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重陽云游記
(4)
鹿邑太清宮朝圣記
像心中有佛的人朝拜尼泊爾的釋迦牟尼誕生地蘭毗尼一樣,像伊斯蘭教徒朝拜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誕生地麥加一樣,像基督教徒朝拜巴勒斯坦地區(qū)耶穌的誕生地耶路撒冷一樣。近日,我乘著明媚的春光,朝拜了位于河南省鹿邑縣的老子誕生地太清宮。
有人會問:“你是道教徒嗎?”我不是。但我是一個心中有道的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巨著《道德經(jīng)》中,第一次提出了宇宙本源的“道”的概念。其探究宇宙奧秘的層次之高,尚無后人可以超越。然而,道雖神秘,卻不離萬物,道在物中,物在道中。同理,道在我中,我也在道中。
那么,不去拜拜道宗祖庭,能說得過去嗎?
一、老子文化廣場
進入位于鹿邑縣城東五公里的太清宮景區(qū)后,你首先會被大路南側(cè)的老子文化廣場深深折服。面對大路的首先是座氣勢雄偉的牌坊。牌坊之后,有河流東西橫亙,河上三座拱橋,造型優(yōu)美,在“引渡”眾生。走上拱橋,放眼望去,廣場最南端,一尊高大的老子雕像迎面而立。只見那老頭,長衣寬袍,胸前叉手而立;長髯飄飄,兩目微閉入玄,已經(jīng)進入了“恍兮惚兮”之境。
老子像為漢白玉雕成,通高二十七米,下有三米高的底座。底座正面刻有“天下第一”四個大字。這樣,將人物與標語連起來讀,恐怕大家都會啞然失笑吧?“老子天下第一”?可是,在這兒,我們從這句話里讀不到驕橫,讀不到野蠻,我們讀到的是謙遜,我們讀到的是智慧。
老子教人“無為”,卻能“無不為”;老子說“守靜”,卻能“制動”;老子主張“不爭”,實則“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樣的思想,這樣的哲理,怎能不“天下第一”?
下橋,進入廣場,浩大的氣勢便呼嘯而來。這占地100畝的廣場雖然空間有限,卻包容了宇宙萬物。巨型太極八卦圖就鑲嵌在廣場正中。陰陽和合,八卦派生,宇宙萬象,包容其中。
站在廣場上,體會一下天人合一的感覺吧,我們的人體就有陰陽,就是小宇宙,包羅萬象。廣場周圍,還豎立著八根卦柱。這立起來的八卦更顯得有形有色。然而,形也好,色也罷,俱在無形中內(nèi)涵而包容著。因為老子說過,有生于無,取寓于與,后含于先,陰包于陽。
因而,在這老子文化廣場上,你也不單是你了,而是我;我也不單是我了,也是他;他也不單是他了,還是你。眾生看似各自獨立,實為融合之一體。
二、太清宮
出廣場,穿大路,太清宮大門便“清靜無為”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它沒有金碧輝煌的光芒,它的光芒卻能透過人們的心理防線,直達人們的內(nèi)心。因為它身后第一座大殿——太極殿內(nèi),曾經(jīng)誕生了一位“萬教之祖”“百學之王”(唐玄宗語)。這位圣人不僅是道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先秦諸子的啟蒙者,九流百家皆受其影響。
這是怎樣的一塊圣地呀,讓我們慢慢地將這土地一寸寸細品吧——
(一)太清宮內(nèi),春光明媚
進入太清宮內(nèi),一團團春光便合繞了我們的全身。古柏長青,春花綻嫩,加上黃龍旗一桿桿在中軸甬道旁獵獵飄揚,尚且身著棉衣的我們,步子就輕快了許多。
這是一片幸運的土地,這又是一片不幸的土地。因為老子的誕生,這里成了圣地。特別是唐朝時期,太清宮更是成為了皇室家廟。宋朝時期,也因為皇帝的信奉,得到過崇高地位。鹿邑太清宮曾經(jīng)建得像唐朝皇宮一樣雄偉壯麗。然而,因為它的“雄偉壯麗”,也引來了“禍端”。
正所謂“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呀。它被仇視皇室的黃巢起義軍毀壞過,它也被羨慕它輝煌的元末起義軍領袖拆卸過。還有自然界的滄海桑田,也曾讓它多次遭遇過黃河水淹。
其實,這一切早被老子說透了: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太執(zhí)著于外表形式,也容易失去呀。
這些道理且不用管了,這些都阻擋不了后人對老子的崇敬之心,以及這崇敬之心所化作的行動:重修圣地,以敬圣人。中軸線甬道地面,俱都青石鋪地,平平整整。
步行甬道之上,太清宮的核心建筑太極殿首先會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這是進入太清宮大門后的第一座建筑,主體為清代遺存。它座落在邊長18.7米的正方形平臺之上,臺高0.35米,面寬五間,進深三間,硬山式結構,黃色琉璃瓦頂。
這便是老子的誕生之處了。
(二)老子誕生,日月同輝
公元前571年農(nóng)歷二月二十五,天上突然日月同輝。在入胎八十一年后,老子誕生了。老子誕生落地的瞬間,他家宅院內(nèi)外九口井中的水,都突然同時翻動起來,像是燒開的水一樣,咕咕嘟嘟地翻著水花,原來是井中的九條龍同時動了起來。
這是圣人降世的征兆,也是真龍臨凡的預兆。所以大思想家孔子51歲時,第四次問禮于大他20歲的老子后,說了這么一段話:“龍乘風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孔圣人把老子比作一條龍,稱贊他“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
美麗的傳說在鹿邑人民的手里變成了美麗的現(xiàn)實。太極殿前有一對日月池,一左一右分布在當院兩側(cè)。每個池子壁上都有九條龍頭探出,細流噴涌,水花濺起,群魚游動,一派圣地安詳?shù)木吧沙刂虚g的空地上,有一口望月井,是當初老子家宅內(nèi)外九口井中僅存的一口。相傳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夜,風清月圓之時,天上一輪明月會恰好投于水井中央,化現(xiàn)出“天上月是水中月”的美麗意境。
這在其它地方是看不到的,老百姓都說是老君爺顯靈了。
太極殿前,有兩株丹桂古柏。相傳是老子親手所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西面一株枝身扭結上聳,若虬龍盤旋,似乎曾經(jīng)干瘦枯死過一次后,又繼生了新枝,蒼古蔥郁,堪稱奇絕。民間傳說這兩株古柏也講究陰陽,西面那株為陰,東面那株為陽。只見東面那株古柏,就比西面那株粗壯,蒼郁挺拔,枝繁葉茂,甚是壯觀。
圣地之中,萬物皆有靈氣呀。生于這方熱土之上,是多么幸運。
(三)道生宇宙,萬物同源
進殿,高達四米的老子金身雕像莊嚴地立在了人們面前。像為漢白玉雕刻而成,而雕像所鍍金身和所披道袍則為臺灣省道教信徒所贈。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談到兩岸關系時曾說:“我認為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50年的政治而丟掉5000年的文化。”這真是極有見地之語呀。我們海峽兩岸,在宇宙大道的層面,是息息相通的。不,不只是海峽兩岸,實際上,所有生命,都是大道本源派生演化而出的。
在老子像前,我虔誠地許下了大愿:愿世界早日大同,愿眾生早得解放!
太極殿后,亦有兩株古樹,尚未萌發(fā)新芽。但那高高的枝椏上,兩個鳥巢卻溫暖地安放著。雖然沒有見到鳥兒的蹤跡,但我依然想象到了它們幸福又幸運的生活場景。
生于盛世,家于圣地,安于時光,是多么讓人羨慕呀。
繞過太極殿,繼續(xù)前行,寬闊的太清宮內(nèi)文化廣場又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廣場盡頭,便是近年新建的三清大殿了。道教有“一氣化三清”之說,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總稱。
玉清元始天尊開辟了天地創(chuàng)造了人類;上清靈寶天尊使百姓超越世俗境界,并常救濟眾生脫離苦海;太清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主持天上人間倫理道德與刑罰,便是我們熟悉的老子了。
所以,老子的誕生地以及所有供奉老子的地方都有一個特殊的稱號——太清宮。
三、洞霄宮
三清殿后,有長達數(shù)百米的甬道,直通供奉老子母親的圣母殿。這里屬于洞霄宮范圍,又被稱為“后宮”(太清宮為“前宮”)。
圣母殿是后宮的主要建筑,它雖然顯得有些破舊,卻能顯出道教思想的包容性來。人們在祭祀老子之母的同時,也把孔子之母、釋迦牟尼之母供奉了起來,這在全國都是罕見的。
三位圣母,孕育了三位圣人,三位圣人又教化了無數(shù)眾生。佛教出世,儒教入世,道教則介于出世、入世之間。古人一個比喻就把三教的關系寫透了:紅花青蓮和白藕,三教本來是一家。其實,何止“三教是一家”呢?千門萬教均是出于大道源流呀。我們常說萬法歸宗,不管什么教法,都會歸到宇宙大道的祖根上。
而以一部五千言《道德經(jīng)》而教化世人的老子,在其巨著開篇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揭示了道的特征——“說不清”,卻又是實實在在的客觀總規(guī)律,“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世界的本源。
因之,老子對于宇宙大道的認識,則是“太清、太清”了。單憑這一點,老子足可稱為“萬教之祖”。
在我們參觀太清宮的過程中,一群龐大的“老太太朝拜團”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她們足有100多人,逢殿便拜。而領頭的那位身材矮小卻顯得很精神的老太太,更是跪下便唱。所唱內(nèi)容都是臨場發(fā)揮、觸景生情之作,所唱主題則全是勸人敬天地、行善事、莫作惡。其順口拈來的功夫,響亮動聽的唱腔讓人驚嘆不已。
而她對同行者的一句告誡最讓我印象深刻:“老君爺為什么叫'道德天尊’?就是要叫人有德,若是沒有德了,就不是人了。”多么樸實無華,又多么鏗鏘有力。
我愿意把她比作老子的“代言人”,也愿意把她那句話當做指南針,繼續(xù)行大道,積厚德,求解放,得自由……
(注:本文寫于2010.03.25)
作者簡介:
【華豫之林】文化資訊平臺
本期作者:汪重陽
聯(lián)系客服