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是現(xiàn)代化的綜合類博物館,座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目前館藏文物達13萬多件,其中一、二級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作為我國重要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和宣傳教育基地.
一.賈湖骨笛
所處時代:距近7800年-9000年的新石器時代
器物規(guī)格:長23.1厘米、七孔
出土?xí)r間:1987年
出土地點: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
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被稱為“中華第一笛”!賈湖骨笛不只是中國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更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實驗證明,賈湖骨笛不僅能夠演奏傳統(tǒng)的五聲或七聲調(diào)式的樂曲,而且能夠演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shù)民族或外國樂曲。它的出土,改寫了先秦音樂史乃至整部中國音樂史,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它的橫空出世,無疑為我們研究中國音樂與樂器發(fā)展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更重要的是它作為罕見的史前神器、作為中華民族必須翻越的從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對此后聞名于世的中國禮、樂制度,土生土長的中國道教、道家,乃至整個中華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響!
二、杜嶺方鼎
所處年代:商代早期
器物規(guī)格:高87厘米口邊61厘米*61厘米
出土?xí)r間:1974年
出土地點:河南鄭州商城遺址
該鼎為多范分鑄而成??诔书L方形,上立二次鑄成的拱形立耳一對,深腹,腹壁微內(nèi)斂,平底,下有四個上粗下細的空柱形足,器身四面和四隅各鑄單線獸面紋一組。每面兩側(cè)與下部飾乳釘紋,足上部各飾獸面紋。這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的大型銅方鼎,是研究商代前期青銅冶鑄的寶貴資料。
杜嶺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銅重器,更是中國乃至世界于人類的青銅時代,所創(chuàng)造的第一座青銅文明紀(jì)念碑――杜嶺方鼎是目前人類所能認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為完美、保存最為完整的青銅重器。
三、“婦好”鸮尊
所處時代:商代晚期
器物規(guī)格:通高45.9厘米口徑16.4厘米
出土?xí)r間:1976年
出土地點: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
盛酒器,形體呈貓頭鷹狀,昂首、圓目、寬喙、小 耳、高冠,雙翅并攏,雙足與垂尾共為三點支撐,后頸有口,上有蓋,內(nèi)壁鑄“婦好”二字銘文。背有獸首弓形鋬。器身滿布縟麗的紋飾,造型典雅凝重,為商器之精品。
此尊以鸮作生活原型,寬喙高冠,圓眼豎耳,頭部略揚,挺胸直立,雙翅斂羽,兩足粗壯有力,同垂地的寬尾構(gòu)成一個平面,給人沉穩(wěn)之感。鸮首后部有一呈半圓形的蓋子,其上飾以立鳥及龍形鈕。裝飾著獸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鸮背。
尊表面花紋滿布,喙與胸頸部上飾出蟬紋,高冠外側(cè)飾羽紋,內(nèi)側(cè)飾倒夔紋,兩側(cè)各飾一身雙首的怪夔一條,雙翅裝飾卷曲的長蛇,間雜菱形紋。頸后飾有獸面紋。背后鋬下飾展翅飛翔的鸮紋。紋飾如此繁復(fù)不窮,使人嘆為觀止。
婦好墓青銅器在裝飾紋樣和手法上,已形成獨特的風(fēng)格:主紋高出器物表面,再以陰線的刻紋相輔,令整個器物的紋樣主次分明、色調(diào)層次變化明顯。鸮尊無疑是這一風(fēng)格的最佳代表,非凡的鑄造工藝,超絕的設(shè)計思維使其具有的魅力是經(jīng)久不衰的。
四、玉柄鐵劍
所處時代:西周晚期
器物規(guī)格:身長20厘米 莖長13厘米
出土?xí)r間:1990年
出土地點: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虢季墓)
劍身為鐵質(zhì),鐵質(zhì)劍身與銅芯相接,銅芯部嵌入玉莖內(nèi)。劍首及莖身接合部均鑲以綠松石片。出土?xí)r已折為兩段,劍身外包一層絲織品,并被裝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劍鞘內(nèi)。
考古學(xué)將漫長的人類社會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三個時代,分別對應(yīng)于歷史學(xué)上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三種社會形態(tài)。玉柄鐵劍玉柄、銅芯、鐵身,它的發(fā)現(xiàn),把中國冶鐵史向前推進了200年,標(biāo)志著作為社會生產(chǎn)力新代表的鐵器已經(jīng)萌芽,宣告封建社會即將來臨。稱的上是“中華第一劍”!
五、蓮鶴方壺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器物規(guī)格:高120厘米 口徑31厘米
出土?xí)r間:1923年
出土地點:河南省新鄭城關(guān)李家樓村
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該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瓣形,中間平蓋上立一展翅欲飛之鶴;壺頸兩側(cè)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為耳;器身滿飾蟠螭紋,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體小獸,圈足下有兩個側(cè)首吐舌的卷尾獸,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構(gòu)思新穎,設(shè)計巧妙,融清新活潑和凝重神秘為一體,被譽為時代精神之象征,“神仙世界”的無字之碑!
六、云紋銅禁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器物規(guī)格:通高28.8厘米 長103厘米 寬46厘米
出土?xí)r間:1978年
出土地點:河南省淅川下寺2號楚墓(子庚墓)
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鏤空云紋,十二只龍形異獸攀緣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為足。其工藝精湛復(fù)雜,令人嘆為觀止。此禁整體用失蠟法(熔模工藝)鑄就。文獻所見中國最早用失蠟法工藝的時間,在唐代初年---《唐會要》說,高祖武德年間鑄造開元通寶,用的就是失蠟法。因失蠟法文獻所見較晚,學(xué)界一般認為中國失蠟法工藝源自印度。1978年云紋銅禁的出土,將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歷史向前推進1100年-----此禁鑄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是楚康王在位時的令尹(相當(dāng)于宰相)---子庚豐富隨葬品中的杰作之一.
七、四神云氣圖
所處時代:西漢早期
器物規(guī)格:南北長5.14米 東西寬3.27 面積16.8平方米
出土?xí)r間:1987年
出土地點:河南永城芒碭山梁國王陵區(qū)柿園墓
柿園墓的主人是西漢梁國第二代王——梁共王劉買,是大名鼎鼎的梁國開國藩王梁孝王劉武(漢文帝的次子)的兒子,該墓出土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被譽為“敦煌之前的敦煌”的四神云氣圖。壁畫的主要內(nèi)容為龍、白虎、朱雀、怪獸、靈芝及云氣紋等組成的圖案,歷史藝術(shù)價值極高。不但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畫面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壁畫,更是一部承載西漢初年中國神仙思想的壯麗史詩!
八、武曌金簡
所處時代:唐代早期
器物規(guī)格:長36.2厘米 寬8厘米 厚0.1厘米 重223.5克
出土?xí)r間:1982年
出土地點:中岳嵩山峻極峰
金簡呈長方形,正面鐫刻雙鉤楷書銘文3行63字,“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jǐn)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發(f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jǐn)奏。”,是武則天在久視元年(公元700年)七月七日來嵩山祈福,譴宮廷太監(jiān)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zāi)。這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金簡,這一稀世珍寶的發(fā)現(xiàn),不僅是研究歷史第一女皇武則天在嵩山的活動的實物資料,也是崇仙仰道思想的直接物證,更是研究武周時期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寶貴資料!金簡上銘刻的,不只是武則天的內(nèi)心世界,更是中華民族“天人和一”的心路歷程!
九、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所處時代:北宋晚期
器物規(guī)格:高19.6厘米 口徑5.8厘米 足徑8.4厘米
出土?xí)r間:1987年
出土地點: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
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是中國稀世珍寶,絕世無雙。汝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魁首!汝官窯系御用瓷,燒造時間極短,只在北宋晚期燒了大約20年。之后,汝窯消失,技術(shù)失傳。傳世的汝官瓷僅67件半,市場上難得一件。文獻記載:汝窯有“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之稱。到目前為止,一共發(fā)現(xiàn)汝官窯傳世天藍釉器物四件;而在汝官窯遺址考古發(fā)掘中,獲得的天藍釉作品獨此一件。在5件天藍釉作品中,這件是唯一一件經(jīng)考古工作者科學(xué)發(fā)掘所得的器物,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