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超級會員在學習投資理財知識時發(fā)現,不同的投資大師在資產配置上的策略是不同的。
比如巴菲特的方法是:用10%的資產投資短期國債,90%的資產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而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爾則根據投資者自身的年齡來分配債券和股票的投資比例:假設你今年30歲,那么你應該持有30%的債券和70%的股票。
究竟哪個才是更適合自己的呢?這位超級會員困惑了。
今天,小巴就結合890新商學App里的相關課程,跟大家分享一個適合普通大眾的資產配置策略。
01
配置兩個保障型賬戶
資產配置的方式十分個性化,一千個人可以有一千種不同的配置方式,因此,需要我們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風險偏好等,構建投資組合。
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可支配的投資金額。
常識出發(fā),我們需要預留足夠的錢,來滿足日常消費、預防意外發(fā)生以及保障長期生活。由此,我們可以設置兩個保障型資產賬戶:日常開銷賬戶和杠桿賬戶。
在日常開銷賬戶中,預留未來3-6個月的日常生活開銷資金,這部分錢可以直接是活期存款,也可以放在諸如余額寶、零錢通一類的貨幣基金中。
杠桿賬戶存放的是我們的“保命錢”,主要用來應對突發(fā)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等。從這個目標出發(fā),我們可以為這個賬戶配置意外傷害險、重疾險等保險產品。利用保險來以小博大,實現杠桿的作用。
02
配置兩個收益型賬戶
如果你想獲得理財增值,那么除了預留保障型資產,還需要為自己準備收益型賬戶。
我們在配置此類賬戶時,需要把雞蛋分散到不同的籃子里,因此可以進一步把投資收益賬戶拆分成長期收益賬戶和高收益賬戶。
長期收益賬戶的主要作用是抵御通脹,它最關鍵的點在于穩(wěn)定而不是高收益,相應的產品選擇可以是銀行固定儲蓄、國債、穩(wěn)健型理財產品等。
而高收益賬戶里的資金,就用來做存在一定風險的投資,為家庭創(chuàng)造高收益,一般可以選擇股票、基金、房產等投資品。
03
靈活配置賬戶比例
除了賬目分類,還要注意具體的配置比例。當我們處于不同人生階段時,可用投資金額和風險承受力是不一樣的。
配置上考慮的維度有以下兩點:
首先要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
如果想要科學地測算出自己這方面的能力,有一個方法可以試試。
如今理財類的App上都配有風險測評工具,如果你對自己的風險承受力拿捏不準的話,可以借助這些工具進行評估,然后再根據測評結果和投資建議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投資方向。
舉個例子,小巴在某App上測試的結果是平衡型,那么相應的資產配置建議就是:45%放置在高收益賬戶、35%放置在長期收益賬戶、15%作為日常生活開銷賬戶、5%作為其他綜合保障型配置。
其次要考慮自己處于怎么樣的人生階段。
如果目前你的財務性收入(也就是工資、獎金等)處于快速增長期,那么可以選擇比較激進的、兼顧風險的資產配置策略。比如可以將保障型賬戶和收益型賬戶的比例調整為4:6,高收益賬戶和長期收益賬戶的比例調整為5:1。
如果你是家里的頂梁柱,需要養(yǎng)活多位家庭成員,就不適合冒太大風險,那么可以考慮在前面的基礎上,將高收益賬戶和長期收益賬戶的配置調整為1:1。
如果你目前處于退休或準退休的階段,那么就要偏向于防守型的資產配置策略,提升保障型賬戶的占比。比如,可以把保障型賬戶和收益型賬戶的比例調整為5:5,同時盡量縮小高收益賬戶占比,甚至可以完全放棄,只保有長期收益賬戶。
在恰當的時候,配置恰當的資產,就好像選對風口,而做好這點離不開系統(tǒng)的理財知識體系。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