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在鄭州七中復(fù)讀。
臘月二十三前后,在鄭州醫(yī)學(xué)院附近,有兩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子,嘻嘻哈哈地打鬧著,她們不停地甩著摔炮,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吸引了好多人的目光。我從來沒有見過女孩子放鞭炮,所以多年以后,這一幕我還經(jīng)常憶起。
我最難忘記的是孩提時春節(jié)的鞭炮聲。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哥哥姐姐們在火盆里砰玉米,一粒一粒地數(shù)著炒豆守歲。我搖搖欲墜,實在挺不下去了,就一遍一遍地叮囑兄姐明天一定要早點喊我起床。我那么早起來,不為別的,就為了和小伙伴們爭搶地上沒燃放的鞭炮。那時候,大人沒有更多的錢給孩子們買鞭炮,不知從哪個年月留下的風(fēng)俗,小孩子們就自力更生靠撿拾鞭炮來滿足自身的玩樂需要。大約凌晨兩點,就有人起來放鞭炮了。二哥、三哥一般會在四點半鐘左右喊我起床。我臉也不洗,就順著鞭炮聲一家一家趕過去和小伙伴們搶撿鞭炮。主人像現(xiàn)在發(fā)喜糖一樣,拎著鞭炮,在我們面前轉(zhuǎn)著圈燃放。煙霧之中,我們尋找著遺落在地上星星點點的火光,用腳踩著、跺著,鞭炮不時在我們的腳下啪啪炸響。著急時,我會直接用手去掐火捻。鞭炮在手里炸開或者在口袋里鳴響,是常有的事。幸運時,如果能撿到一大串未燃放的鞭炮,我們會像中彩一樣高興。從漆黑的凌晨,我們會一直搶到天大亮。
那些未燃放的鞭炮捻子很短,我不敢像扔手榴彈一樣用手拿著燃放。這些我搶來的戰(zhàn)利品,大部分都放在地上或者讓三哥幫忙把燃放了。
那些年最常見的鞭炮有四種,一種是掛鞭,編成串的,一個鞭炮叫一頭或一響:一種是大零炮,像食指一樣粗長,一捆五十個,只能一個一個地燃放;還有一種小砸炮,像榆錢和拇指蓋大小,一個一個鑲嵌在紙上。我們拿磚頭和石子砸,響聲低沉還有許多啞炮;最高級的是一種叫鉆天猴的沖天炮。我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和勇氣,才敢拿著柄托,點燃炮捻,讓里面藏著的一個一個小炮尖叫著沖向夜空,耀眼地釋放禮花,然后把自己炸得粉碎。
鞭炮里填充的炸藥有兩種,一種是黑色的,一種是黃色的。黑色的炸藥,性格溫和。我們把沒捻子的鞭炮折斷,把黑色炸藥倒出來,撒成一縷,用火柴點著,它就像一條火龍,在你眼前游動,瞬間就消失了。黃色的炸藥,性子烈。只有膽大的人,才敢去點一折兩段的黃色炸藥。它在你的手和眼睛還沒離開時,就在點燃的瞬間炸開了。敢點黃炸藥的人,在我們眼里是英雄。
現(xiàn)在大零炮已經(jīng)很少見了。越來越安全,威力越來越大的鞭炮,讓孩子們快樂地點燃著我們的夜空,裝點著我們的生活。
大年初一我生日。這一天,漫天的禮炮,全球的華人,都在為我祝福呢。
商林溪,1971年出生,河南省濟(jì)源市人。年少時寫詩,現(xiàn)常以散文記錄家庭生活。
大河文學(xué),為您每日推薦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
編輯微信:44991299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