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書法之二張飛《飛鳳山摩崖》
今年6月,閬中啟動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的擴建工程,將張飛廟由原來的6600多平方米增加到1.2萬平方米,工程即將完工,將于近日開園。昨日,閬中市文管所所長鄭勇德向本報(注:華西都市報)獨家披露稱,張飛廟開園時將首次向游客展示一件“鎮(zhèn)館之寶”——疑為張飛書法真跡的“立馬銘”碑。鄭勇德說:“據(jù)考證,作為大將軍的張飛還是一位書法家,可謂一員儒將?!?br>
張飛大勝曹軍長矛刻字
據(jù)《三國志》記載:當年張飛以少勝多,把曹操名將張郃打得大敗而退。張飛難抑喜悅,當即以石代紙,以丈八蛇矛作筆,在八濛山上書寫了“立馬銘”兩行隸體大字,以示記功勉士兼羞曹軍。大清才子紀曉嵐曾有詩贊曰“那知根本攀崖字”。用槍作筆在石頭上刻字,筆力雄健,功力深厚,這確非一般書法家可為。元吳鎮(zhèn)《張翼德祠》詩作云:“關侯諷左氏,車騎更工書。文武趣雖別,古人嘗有余。橫矛思腕力,繇像恐難如?!币馑际菑堬w的書法很有造詣,連三國著名的書法家,魏國的鐘繇、吳國的皇像都比不上他。復旦大學樓鑒明老師(原上海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在研究和編寫《中國書法史》時也發(fā)現(xiàn)張飛是個畫家、大書法家。
“立馬銘”碑出水嘉陵江
《閬中地方志》“碑目”中曾記載:“閬中存有張桓侯書石碑,可惜湮滅于歷史的塵埃,今人無緣見到”。
張飛用矛所書“立馬銘”碑只聞其名,不見其“碑”,那么張飛廟的“立馬銘”碑又是如何現(xiàn)身閬中的呢?據(jù)碑林管理人員介紹,1986年,閬中修建嘉陵江大橋,修橋工人從滔滔江水中打撈出了這塊石碑,經(jīng)專家考證,它就是《閬中地方志》中記載的失傳的閬中張桓侯書石碑了。
據(jù)悉,1986年,閬中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這塊“立馬銘”碑立下了汗馬功勞。
是否張飛真跡存爭議
那么,這塊“立馬銘”石碑現(xiàn)在何處呢?經(jīng)鄭勇德指點,記者來到閬中市錦屏山碑林。在碑林中,有一塊文為“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于八濛立馬勒銘”的石碑,共22字,四行排列,石碑被玻璃罩圍住。經(jīng)記者再三解釋,碑林管理人員方才協(xié)助取下玻罩,記者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至于這塊“立馬銘”碑是否張飛親筆所書,閬中市文管所所長鄭勇德說,當年張飛在八濛立馬勒銘時,將字鐫刻在石壁上,隨后到閬中做官,“立馬銘”碑極有可能是張飛將拓片帶到閬中后,由當時的工匠所刻,因年久失傳,后在嘉陵江打撈出水,重見人世;從發(fā)現(xiàn)的這塊碑石字跡可以看出,字跡十分光滑,與張飛使用丈八蛇矛所刻有一定差距。目前,對張飛所書“立馬銘”碑有一些爭議,是否張飛真跡尚有待研究。
近來北京出版社印行了顏、柳、歐幾種字體的《標準習字帖》。在這幾本字帖的《編后》中,有如下一段話:
“我國書法家很多,不能一一介紹?!覈鴷也⒉幌抻谖娜耍鋵⒅幸嗖簧?,如張飛、岳飛等,文武兼?zhèn)涞膶㈩I中尤多,如顏真卿、范仲淹等?!?
有的讀者看見這里說到張飛,很驚奇,來信問道:
“張飛是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熱如奔馬,長坂坡一聲吼,喝斷了橋梁水倒流的人物,怎么也會是書法家呢”會不會這是姓名的巧合呢?若不是,請把張飛的書法介紹一下,并設法讓大家欣賞欣賞張飛的字跡。”
現(xiàn)在我就按照來信的要求,談談這個問題。
相傳張飛不但能寫字,還會畫畫。而且這位被稱為書法家兼畫家的張飛,并非姓名巧合,他恰恰就是三國時代蜀中的大將燕人張翼德也!你說這是難以置信的嗎?然而,這個傳說卻很有影響,事實上也不是全無根據(jù)的。
有關張飛書法的記載,最早見于南北朝時代梁陶宏影的《刀劍錄》。他寫道:
“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后被范疆殺之,將此刀人于吳?!?
一部分人解釋說,這個《新亭侯刀銘》便是張飛自己寫的。但是現(xiàn)在原物既已失傳,此說也無從對證了。
此后似乎很少有人談起張飛的書法。到了明代,出現(xiàn)了一部《丹鉛總錄》,其中另有一條關于張飛書法的記載:
“涪陵有張飛刁斗銘。其文字甚工,飛所書也。張士環(huán)詩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瞞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據(jù)三分國;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常嚴劍佩;人間刁斗見銀鉤。空余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復為劉!”
從這一則記載看來,銘文似乎是張飛自撰自寫的??上覐膩頉]有見過這個銘文,不知道是否有哪一位朋友能夠找到它的真跡或可靠的拓本。特別是四川彭水縣的讀者,最好就在當?shù)夭橐幌?,到底有沒有張飛寫的刁斗銘。如能找到并且把它發(fā)表出來,供大家研究和欣賞,那就太好了。
另外,大約也在明代,四川流江縣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摩崖石刻。這便是所謂《張飛立馬銘》,又叫做《八蒙摩崖》,明代陳繼儒的《太平清話》等書早有記載。這個銘文是:
“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合于八蒙,立馬勒銘。”
這個銘文現(xiàn)在只能找到清代光緒年間的一個拓本。據(jù)清末胡升猷的題識稱:“桓侯立馬勒銘,相傳以矛鍮石作家,在四川渠縣石壁。今壁裂字毀。光緒七年六月,檢家藏拓本,重鉤上石。”對于這個拓本,曾經(jīng)有許多人鑒定過,認為它不象是漢代的碑刻,可能是后人所造。同時,據(jù)《四川總志》所載,銘文中“軍”字作“張”字,“銘”字作“名”字,與拓本又有出入。原跡是在流江縣或是渠縣,說法也不一致。如果四川的讀者,能夠到這兩個地方去看看是否還有這個摩崖石刻的殘跡或古拓本,憑實物下判斷,我想不難把真相弄清楚。
除了這幾件相傳為張飛的字跡以外,我們無妨順便提一下張飛的畫。據(jù)明代卓爾昌編的《畫髓元詮》載:
“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
可惜的是我們現(xiàn)在再也找不到張飛畫的真跡了。而且光憑這一條記載似乎證據(jù)也太薄弱,不能確切證明張飛的畫究竟如何。
說到這里,我愿意再提出一點,請讀者注意,就是歷來相傳的岳飛字跡,如“還我山河”、“前后出師表”等,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證明并非岳飛的真跡。岳飛寫的字根本不是那個樣子,而是與“還我山河”等字跡很不相同的另一種面目。近年來上海文管會收集到的南宋拓本《風墅帖》上刊載有岳飛的信札,他的字體非常接近于蘇東坡。我希望有朝一日再發(fā)現(xiàn)古代的拓本或圖籍,其中也許很幸運地載有張飛的書畫,那就謝天謝地,大家可以皆大歡喜。
這并不完全是一種幻想,因為古人和今人一樣,如果敢寫敢畫,即便不好,也能寫出和畫出一點東西來。張飛是三國時代的大英雄,難道他就沒有大膽寫字畫畫的勇氣不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