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對生動的表現(xiàn)出了國家間的更替變化。秦之前,春秋戰(zhàn)國戰(zhàn)火四起,國家分裂。秦無道,漢滅之。漢末,國家分裂,三國分立。三國后進入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外族入侵直至隋朝楊堅統(tǒng)一中國,結束了幾百年的分裂格局,同時開創(chuàng)了開皇之治的繁榮局面。然而好久不長,這個國家僅僅存在38年,便因為暴政為唐所替代。
隋朝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起了一個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上隋朝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并且興修了大運河,同時周邊國家均對其臣服并積極學習隋朝各種措施,其中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雖然隋朝在歷史上存在時間很短,但其卻對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到唐盛世起到一個很好的承接作用,也給了唐王朝極大的警示,為唐朝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就是這樣一個很短的朝代,卻是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個朝代,歷代皇帝均死于非命。
隋文帝楊堅是隋朝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滅后梁,滅南陳,建立隋朝統(tǒng)一中國,同時琉球群島也歸降隋朝。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勵精圖治,兩隋朝的政治經(jīng)濟均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形成了開皇之治。同時隋文帝下令修建首都西京大興城(即后來唐長安城原形),開漕渠(大運河的基礎)。然而這樣一代偉大的帝王,在臥床之時卻因發(fā)現(xiàn)楊廣之真面目,被自己親生兒子所殺。
隋煬帝楊廣一直是隋朝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一代帝王。隋煬帝初期國力強盛,其因此一方面營建洛陽,開鑿隋唐大運河、修馳道與筑長城,另一方面征討四方,擴充版圖。也正是由于如此大興土木而又好于戰(zhàn)爭,勞民傷財致使國力衰竭,最終引起可政治危機,群雄四起,全國各地紛紛叛亂。隋朝因此迅速走向覆滅,大業(yè)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與裴虔通等人發(fā)動兵變,隋煬帝被殺,隋煬帝侄子楊浩被擁立為帝。
隋煬帝侄子楊浩是秦王俊的兒子,襲父爵封為秦王,雖被擁立為帝,但也只是個傀儡。同年,宇文化及便殺之自立為帝。
大業(yè)三年(617年),李淵起義,同年占領長安,并擁立隋煬帝第三個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隔年隋煬帝被殺,李淵認為楊侑已無用處,楊侑即被逼禪位,隔年即傳來死訊。
大業(yè)四年(618年),得知隋煬帝死訊之后,洛陽留守“七貴”擁立隋煬帝次孫越王侗為帝,改元皇泰,即隋哀帝,又稱皇泰主。次年隋哀帝被王世充所廢,同時被幽禁在含涼殿,兩個月后又被殺害,隋朝至此滅亡。
隋朝的興盛起于隋文帝的征戰(zhàn)沙場統(tǒng)一中國以及建國后的勵精圖治,卻又由于一代暴君隋煬帝而走向滅亡,隋文帝之死,眾人之痛惜,而隋煬帝之死,眾人大喜,而后幾位皇帝卻均死的可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