹辛酸說向誰。痛哭吾兒躬自悼,一生勞瘁竟何為。
“從來天壤有深悲,滿腹辛酸說向誰?!闭f真的,我人生最傷痛的就是這件事,但是我沒有辦法說。后兩句“痛哭吾兒躬自悼,一生勞瘁竟何為?!蔽页钥嗄蛣诘氖裁炊甲?,忍受著精神上的痛苦,承擔著經(jīng)濟上的壓力。當然我是為了我們的家,也為了兩個孩子。我的大女兒當初跟我一起被關,趙鐘蓀被關了將近四年,是我一個人帶著她,雖然吃了很多苦,但也是相依為命度過的那幾年??!所以我說“一生勞瘁竟何為”。
這首詩大家還是不大容易看出來的,后邊我還寫了一首《天壤》:
逝盡韶華不可尋,空余天壤蘊悲深。投爐鐵鑄終生錯,食蓼蟲悲一世心。蕭艾欺蘭偏共命,鴟梟貪鼠嚇鹓禽?;仡^三十年間事,腸斷哀絃感不禁。
這首詩不解釋的話,其實一般人也還是看不出來,而我當時之所以這樣寫,也就是不想讓人家看出來。因為中國的舊傳統(tǒng),對于婚姻的事情是不說的。做妻子的無論有什么樣的不幸,一般都是不說出來的,這是中國傳統(tǒng)做女子的一種婦德。但是婚姻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事實。像秋瑾她寫了跟丈夫的事,那都是解放的、進步的女子。雖然秋瑾所處的年代比我更早,可是她的革命思想比我開放。我是在舊家庭長大的,比較保守,所以多年來我從來不說。
這首詩的題目是摘取第二句里的兩個字。李商隱的很多詩都是這樣做的,《詩經(jīng)》里也有這樣的例子,所以摘取一首詩里的兩個字做題目是可以的,這個題目不會有人注意?!疤烊馈逼鋵嵱袀€典故,是說謝道韞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她覺得王家有不少的才智之士,而她嫁的這個丈夫沒有那么好的才華。所以她結(jié)婚以后,常常說他們王家的子弟都有這樣那樣的才華,“不意天壤之間竟有王郎”,就是說,沒想到天地之間有像王郎這樣的人,她的意思是對她的丈夫不滿意。所以如果有心人看到“天壤”這兩個字,知道這個典故,就能看出來我這是寫婚姻的不如意。只不過謝道韞還只是因為丈夫才華不夠好而生的感慨,而我與她則完全不同,因為我所遇到的人是一個完全無法理喻的人,是你們一般人所難以想象出來的一種人。
我這個人還是比較寬厚、容讓的,一個人但凡有點感情、有點理性,我也是能夠跟他相處的。而且我平生也從來不會因為一個人沒有才能,沒有工作,或者學問低就看不起人家。我從來不這樣想,我盡量希望把事情做好,可是他就是要把所有美好的東西毀掉。1971年的時候,嚴復的女兒請我去西雅圖大學教書,因為我已經(jīng)被UBC大學聘為終身教授,就介紹我先生去了??墒且荒暌院笏突貋砹?。為什么人家不聘他了,我也不知道,因為凡是他不如意的事,從來不許我問。他回來以后,就又開始整天發(fā)脾氣。那時候過圣誕節(jié),我不愿意在我們艱苦的時候,讓孩子們覺得人家過圣誕節(jié)都挺高興的,我們家怎么不同。我的愁苦從來不跟孩子說,總是愿意她們都好好的。我就買了圣誕樹,而且裝飾得漂漂亮亮的。我還給每一個人都買了禮物,讓大家高興高興。可是不知為什么,他上去就把它毀了,把樹上的裝飾扔了一地。他這個人整個美感的經(jīng)驗、品味跟人家也都不一樣。比如說溫哥華我家的院子里有很多樹,對于樹木我們一般人都喜歡它枝葉扶蘇的樣子,但我不在家的時候,他就找人把那些樹的枝子都給剪了,那些大樹,葉子那一部分都沒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很粗的樹干。人家都很奇怪,問我你們家這是什么樹,怎么都這樣子。我真是沒有辦法,我也爭不過他,為了避免跟他吵架,我就把一切都放棄了。所以我們家一切的事情,都是他愿意怎么樣就怎么樣。
這件事我也寫過一首詩,人家也不大能看出來的,是1985年寫的,題為《為茶花作》:
記得花開好,曾經(jīng)斗雪霜。堅貞原自詡,剪伐定堪傷。雨夕風晨里,苔階石徑旁。未甘憔悴盡,一朵尚留芳。
“記得花開好,曾經(jīng)斗雪霜”因為茶花開的很早,有的時候溫哥華還在下雪,茶花就已經(jīng)開了;“堅貞原自詡,剪伐定堪傷”,我這是說茶花能耐風雪嚴寒,它的品格是堅貞的,可是它遭到剪伐,被人給傷害了;“雨夕風晨里,苔階石徑旁”,我是說不管風雪朝暮,我們家這棵茶花仍然在院子的臺階石徑旁站立著;“未甘憔悴盡,一朵尚留芳”,雖然在這種挫折中,雖然別的枝子都被剪掉了,可還是有一朵花綻開了自己的芬芳。我這是說茶花自己有這樣的持守。在人生的風雪朝暮中,我也是這樣的。
| 1948年結(jié)婚照
我想我們的婚姻也許最初就是一個錯誤。說起來我跟我先生當時也認識了兩年多,我那時年輕,樣子也不錯,他追求我。那時他對我是絕對有感情的,這是絕對不假的,可是我對他呢?我可以說,完全沒有使我心動的感覺。所以有人問我初戀的經(jīng)驗,我說我沒有,我這樣說并不是表示我當年怎么樣的保守,是真的沒有。我說以前也有些人給我寫信,我都不回,如果當時真的有一個人我也覺得很好,我也愿意的話,我也不是絕對不回信的。只是我并沒有覺得哪一個寫信的人值得我回,所以我不回信。跟趙鐘蓀認識是因為有好幾層關系,主要是因為他堂姐是我的老師,他妹妹是我同年不同班的同學,我不能不理他;而我的同學侯瑛的男朋友跟他是同事;而且他有個同學的弟弟跟我弟弟是同學,所以他就借著題目總到我們家來,后來時間長了,他對我也不錯。我這個人真的是好心辦錯事,他那時又失業(yè)又生病,他為什么丟了工作,我也不知道,他也從來沒跟我說過。他的姐夫給他在南京找了一個工作,可是他說我不跟他訂婚他就不去。我想既然他對我也不錯,他為了我的緣故不肯離開北京,他又失業(yè)又生病的,他的姐夫給他在南京找個事,機會也不容易,而且我那時曾經(jīng)以為他是因為常請假到北京來看我,所以才失去工作的,自己覺得對他應有所彌補,因此既然他說如果跟我訂了婚他就去,就算了吧。這是我當初的一個錯誤。他跟我交朋友的時候,我自己就覺得很奇怪,我常常想,人家那些小說、電影都把愛情說得那么美好,我怎么一點感覺都沒有呢?我應該承認,我既然對他真的沒有愛過,那么不管他是貧病交迫,我也不應該因為同情就答應他,所以我是好心辦了錯事。后來我雖然盡我的力量,希望做一個好妻子,家里的責任我該盡的都盡了,我也能吃苦耐勞,而且獨立工作支撐整個家庭,但是其實沒有愛情。這一點我想他也會感覺到??赡芩詾槲覐那皼]有愛情,結(jié)婚以后就會有的。可是結(jié)婚以后就更沒有了,因為從前我還是同情他的,結(jié)婚以后我就發(fā)現(xiàn)他跟我很多地方在本質(zhì)上相差太遠了。但是我還是盡量想做得好一點,我是一個很盡責的人,不管是做妻子,還是做主婦,我都盡我的責任。可是愛情是無可奈何的一件事情,不是你讓它有它就有的,你覺得應該有它就有的。再加上后來他又不得意,被關了很多年,因此變得無理而狂暴,何況他本性就是一個自私而怪僻的人。我想他的心里也有相當?shù)拿堋?/span>
我現(xiàn)在這樣說,其實已經(jīng)對他沒有什么怨恨。我引過一首王安石的詩,題目是《擬寒山拾得》。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我所記住的與原詩并不完全一樣,但我更喜歡自己記住的詩句:
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造眾業(yè),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這是說風把瓦從屋頂上吹落下來,把我的頭打破了;“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瓦自己也被摔碎了,不只是我頭破血流;“眾生造眾業(yè),各有一機抽”,人類的眾生之間造作了很多恩怨的事情,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某一種因素;“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你也不用恨這個瓦,這個瓦也是不由自主的。他天生來這種性格,那也無可奈何。他受過的教育,就是以男子為中心,可是事實上他在社會上的能力又不能達到這一切,是社會的因素和他生來性格上的因素造成的這種狀況。
我想這人生,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你落到什么地方,不是你所能掌握的,你不知道會落到哪里??墒遣还苈涞侥睦?,無論命運或者機遇把你落到哪里,你都要盡量做好,這是自己應該做到的。我就是這樣,不管命運把我拋到哪里,我都愿盡最大的努力盡量做好。
從前小時讀的那些道德文章都是人家說的,我并不大懂,后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慢慢對中國古圣先賢的理論有了一些體會。古人常常說“守身如執(zhí)玉,積德勝遺金”是說你自己應有一種操守,保守你的自身,就如同拿著一塊玉一樣,你不能讓玉摔碎,也不能讓玉有污穢、有瑕疵。我覺得,這是一個要好的心情,不管是做人,還是做學問,我都是這樣的。我這樣做,還不是為了讓別人贊美,而是已經(jīng)成為我的一種本能。我應該對上天,如果從宗教來說,就是對神有一個交待。我想一個人你怎么做、怎么想,不是對人的問題,是對自己,對上天的問題。所以孔子也說:“不怨天,不尤人”,你也不要怨上天,也不要怨別人?!跋聦W而上達”,你腳踏實地地向下努力學習,而使你有一種智慧或者一種覺悟,能夠通一種天理。“知我者,其天乎?”這是《論語》里邊的話,我當年當然不懂,現(xiàn)在慢慢的懂了。小時我對孔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焙芎闷?,這個“道”到底是什么?我現(xiàn)在覺得真的是有一點知道了。人生要有一種持守,不管落到什么地步,經(jīng)歷什么樣的事情,你都要有自己的持守,不能夠失去你自己。
關于我婚姻的不幸,這是我最難以啟齒的話題,挺沉重的,我不愿意跟別人說??墒俏业娜松?,完全避開它就不完整,而且它在我人生里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就只好把它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 1974年攝于U.B.C.校園,長女婚禮,右二為葉嘉瑩。
1975年時我的兩個女兒相繼結(jié)婚,我正在慶幸自己終于走完了苦難的路程,可以過幾天輕松的日子了。誰知就在1976年春天,我竟然又遭受了更為沉重的第三次打擊。我的才結(jié)婚不滿3年的長女言言竟然與其夫婿宗永廷在外出旅游時,不幸發(fā)生了車禍,夫妻二人同時遇難。這次打擊到來時,那真是像從天而降的霹靂。我真沒想到我在歷盡憂患的余生,竟然會遭遇到如此殘酷的不幸。我當時實在是痛不欲生,但因為多年來我一直是我家所有苦難的承擔者,我不得不強忍悲痛立即趕到多倫多去為他們料理喪事。我是一路上流著淚飛往多倫多,又一路上流著淚飛返溫哥華的?;氐綔馗缛A后,我就把自己關在家中,避免接觸一切友人,因為無論任何人的關懷慰問,都只會更加引發(fā)我自己的悲哀。我仍然是以詩歌來療治自己的傷痛。我寫了十首《哭女詩》,其中第四首寫了“萬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撫養(yǎng)付飄風?;厮捡唏賾阎腥?,二十七年一夢中”,第九首寫了“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逼人一世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余哀”這些詩句。寫詩時的感情,自然是悲痛的,但詩歌之為物確實奇妙,那就是詩歌的寫作,也可以使悲痛的感情得到一種抒發(fā)和緩解。不過抒發(fā)和緩解還不能使我真正從苦痛中超脫出來,我的整體心態(tài)仍然是悲苦而自哀的。其實我從50年代,內(nèi)心一直是悲苦的,多少年來都是如此。一個人其實也很奇怪,可能一定是真的受到很沉重的打擊,痛苦到了極點的時候,你反而有了一種覺悟,才真正會把自己投向更廣大更高遠的一種人生境界。古人說物必極而后反,也許正因為我的長女言言夫婦的去世給了我一個最沉重的打擊,所以使得我在極痛之余,才有了一種徹底的覺悟。
我的老師顧隨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要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yè),以悲觀之體驗過樂觀之生活”。當年我對這兩句話并沒有深刻的了解,如今當我經(jīng)歷了一生的憂苦不幸之后,現(xiàn)在對這兩句話才有了真正的體會和了解。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不再只想自己的得失、禍福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廣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而且更巧的是,就在我的大女兒1976年去世那一年,大陸“四人幫”倒臺,文革結(jié)束。1977年我再次回國探親,看到了祖國的中興氣象。我在旅行的時候,看到雖然經(jīng)歷了文化大革命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破壞,還是有那么多人喜歡中國的古典詩詞。這使我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有了新的期待和寄托,我發(fā)現(xiàn)我還可以回國教我喜歡的詩詞,我還可以把我繼承下來的一些傳統(tǒng)回報給自己的國家。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從悲苦中走出來的一個心理過程。我不辭勞苦地投身于回國教書,并且把我的退休金拿出來一半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shù)基金”,正是有這樣的緣故?!榜勨帧笔俏业睦蠋燁欕S先生的庵號,“永言”是我的女婿“永廷”和女兒“言言”的名字。前者表示的是我對老師所寄托于我的傳承的愿望,后者則表示的是我對青年的繼起者的關懷。我現(xiàn)在已完全超出了個人的得失悲喜。我自己用我剩余的生命做著我終生熱愛的古典詩詞教研的工作,每年春天回到溫哥華,秋天回到南開大學,以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拖著這么重的行李往返大洋兩岸,我只想為我所熱愛的詩詞做出自己的努力。
| 1979年初抵天津與南開大學諸教師合影,右三為葉嘉瑩。
回想我平生走過的道路,是中國的古典詩詞伴隨了我的一生。我從一個童稚天真的詩詞愛好者,首先步入的是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的道路,后來為了謀生的需要,又步入了古典詩詞教學的道路,而為了教學的需要,我又步入了古典詩詞理論研究的道路。我對于創(chuàng)作、教學和科研本來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但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何況我還經(jīng)歷了諸多憂患。首先是為了教學與科研的工作,而荒疏了詩詞的創(chuàng)作,又為了繁重的教學工作,而沒能專心致力于科研。
在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我沒有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詩人,在研究的道路上,我也沒有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學者,那是因為我在這兩條道路上,都沒有做出全身心的投入。但是在教學的道路上,雖然我也未必是一個很好的教師,但我卻確確實實為教學工作,投入了我大部分的生命。
說到講課,我跟別人講的也不一樣。別人講詩是注重知識、背景,我是對于文字里面所傳達的生命比較重視,而不是那些現(xiàn)實的、外在的東西。當然現(xiàn)實的、外在的東西不是不重要,可是我的注意力不在那邊。我的字也寫得不好,我覺得文字只是一個符號,是外表,而時間是寶貴的。所以我的字寫的很潦草,我不肯花時間一筆一畫的去寫。我也曾經(jīng)想要改善一下我自己,去年暑假我在溫哥華下決心寫寫書法,我寫書法的時候,是一筆一畫的好好寫??墒俏乙粚懫鹞恼聛?,就擋不住了,一下就寫得很快了。
我講課從來不寫稿子,你把稿子寫出來了,到那一念,什么都死了。雖然溫、韋、馮、李這幾家的詞我常講,但我每次講的時候,也都有新鮮的感覺。從這些詞人的作品我所發(fā)揮出來的是活的,有生命的東西。我真的覺得,什么東西你一寫下來,到時候一念,它就沒有一個再成長的過程了。我在講的時候,我不寫出來,雖然這些東西以前也講過,可是到時候它還是新鮮捧出來的,我當時也在感動之中,所以才能帶同學們?nèi)ジ袆印?/span>
我這個人天生來對現(xiàn)實的東西不大注意,這可能是一種缺陷。我看過林海音的書,她在北京只住了短短的幾年,可是她把北京的大街小巷風土人情都寫得栩栩如生。我在北京生長了二十幾年,那些街道我也都走過,可是好像我什么都沒有看到,而林海音看到那么多東西,所以我就覺得我對現(xiàn)實的東西感覺不那么敏銳。我所感覺敏銳的是詩歌里面的東西,詩歌里面的每一個字那種非常微妙的作用我都能感覺到。還不止是詩歌里文字,是詩歌透過文字所表現(xiàn)的生命里面的感受。我常常關在我那個小研究室里面,人家都覺得很悶很無聊。而我由于對于詩歌的喜愛,只要打開書本,書本里所反映的古人,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品格一下子真的都活起來了,我就可以沉沒其中,真是自得其樂。
我現(xiàn)在每天做的事情都是與詩詞有關系的,不管是講課、看書還是寫稿子,都是與詩詞有關的。詩詞真的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在想,等我老得跑不動了,就留在大陸?zhàn)B老。我的小女兒說溫哥華醫(yī)療保健,設備都很好,生活環(huán)境也好,應該留在溫哥華養(yǎng)老??墒俏矣X得,留在那里,沒有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我留在這里,有很多喜歡詩詞的學生,我們之間有很多共鳴和感應。這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我還可以跟學生在一起,整理我那上千盤的講課錄音。這里有跟隨我三十年的學生。三十年的師生保持聯(lián)系,這天下還有很多;可是三十年來,我每次講課,這些學生居然還都來聽,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一件事情。我常常問她們,我講的你們都聽過了,可是怎么還來聽呀?一般來說,教書都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而我這鐵打的營盤還有鐵打的兵!
| 1987年在北京國家教委禮堂舉辦唐宋詞系列講座時,接受各報刊記者訪問。
我在《詩馨篇》一書的序言里說過:“在中國的詩詞中,確實存在有一條綿延不已的、感發(fā)之生命的長流?!蔽覀円欢ㄒ星嗌倌甑牟粩嗉尤?,“來一同沐泳和享受這條活潑的生命之流”,“才能使這條生命之流永不枯竭”。一個人的生命總有走完的一天,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命脈,要依靠年輕一代繼續(xù)傳承。
近年來,常常有人問我這些古典的詩詞,對我們現(xiàn)代人有什么意義?我認為,詩歌的價值在于精神和文化方面。這不是由眼前現(xiàn)實物欲的得失所能夠衡量的。近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過分重視物質(zhì)的結(jié)果,也已經(jīng)引起了西方人的憂慮。1987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位名叫布魯姆(Allen Bloom)的教授,曾經(jīng)出版了一本轟動一時的著作,題目是《美國心靈的封閉》(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這本書的作者認為,美國今日的學生在學識和思想方面已經(jīng)陷入了一種極為貧乏的境地,其結(jié)果是,對一切事情都缺乏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見解。這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實在是令人憂慮的。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是可喜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nèi)f萬不能丟失了自己民族最淳樸的文化傳統(tǒng)?,F(xiàn)在有些人,只會數(shù)銀行的存款有多少,房子有幾間;只注重外表的美,爭先恐后去做美容手術(shù),卻不知道,“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只有內(nèi)心的美才是恒久的。還有一些人,只知道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丟失了最起碼的文明、道德。殊不知情操、品格是自己的操守,不是為別人守的。一個人不能只活在物質(zhì)世界,那樣的人經(jīng)不住任何打擊,也經(jīng)不住任何誘惑。渾渾噩噩一輩子,無法盡到一代人的責任,只是白白浪費了糧食。學人文學科的,更應該擔當起把民族精神命脈傳承下去的責任,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責任,我們要承前啟后,各自負起自己的責任來。不能讓中國古代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和精神財富,在我們這一代損毀、丟失。
有人說我在國外生活,溫哥華氣候又是那么好,你跑回中國去干什么?雖然我在加拿大也有我喜愛的工作,可是在國外工作,不足以完成一個中國古典詩歌教師的使命。因為我們中國文化的根基、傳統(tǒng)是在我們自己本國,要把這個根基和傳統(tǒng)延續(xù)下去,必須回到中國,去教中國的學生。人生各有自己的意義和價值,我追求的不是享受安逸的生活,我要把我對于詩歌的生命體會,告訴下一代的年輕人。我親自體會到了古典詩歌里邊美好、高潔的世界,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他們進不去,找不到一扇門。我希望能把這一扇門打開,讓大家能走進去,把不懂詩的人接引到里面來。這就是我一輩子不辭勞苦所要做的事情。
| 1999年在駝庵獎學金頒獎儀式上。
孔子晚年總結(jié)自己思想歷程時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鬃悠呤龤q就死了,他沒有說八十以后怎么樣,最近有些訪問者常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我的回答是,孔子雖然沒有說過八十以后如何,但我自幼誦讀論語,深感其中有一句話似乎可以終身行之者,那就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 三聯(lián)版葉嘉瑩作品精選
葉嘉瑩作品六種(三聯(lián)版)
01 迦陵談詞
02 好詩共欣賞:陶淵明、杜甫、李商隱三家詩講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